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

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2 14:38:47

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圖集 新華社長春11月9日電 題: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 今日米糧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1

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

圖集

新華社長春11月9日電 題:吉林白城:昔日鹽堿旱 今日米糧川

記者李雙溪

“又是一個豐收年!”吉林省白城市鎮赉縣大民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清傑站在田埂上喜悅地說,合作社170公頃水田,今年産出204萬斤水稻,每公頃比去年多收1000斤。他腳下的水田,10年前還是白花花的鹽堿地。吉林省西部實施的河湖連通工程,将昔日的鹽堿灘變成了今日的米糧川。

白城市位于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這裡幹旱少雨,土地沙化和鹽堿化嚴重。糧食畝産隻有黑土地的三分之二,廣種薄收,農民收入僅夠糊口。白城市曾有三個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在18%。

“有水就是綠洲,沒水就是沙丘”是當地流傳的一句俗話。曾經,白城8條主要河流有7條連續12年斷流,700多個泡塘中僅57個有水。動物數量日益減少,許多珍稀動植物面臨滅絕。

奇怪的是,缺水的白城市屢遭水患侵擾,每年7月到9月,當地降雨集中容易形成洪峰,1998年、2010年、2013年等年份就發生了洪災。能不能将雨季的洪水留住以充盈泡澤,既緩解汛情又解決缺水難題?

自2013年起,吉林西部啟動河湖連通工程,白城率先動工。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興修水利工程,以提水、引水、分水方式,将嫩江、洮兒河、霍林河等水系資源引到湖泡中存蓄,形成了莫莫格、向海等四大生态闆塊。

在白沙灘副泵站中控室,電子屏上河湖連通工程的地圖中,一條條渠系像毛細血管連接着大大小小幾十個濕地,讓光秃秃的鹽堿灘出現了星羅棋布的藍色。

江河水引入鹽堿地形成了多個灌區。劉清傑所在的鎮赉縣建平鄉民主村位于五家子灌區,該村曾是深度貧困村。2012年,劉清傑抱着試試看的心态,承包鹽堿地改造水田。8年來,水稻産量穩步提升,每公頃已達1.2萬斤。如今該村整村加入合作社,村民水田年收入超過6000元。

據白城市農業農村局統計,自河湖連通、土地整理等工程實施以來,當地累計新增耕地約125萬畝,建成高标準農田300多萬畝,水田面積達315萬畝,使白城成為吉林省水稻生産第一大市。2013年到2019年,白城連續7年獲得糧食豐收。

“今年,我們撒下4.5萬公斤蟹苗,收獲了20萬公斤河蟹!”養殖戶程成指着大安市牛心套保國家濕地公園的葦塘說。3年前,這裡因為吉林省西部江河來水量減少,濕地水域面積大幅縮減,土地泛出白色的堿花,養蟹幾乎成了泡影。

2020年5月,借助河湖連通工程,牛心套保濕地應急補水350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增加1000公頃。今年當地養殖戶迎來了大豐收,20萬公斤河蟹賣出了1200萬元。近年來,白城市水面最大增加到180萬畝,2019年漁業産量達4.7萬噸。如今,白城市所有縣市區均退出貧困縣序列。

責任編輯: 邱麗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