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的法律定義及其理解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重點條文解讀(一)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2019年12月4日經國務院第7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已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現就該條例若幹重點條文作以簡單解讀,希望能對廣大讀者尤其是農民工朋友有所幫助。
1.《條例》的适用範圍
條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适用本條例。”本款規定了條例的适用範圍,即解決有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相關問題适用本條例,依據本條例的相關規定處理涉及農民工工資支付的案件。
2. “農民工”的法律定義及其理解
條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本條例所稱農民工,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本款對“農民工”這一概念從法律上予以界定,即“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 這裡的“農村居民”一般理解為戶籍為農業來城鎮務工的居民。随着戶籍制度改革,城鎮和農業戶口人員都稱居民,因此對“農村居民”不能僅僅理解為“從農村來的農民”。實踐中,也有很多居住在城鎮的居民外出務工,從事與居住在農村的居民所從事的工作相同的工作,此時二者均應視為本條例所稱的“農民工”。
3.“工資”的含義
條例第二條第三款規定:“本條例所稱工資,是指農民工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後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本款主要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工資是農民工應當獲得的勞動報酬,農民工提供勞動後,依法有權獲得勞動報酬,任何單位不得拒絕支付;二是農民工獲得勞動報酬的前提是為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隻有在提供了正常勞動的情況下,才能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報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