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說我想聽聲音

我說我想聽聲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5 14:07:52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

評測報告結構

【壹】前言

【貳】我與Nad

【叁】大師的指點

【肆】我眼中的Nad Viso1 BT

【伍】淺嘗辄止的拆解

【陸】我與Nad Viso1 BT

▼ 然而,這是我睡夢中初醒的樣子。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2

▼ 揉三下眼睛後的樣子。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3

---------------------------------華--麗--的--分--割--線----------------------------------

第一章 前言

我是一個音盲,毫不避諱。能夠有機會衆測HIFi設備Nad Viso1 BT,不僅是意外,更是給我了極大的挑戰。自從收到短信的那一刻起,三座大山時刻壓在我心弦:我本音盲、Nad太高端、太想做好報告。

自我介紹

至此,我最高端的音頻設備是惠威D1080 MKII;耳機還停留在百元以内、能用就行的階段。D1080 MKII,已經給了我十足的震撼,我一直傻傻地認為用她來聽區瑞強已經是享受,哪怕用的隻是192kHz碼率的mp3音源。

而身邊已經有不少“聲魔”,他們甚至已經不止研究喇叭,買線材花費也上了“天文數字”。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我隻能賴着臉皮去請教大師了。最終結果是,大師終歸是大師、大師到底是大師、大師就是不一樣。這麼短短的半個月時間,我本想迅速充電入門,不料天分太淺,始終徘徊在門口。

題外話,網站充斥着大量的關于衆測的種種評論。但我這次的經驗,至少說明衆測君挑選人選的時候,并不是完全給專業戶,也會有名額給我等小白滴。

這不是我一個人在評測

這不是我第一次寫衆測報告,卻是第一次寫“團隊衆測報告”。話說,幾個共測Viso1 BT的小夥伴,@Tomly_yu @dcvivi @崂山可口百事,可能我們在廣州、在青島、在蘇州,或者在别的哪裡;我們也幾乎鮮有在大媽這裡交流;但同樣的Nad評測,讓我們成為同班同學。我們幾乎時刻在一起交流心得,共商評測大計。

Tomly_yu 同學急速給出了一篇教科書式的評測,令衆位夥伴壓力大大;dcvivi顯然會在形式上創新:引入家庭式評測,滿滿的都是愛;崂山可口百事則引入美人腿,讓人不自覺看三遍。然而,新三座大山又壓在了我的脖子上……

然而,我還是一直想做一份不一樣的衆測報告,差異化的衆測報告。

▼ 箱子正面,喜歡這一抹紅色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4

第二章 我與Nad

Nad音響設備,即便在國内HIFI發燒友世界,也不是衆所周知的品牌,對于我等音盲更是少有接觸了。其實,誰叫你這麼久了還不打入中國市場?

然而,或許是機緣巧合,去年去探望移民美國的親戚的時候,看到了他家的Nad功放。對于一切高端音響設備都過目就忘的我,居然記住了Nad,居然百度了(我還不會用谷歌),然而并沒有什麼信息,囧ing。讓我能記住的是,居然功放機等音箱設備能夠設計的如此活潑,如此不老态龍鐘!見過了太多的馬蘭士和雅馬哈的機子,穩穩的都是80年代的外表,有木有?!

同時,就忍不住美亞搜索了一番,恩,這貨還真有一定的銷量!所以,時至今日還未曾忘記Nad。然後我在衆測計劃中寫了這件事,然後就是現在了。Nad Viso1 BT 成了我第一件HIFI設備。

▼ 據說下雨天,剪刀和封條更配哦。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5

第三章 大師的指點

就在中秋假日,懶樣的午後,我給那聲魔朋友打了一通電話。

我:魔,最近我有個任務,想認識下Nad。

魔:啥?我不會海淘。

我:我是科技專欄作者,想寫個評測,無奈肚子裡沒有墨水,無從下手。

魔:順心而為吧,怎麼喜歡就怎麼寫。

我:尼瑪!這不是廢話嗎?難道你也在藥王谷了?

魔:嘟嘟嘟嘟……

是呀,大師永遠就是這樣。話語如此讓人迷迷糊糊,好似智慧更好似廢話。然而,讓我想起了我當初如癡如醉地學習攝影。從剛開始着了魔一樣學習構圖和曝光的“規律”,後來再從大量著名攝影師畫冊中去找“規律”,然而自我感覺也始終迷失在進步的路上。直到有一天,終于把所學的所有規律抛棄,才慢慢喜歡上自己的攝影作品。标準教科書是不會教你如何拍一張全黑隻有一點光亮的照片,也不會教你拍一張隻有三分之一臉的人像,而我卻深深地喜歡這些照片。

難道,大師也是這一個意思嗎?聲音和圖畫、音響和攝影是相同的嗎?但是,我又如何實現這一跨越呢?

