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嚴教出孝子下一句

嚴教出孝子下一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4 18:13:45

關于孝的問題,在《韓詩外傳》有這麼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曾參是著名的孝子。一天,曾參有了過失,在鋤草時,誤傷了苗,他的父親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曾參沒有逃走,站着挨打,結果被打休克了,過一會兒才漸漸蘇醒過來。

曾參剛醒過來,就問父親: 您受傷了沒有? 魯國人都贊揚曾參是個孝子。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告訴守門的弟子: 曾參來,不要讓他進門! 曾參自以為沒有做錯什麼事,就讓别人問孔子是什麼原因。孔子說: 你難道沒有聽說過舜的事嗎?舜作兒子時,父親用小棒打他,他就站着不動;父親用大棒打他,他就逃走。父親要找他幹活時,他總在父親身邊;父親想殺他時,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

嚴教出孝子下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1

現在曾參在父親盛怒的時候,也不逃走,任父親用大棒打,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使王者的人民被殺害,難道還不是罪過嗎? 在父親失去理智的時候,拿着大棒亂打,如果打死、打傷或者打成殘廢,他冷靜後會感到十分懊悔。這會給父親的心靈上留下沉重的陰影,永遠無法擺脫。這是不逃給父親造成的精神創傷。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親的盛怒,避免給父親造成精神傷害。

不管當時魯國人怎麼誇獎曾參,孔子還是嚴肅地對待此事,以便給後人留下正确的意見。很顯然,上述父叫子死的說法,孔子是不同意的。不該死的,就不能輕易地死去,即使有父命。看來孔子也不主張愚孝。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一句單獨的民間俗語,本來沒有固定的下一句。但人們通常會把意思相近的兩句詞語并列起來,加強語氣。常用的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

棍棒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在流傳中逐漸成為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句古訓,在古時候可用于子女,也可用于教訓媳婦。意思是用竹條打自己的孩子,在舊中國人們認為隻有打,孩子才聽話才會做好人,才會孝敬老人。

嚴教出孝子下一句(棍棒底下出孝子)2

棍棒式家教,是與寵溺式家教相反的一種教育方式。在一些家庭裡,家長對孩子的驕縱導緻了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弱,有的甚至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這種情境下,傳統“棍棒教育”有所擡頭,“狼爸虎媽”的嚴苛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常言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在中國古代也的确用這種教育方法教育出了一些”孝子”。在中國,這是一種無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都比較普遍和被認可的教育方式。

不過,采取這種方法美其名曰“教育孩子”的父母,大多隻是簡單粗暴體罰孩子,或者單純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而毆打孩子,至于不正确的體罰對孩子的身心造成的創傷,他們是視而不見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有科學依據嗎?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那是封建的一套。事實證明教育孩子最好是溝通。現在有一種說法說好孩子是鼓勵出來的。見到孩子的長處就要鼓勵,要表揚,孩子犯錯誤時,要指出錯在哪裡,并講清道理。

棍棒之下出孝子。你認不認同?

#不做爸媽不知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