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綠色環保?早春時節,伴着暖陽漫步在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區,藍天白雲悠然飄過;河道中,水流清澈、水鳥起舞;堤岸上,草木吐綠、生機盎然……,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臨汾綠色環保?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早春時節,伴着暖陽漫步在市汾河文化生态景區,藍天白雲悠然飄過;河道中,水流清澈、水鳥起舞;堤岸上,草木吐綠、生機盎然……
近年來,臨汾市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勠力奮進,按照“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化推進思路,紮實推動環保各項舉措落實落地,向污染發起了一輪又一輪攻堅,打響了一場又一場戰役。如今,綠色已成為臨汾市發展的“主色調”,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是臨汾人共同的感受。
數據顯示:2021年,臨汾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5.32,同比下降12.2%,改善率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第24位;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44.4%,水質綜合指數同比下降17.64%,改善率在全國排名第12位;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土壤環境風險基本得到管控。
拼搏 萬衆一心齊攻堅
臨汾,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多年來盡享工業重鎮的榮光,但長期靜穩的氣象條件、“一煤獨大”的産業結構、連年減少的生态基流,又讓臨汾市在污染治理方面吃盡苦頭。種種因素使得臨汾市生态環境的改善每前進一小步,就要付出其他城市數倍的努力。
面對嚴峻挑戰,市委、市政府自我革命、破釜沉舟,以不要污染的GDP的堅強決心,調結構、限産能,關停污染企業,改造骨幹企業,全方位實行綠色發展,大規模興起能源革命,大面積啟動水污染治理工程,帶領全市人民向污染發起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攻堅戰。
2021年,臨汾市委、市政府一次次召開分析會、推進會、動員會,抓重點、攻難點;各縣(市、區)黨委、政府精心安排部署、強力推進整改,萬衆一心,不懈奮戰;各職能部門打破壁壘,勤會商、定方案,形成強大合力;環保鐵軍晝夜兼程,晨查、夜查、巡查,始終奮戰在環保最前沿;廣大環保志願者走上街頭、來到河畔,倡導綠色出行,傳播環保理念……
這一年,臨汾市湧現出光大焦化、晉南鋼鐵等全國、全省環保治理先進典型;
這一年,臨汾市湧現出蒲縣、安澤兩個“國字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
這一年,臨汾市二氧化硫污染問題徹底成為曆史;
這一年,臨汾市地表水國考、省考斷面劣V類全面清零。
…………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我們欣喜地看到,在臨汾,藍天白雲頻頻光顧,空氣越來越好,河流越發清澈,野生鳥類頻頻造訪,百姓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苦幹 不計成本隻要“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臨汾的可持續發展,始終與生态環境息息相關。過去的一年中,臨汾市全力以赴打響了一場場污染防治攻堅戰。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臨汾市從六個方面采取措施,強化治理。一是深化工業企業治理。全市14家鋼鐵企業、2家焦化企業、8家水泥企業已完成超低排改造,38家未整治“散亂污”企業按取締、搬遷、升級改造等要求進行分類處置,目前已完成35家。
二是源頭治理揮發性有機物(VOCs)。共排查398家涉VOCs企業,排查問題205條,已全部實施清單化整改。
三是加強機動車管控。初步完成“天地車人”一體化排放監控系統平台搭建。全市重型柴油貨車遠程在線監控(OBD)設備已安裝2650套,檢查各類非道路移動機械4415台,将不符合要求的機械全部清退出場。
四是持續推進清潔取暖改造。新增“禁煤區”165平方公裡,“禁煤區”實際管控面積達到3420平方公裡。開展燃煤、柴禾、燃煤爐具“三清零”行動,先後清繳散煤5796.3噸,清繳燃煤設施60771台。置換劣質散煤108.6噸,沒收886.82噸。
五是開展大氣污染整治百日攻堅。從2021年7月開始,對平川縣(市、區)和古縣等重點縣(市、區)内的99家工業企業進行差異化停限産管控,全力壓低污染排放。