然而,我做出了一個艱難又大膽的決定:順心而為(不去追求模式),不怕人笑我小白(我本來就是小白),不做評測說感受(我根本不夠格做評測)。

此時,電話響起。是大師。

魔:也許大概可以拆開看看。

我:嘟嘟,嘟嘟……

▼ 至于你,就這樣靜靜的在我面前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6

第四章 我眼中的Nad Viso1 BT

品牌身世

英國品牌,後被丹麥企業AudioNord收購,現在歸屬于加拿大Lenbrook公司。所以Nad産品兼有丹麥和加拿大的基因,甚至不少産品是丹麥大咖企業貴豐代工的!而這款Viso1 BT的發音單元就是加拿大設計。

身材長相

在之前幾位小夥伴的文章中間,有值友說像鞋子,有說像鴿子,像啥的都有!這就是NAD的創新之處。在茫茫的方方正正藍牙音箱中一眼就能認出!這也是很多Nad産品共同的特征之一:對于老态龍鐘的聲響器材外觀的一陣新風。

▼ 你,48厘米長,我一直把你當籃子……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7

來到中國

其實,也許是我不了解,Nad已經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了,而且就笨産品來講,不僅外盒子上有中文标簽,裡面的說明書也是中文的。在此其實,在網絡上也有其他網友的開箱,也見過貼有中文标簽的Nad産品,盡管有的還是帖子外盒之外的塑料薄膜上的。不管怎樣,相比如此普及的3B&W HIFI設備,Nad也是進入中國了。

▼ 箱子上的中文帖,是熔和國際代理。極有可能是本次衆測主啊。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8

氣囊功率

這是NAD的看門技術。在高功率輸出的時候提供更加強大的後勤電能,使之在大功率輸出時候遊刃有餘,避免撕心力竭、上氣不接下氣的趕腳,最直觀的就是提升器低音的表現。

數字功放

這是大軸戲了。可以想象,如果你不是懷舊,現在絕大部分音源都是數字的了,然而普通的功放設備需要把數字信号轉換成模拟信号後再放大,而VISO1功放能直接處理數字信号,顯然這樣減少一次的轉換能夠直接避免因轉換而損失的音質、細節。

所以,VISO1也就沒有3.5mm接口的,因其也是模拟型号,再處理一次變數字再功放,顯然和數字功放的理念相悖。而藍牙和光纖則是數字信号。

▼ 背後的所有接口。miniUSB接口據說是用來升級固件的。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9

第五章 淺嘗辄止的拆解

順着聲魔朋友的建議,就必須拆解啊。但為嘛淺嘗辄止呢?顯然我目前的工具和能力還不足以完全拆解VISO1,隻能嘎然而止。

拆解的好處,直接能了解其結構和用料,甚至清楚每一個零件。在整個拆解過程中,感到困難重重,而且每一個螺絲都是那麼的緊,猶如直接擰入木材之中一樣。我整整折騰了三四個小時,最終還是敗下陣來,實在沒有進行下一步的思路和力氣了。我輸了,VISO1赢了。

▼ 拿下罩子,你兩個眼睛and碩大的嘴巴,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0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1

▼ 你的衣服,背面是如此的蜂窩結構,顯然是聲學的消音效果,防止餘音相互幹擾,很多會議廳就是這個設計,不少geek家裝布設備也是這種設計。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2

▼ 拆下15W的小喇叭在此,由加拿大psb(和Nad同屬于Lenbrook旗下)設計。阻抗4歐姆。線材上有消聲膠布纏繞,為了防止内部震動線材之間、線材和音響壁碰撞發出異響。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3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4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5

▼ 中間50W的低音喇叭。同樣PSB設計、4歐姆。重量達到一公斤之多!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6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7

▼ 然而,就到這裡了。拆下了數十隻螺絲,所有面闆螺絲、喇叭螺絲、鋁合金弧圈背面的螺絲、底部的螺絲都已經擰下,但始終無法打開音箱殼。厚厚的黑色塑料壁根本無法擺動,卡扣嚴密無比,根本看不到縫隙(能看到接合處有粘性劑)!這不是塑料,這不是音箱,這簡直就是石頭!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8

說到嚴密的做工,本機的各個方面都比較出色,有小夥伴的評測給出三個按鍵傾斜、不在統一平面的問題,我沒有遇到類似情況。

▼ 鋁合金弧圈上的三個按鍵特寫

我說我想聽聲音(我想和聲音聊聊)19

第六章 我與Nad Viso1 BT

每天早上起床,打開小米note通過藍牙放音樂(據說小米note的音質不錯,盡管沒有apt-x藍牙,吐槽ing)。VISO1 BT的音質對我來說就是前所未有。如此的低調又清澈。說低調,因為無法和更大功率的音箱或者家庭影院相比較,你永遠沒有那種震撼感。清澈則是細節的表現超過我聽過的所有設備。

這種獨特的清晰,非常适合聽李健。這種清晰或許來自Nad獨特的技術推動低阻抗喇叭、直接數字功放不損失細節,等等共同作用所得。

這種極為獨特的特點,使得你不适合任何熱鬧的場所,比如廣場舞、喧嚣的聚會等等,極為适合放在書房、房間的獨自聆聽。也正是有了你,才讓我猛然知道,平時我聽得音樂中還有那麼多細節是從未聽過。而我,非常享受這種發現和安靜。

更過的專業的評價,由于我這個人是門外漢,我沒法給出。或者說甚至沒有一種直接的方式,把我聽到的聲音傳遞給大家。在此,我突然頓感無力,我蒼白的語言實在沒辦法使得“說的比唱的好聽”。但,還是必須強調這種前所未有的清澈。

至于值還是不值,這取決于你的耳朵。這種HIFI産品,本身都是沒有了不會死但有了也不會爽死的東西。這完全取決于你喜歡的類型和你的耳朵。

▼ 恩,在此聆聽你的聲音。你一直都在。

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本人和什麼值得買共同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文章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對文中觀點有不同見解,值客原創歡迎您的投稿。點此投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