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未來三年我國經濟增長趨勢

未來三年我國經濟增長趨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1:55:56

未來三年我國經濟增長趨勢?來源:經濟日報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國内外環境複雜性不确定性加劇,有的超出預期,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未來三年我國經濟增長趨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未來三年我國經濟增長趨勢(經濟增長潛力何來)1

未來三年我國經濟增長趨勢

來源:經濟日報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但國内外環境複雜性不确定性加劇,有的超出預期。

3月份以來,受國内疫情多點散發等不利因素沖擊,我國居民消費、工業生産和物流運輸等受到一定影響。與此同時,俄烏沖突起伏震蕩、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飙升、海外通脹壓力上升等,也給我國市場主體帶來較大沖擊,産業鍊供應鍊持續承壓,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有所加大。

面對國内外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一季度我國經濟能否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的良好勢頭,未來支撐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新的經濟增長潛力又從何而來?

投資潛力仍然較大

“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投資仍然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工具和抓手,投資增長潛力仍然較大。”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說。

從近期數據看,今年前2個月,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2.2%,比2021年全年增速提高了7.3個百分點,也明顯高于前兩年3.9%的平均增速,實現了良好開局。其中,高技術領域投資成為亮點,同比增長34.4%,社會領域投資保持高增長,同比增長19.1%,體現出投資結構的優化。

魏琪嘉表示,從全球範圍看,我國資本積累水平仍将保持世界前列。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預測,到2024年我國國民儲蓄率仍将高達39.8%,遠高于同期26.6%的世界平均儲蓄率水平,也高于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同時,随着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也在進一步提高。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任榮榮說,在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投資較快增長為實現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投資結構優化有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中長期看,我國投資增長仍有較大潛力空間”。

在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碳達峰碳中和等重大戰略下,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老齡化進程加快趨勢中,都蘊含着較大投資潛力空間。“比如,随着碳達峰行動方案的實施,包括綠色高效生态農業、新能源産業、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綠色新技術研發應用等在内的産業體系,孕育着巨大投資機會。再如,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為适應消費增長及結構升級新變化,新業态、新模式領域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場景投資需求随之加大。”任榮榮說。

此外,基礎設施補短闆領域也存在較大投資空間。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網絡精準“補短闆”,加大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交通、能源、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将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硬基礎”和“軟環境”。

強化消費“壓艙石”作用

“消費作為擴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對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高質量發展将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魏琪嘉表示,雖然受疫情反複等因素影響,但消費市場韌性足的特點仍比較明顯,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态勢沒有改變。

從消費需求看,在我國14億多人口中,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蘊含着巨大消費升級需求。随着經濟持續恢複,就業擴大,居民收入增加,社會保障改善,以及擴内需促消費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消費市場持續恢複态勢仍将延續。

從消費方式看,新一輪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特别是随着“互聯網 ”深入開展,基于移動互聯、物聯網的新産品、新業态、新模式蓬勃發展,為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了有利契機,有助于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

從消費空間看,大衆消費擴容升級的潛力巨大。大衆消費具有受衆群體廣、市場空間大的特點。近年來,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收入結構不斷改善,中等收入居民比重顯著提升,消費總量将持續擴大,消費結構也将延續升級趨勢,支撐了大衆消費的擴容。

圍繞穩增長、擴内需目标,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舉措陸續在各地展開。近日,重慶市印發《促進消費恢複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從消費惠民便民利民、穩定擴大重點和大宗商品消費、開展文化旅遊消費行動、優化消費環境四方面提出19項措施促消費。

“下一步,要充分發揮好内需的巨大潛能,盡快緩解需求收縮壓力。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堅定實施好擴大内需戰略,增強發展内生動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深化改革穩定預期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大盤仍然保持平穩,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發展的韌性強、潛力也較大。“隻要統籌好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不失時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就會更加穩健。”魏琪嘉說。

有效投資能夠滿足需求,同時能夠創造新需求,具有需求端和供給端促進增長的雙重效應。任榮榮表示,在更好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政策環境下,投資應在補短闆、強弱項、惠民生等重點領域發揮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同時為擴大消費創造條件,促進有效投資與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充分釋放經濟增長潛力。

魏琪嘉建議,在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增強政策前瞻性、精準性,貨币政策繼續聚焦支持實體經濟和促進就業,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幫助緩解融資難題。同時,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等資金,推進重大工程、基本民生項目等重點建設,通過暢通不同産業間循環,進一步鞏固國民經濟産需。

張立群分析指出,從要素供給看,我國現有勞動年齡人口8.8億人,今年高校畢業生将超1000萬人。從要素供給測算看,我國潛在經濟增長率仍然可以保持在8%以上。未來,應堅定實施擴大内需戰略,推動消費恢複發展,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專家表示,越是困難多,越要為市場主體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越要通過深化改革,營造穩定透明、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要用更多改革的舉措、創新的辦法,促進消費和有效投資擴大,同時進一步加大對相關行業企業的纾困力度,以穩定的市場預期,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确定性。 (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