六是全力沖刺秋冬防。制定整體措施嚴于上一年的工業企業錯峰生産管控方案,将全市788家工業企業納入管控範圍;重新修訂了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範圍擴大至全市2327家涉氣企業;參考專家意見,對重點企業在超低排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限值排放,全力減少排放總量。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臨汾市狠抓工程治理。實施了臨汾四污、洪洞二污以及侯馬、翼城、鄉甯5個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容工程;實施了65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實施了7個萬人鎮、20個建制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目前9個完工、18個在建,積極謀劃人工濕地水質改善工程項目建設。蒲縣昕水河水質淨化濕地工程已建成投運,大甯、吉縣、隰縣人工濕地提标改造工程正在設計中。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和規範化整治。每月對全市入河排污口水質進行監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并按照“查測溯治”要求,做到動态清零;加大沿河巡查頻次,嚴禁溢流直排生活污水、偷排工業廢水、偷倒畜禽糞污水等影響河流水質的現象發生;開展汛期水質保穩專項行動和保障優良水質斷面專項行動。以紮實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企業污水處理設施、農村污水處理站運行監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等工作為核心,專門成立5個市級督導組,督導工作落實,保障臨汾市9個國考斷面汛期水質保持穩定和優良水體比例穩步提升。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臨汾市在完成全市308個地塊信息采集的基礎上,通過風險篩查及初步糾偏确定初步采樣地塊38個,目前38個地塊的初步采樣方案編制、現場采樣及數據分析測試工作已完成。同時,對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實施動态更新,對确定的45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完成隐患排查。
在固廢危廢治理方面,臨汾市建立健全2021年危險廢物産生單位和經營單位全口徑清單,加強危險廢物環境重點監管單位監管。2021年9月,省生态環境廳對臨汾市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工作進行考核,臨汾市得分96.25,評價為“A”;持續推進煤矸石堆場整治,開展煤矸石堆場再排查、再整治工作,進一步規範煤矸石堆場标準,發現問題的10座煤矸石堆場已全部整治到位;開展全市工業固體廢物大排查、大整治,對全市447家企業的工業固體廢物(含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處置、跨省轉移和管理工作進行了排查,發現的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
嚴懲 環境違法成紅線
2021年,臨汾市依托生态環境保護委員會,逐步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生态環境統籌、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環保大格局。同時,定期組織志願者宣傳生态環境保護理念,舉行“6·5”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開展清潔河流、垃圾分類等生态環境保護特色活動,組織開展一系列綠色創建活動,引導公衆廣泛參與,營造了濃厚的共同參與的社會氛圍。
過去一年,臨汾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在環保檢查中深入企業、建築工地、農村等地,多層次開展入企幫扶、入村宣教等活動,在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使環保理念深入人心。這些活動不是一時一段,而是貫穿全年。諸如市政府的環保檢查、督察、夜查行動;市生态環境局的晨查夜查、日常巡查、交叉檢查、“零點行動”;市城市管理局的餐飲油煙整治、建築工地揚塵治理行動;市能源局的燃煤晨查、散煤整治行動;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生态環境局三方聯合的柴油貨車24小時管控……
過去一年,臨汾市始終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高壓态勢,違法排污專項執法行動、“利劍斬污”專項行動、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散亂污”企業排查、生态環境執法專項檢查等專項行動接續推進,“利劍斬污”貫穿全年,立案數量全省第一。據悉,2021年,臨汾市生态環境領域共立案查處違法行為695件,其中查封扣押103件,移送拘留12件,涉嫌犯罪案件移送3件,下達處罰決定書案件577件,罰款7000餘萬元,立案數量居全省第一、處罰數額居全省第二。同時,臨汾市生态環境系統4個集體榮獲省生态環境廳2021年大練兵活動表現突出集體。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展望未來,臨汾市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生态環境保護的各項決策部署,全面推進“1355”戰略,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找準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動态平衡點,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續寫臨汾生态文明壯美篇章。(劉超)
【原題】臨汾:守護綠水青山 擦亮幸福底色
[編輯:喬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