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鄰必有德?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李朝德,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有鄰必有德?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作者:李朝德
“德不孤,必有鄰”語出《論語·裡仁》篇,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并且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之相随。史載: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朱熹《論語集注》釋曰:“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皇侃《論語義疏》言:“鄰,報也。言德行不孤矣,必為人所報也。”德,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崇德向善之人往往富有人格魅力,并能以此凝聚、感召、影響他人,引領風尚。
中國自古就有厚德載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講究樹德為先、立德為重、尚德為要。如,在堅守道德底線方面,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人為善”“推己及人”,恪守良知,以求“俯仰無愧”;在樹立道德理想方面,強調“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先天下之憂而憂”“達則兼濟天下”;在追求完美人格方面,倡導“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這些崇仁愛、重民本、守誠信、講辯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無不體現出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位,旨在強調“德”對于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性作用,也是在倡導仁義、誠信、溫良、恭敬、禮讓、謙和等美好品德。周公制禮作樂,确立以德為本的價值觀,孔孟将其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王道仁政,繼而被《大學》演化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學之道”。為彰顯光明美好的品德,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最終讓整個社會達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長久地保持下去。
“德者,本也。”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方向性作用,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德高望重、德隆望尊、德才兼備、德藝雙馨……都是對人的高度評價,也是人們普遍追求的修身境界。北宋名臣範仲淹,畢生尊道貴德、以德立功,融治學、事功和道德為一體,“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将,在朝廷則又如孔子”。去世之後,宋仁宗賜其谥号“文正”。“文”是當時社會對一個人學識的最高評價,“正”則是公衆對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評價。
“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一個人能不能把握自己、成就功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道德水平。如果沒有道德,即使有豐富的知識、高深的學問,也難成大器。蔡元培講,“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适足助其為惡”,這也正是“人無德不立”的道理。
道不可坐論,德不可空談。立德、修德貴在知行統一,重在身體力行。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最基本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規範做起。對标各類道德模範和先進人物,與人為善、扶危救難,見義勇為、敢于擔當,以誠待人、守信踐諾,敬業奉獻、勤勉做事。“善不積不足以成名。”道德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積小德成大德。(李朝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