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發芽率高的優質酸棗種子

發芽率高的優質酸棗種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0:48:15

發芽率高的優質酸棗種子(心窩上發芽的48粒種子)1

(圖片由記者王小龍制作)

“發芽了!全部發芽了!”顔龍安激動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壓在心口的這塊大石頭可算是落了地。

1971年2月,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等13個省(市、自治區)的50多名農業科技人員紛紛來到袁隆平的海南島基地——南紅農場,開始跟班學習,參與全國水稻雄性不育系選育攻關。33歲的顔龍安便是其中一員。在南紅農場得到珍貴的“野敗”資源後,他和助手便選取了不同品種的水稻與“野敗”雜交,人工對300多朵穎花進行異株授粉。“我每天要花10多個小時一株一株、一穗一穗地觀察水稻的生長,并記錄下來。實驗記錄就寫了10萬字。”顔龍安說。最終,他獲得了48粒種子。

帶着這48粒種子,顔龍安回到了家鄉江西萍鄉。陽春三月,48粒種子帶着科研人員的希望播下田,但種子下田整整一周卻毫無動靜。“壞了!這很有可能是種子爛了。”顔龍安越想越急,一夜難眠。

第8天一早,他和助手李汝廣沖進試驗田,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從泥裡找出一粒,捏了捏,還是硬的!這說明種子是好的。他們趕快一粒一粒小心翼翼地把其餘47粒種子全部挖出來。

問題出在哪兒呢?顔龍安四處咨詢,閉門思考,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帶有野生親緣的雜交後代種子可能休眠期較長,須進行變溫處理,打破休眠期。于是他向當地老農請教,用牛糞堆催芽,結果還是不行。“隻能試試最‘笨’的方法了。”顔龍安和助手将種子一粒粒洗幹淨,用濕潤的藥棉裹緊,再用塑料袋包好,7個組合分成7包,放進自己貼身的内衣口袋裡,希望能用體溫助力稻種發芽。一天、兩天、三天……胚尖慢慢地鼓了起來。枕着顔龍安和科研人員的心跳聲,48粒種子似乎讀懂了他們的期盼,7天7夜之後竟然齊刷刷地探出了“小腦袋”。

借助這些發芽的種子,1972年冬,顔龍安帶領團隊終于育成了“二九矮4号A”和“珍汕97A”,并開始向全國提供不育系種子。他也成為我國首批“野敗”不育系育種第一人。據農業農村部統計,1982年至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組的雜交稻累計推廣種植18.744億畝,占全國種植雜交稻總面積的47.59%,增産稻谷1874.4億公斤。

如今,年過八旬的顔龍安依舊帶着團隊進行超級稻研究,他們把收集到的1000多份野生稻和優異種質資源作為基因源,從中提取高産、多抗、優質、适應性廣等有利基因,将其集成到現有優良品種中。他說,沒餓過,就不會有吃飽飯的強烈願望。從25歲第一次接觸水稻起,這一生都無法脫離水稻研究了。

人物簡介顔龍安(1937年9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專家。曾任江西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是我國最早育成“野敗”籼型不育系的第一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母”,開啟了我國籼型雜交水稻新篇章。獲國家發明特等獎、省科技進步獎、中華農業科技獎等12項。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号、中華農業英才獎、袁隆平農業科技獎等19項榮譽。中國作物學會2006年授予他“首屆中國作物學會科學技術成就獎”。

魏依晨

來源: 科技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