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1:11:33

從11月中下旬開始,全國的氣溫就在持續下滑中,東北迎來了大降雪天氣,華北、西北雨雪天氣也頻頻趕來,北方多地氣溫下跌了10℃,不少地方都在零下5℃之間波動,南方不少地方也已降到了個位數。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1

一、大雪節氣來了!

大雪節氣在每年的12月6-8日出現,今年為12月7日,此時太陽黃經為255°。所謂的“大雪”節氣,也就是雪量加大,降雪範圍也在持續擴大,天氣也會變冷。當然,“大雪”是一個節氣稱呼,并不一定雨雪就一定要變大,隻是降雪的概率更大。反而華北、東北地區,12月份降水量并不是太多,西北更是不足1mm。

目前北方的氣溫已降到0℃以下,一旦強冷空氣占據了上風,那就會降下大雪。此時西北、東北氣溫在-10℃左右,華北、黃淮地區已跌到了0℃,鄭州等地已飄雪。不過華南地區,依舊如同秋天一樣,大家穿上外套就可以過冬。

大雪節氣過後,氣溫一天比一天冷,北方地區呈現出幹冷狀态,南方卻是濕冷,即便是在室内也會感覺到寒冷,需要多穿衣服才行。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2

二、降雪好處

正所謂“瑞雪兆豐年”,冬天降雪對農作物的好處很多,可以将土地封凍起來,從而将隐藏在土壤中的病蟲卵凍壞,避免病蟲危害農作物,第二年作物就會更好的生長,從而迎來豐收。

當然,積雪融化也會讓土壤中的十分含量更高,避免春旱的出現,來年春季可讓作物吸收水分生長。此外,雪水中的氮元素更高,為雨水的五倍,因此雪水可以很好的壯田、肥田,讓農作物可以更好的生長。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3

三、來年有沒有倒春寒?

所謂的“倒春寒”,也就是立春後氣溫回升,到了4-5月份時突然大降溫,至于為何會有這種氣候,還因冷空氣的頻繁南下所緻。對于農民來說,對“倒春寒”最為關心,一旦春季出現倒春寒,那就意味着農作物必然會減産,可能還會絕收,糧食、水果的品質也會變差。

在古代,如果出現“倒春寒”,必然會導緻饑荒來臨,如今的農業技術更強,抗寒抗旱的物種也被培育出來,但碰上了倒春寒,也會有很大受損。

想要減少“倒春寒”帶來的危害,那就需要提前預判,并采取措施才行。其實大雪節氣的表現,就能得知來年是否會出現“倒春寒”,古人言“大雪不凍倒春寒”,意思就是如果大雪節氣天氣比較暖和,沒有太明顯的降溫,河水也沒有結冰,北方多地沒下雪,那就表明是暖冬,來年必然會出現“倒春寒”。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4

暖冬的特點是冬季比起往年要暖和,雨雪天氣比較少,但冷空氣遲遲不來,并不意味着永遠不來,等到春節過後,冷空氣才姗姗來遲,可能還會推遲到4-5月份才趕來,從而對農業生産造成很大的打擊。

冬天時小麥應該暫停生長,蓄積更多的營養成分,等待來年更好的生長。但暖冬時,小麥會出現徒長,長速快,營養卻沒得到積累,一旦春季降溫,那産量和質量都會大減,因此農民最怕倒春寒。

不過今年的氣溫比較低,從全國的天氣情況來看,全國多數地方的氣溫都比往年低上1-2℃,其中華南西、貴州、江南西、内蒙中西部要低上2-4℃。而在未來10天,氣溫依舊比往年低上不少,貴州、内蒙西、新疆北要低上2-4℃。

今年的天氣相比更冷,未來3天又會迎來一輪雨雪天氣,今年大雪節氣必然會很“凍”,因此來年大概率不會出現倒春寒,相信農民都比較激動。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5

四、大雪節氣的習俗

1、腌肉

在農村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說法,畢竟在古代保鮮技術不是太好,肉類食材容易變質,小雪節氣時氣溫還不是太嚴寒,不适合肉的腌制。等大雪節氣來臨後,南方地區就開始忙着腌肉,用上香料、鹽進行釀制,近期南方的豬肉價格大漲,就是受西南、華中地區腌肉的風氣影響。

為何在大雪節氣有這個習俗呢?傳說古代有種猛獸名叫“年”,它的長相比較兇猛,頭上長着尖角,平日裡在海底生活,除夕時就會上岸傷害民衆。為了避免被年盯上,大家會提前儲備食物,因雞魚肉蛋的儲藏期限不夠,大家就想起将其腌制長期保存,迎接着新年的到來。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6

2、進補

冬天時天氣比較寒冷,大家的身體也比較寒涼,想要讓自己的身體更壯實,那就需要及時進行進補才行,從而讓機體的抵抗力提升,從而加快新陳代謝,讓身體禦寒能力更強一些。

一般來說,羊肉、豬肉都是很好的進補之品,尤其是羊肉,本身就是熱性食品,可以和山藥等一同燒煮,其營養比較豐富,古代也有“小雪殺豬,大雪殺羊”的說法,借着這2個節氣聯絡感情。還有一些地方有吃狗肉進補的習慣,可以很好的暖胃。

當然大雪節氣前後,柑橘、柚子等水果也會大量進入市場,此時多吃上一些也能避免“冬燥”。

3、吃紅薯粥

在大雪節氣後,人們也會格外注重好保暖工作,紛紛穿上厚厚的衣服,避免凍瘡。在山東有喝紅薯粥的習慣,畢竟每年深秋時節都是紅薯的收獲季節,它的産量比較高,因此家家都會種植,采收後放在地窖裡,冬天時拿出來食用。

紅薯中的賴氨酸成分多,可和蛋白質結合,增加機體抵抗力,冬天吃紅薯也可很好的抗燥,還能很好的養胃。此外,冬天吃“饴糖”也可很好的滋補,此時大家就會将家裡的廢品拿出來,和商販兌換饴糖。

24節氣大雪的天氣變化(大雪來了多地氣溫下降)7

4、滑冰賞雪

北方的冬季比較寒冷,此時河面會被凍得堅如地面,因此不少人也會在此時進行滑冰,大家穿上冰鞋,拄着杖,飛快滑行,還能做出各種花樣動作。乾隆、慈禧就喜歡在冰面上觀賞冰戲。

當然,在飄雪過後,大家也會出來賞雪,孩子們也會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享受着冰雪天氣的趣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