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用工,是當紅的新型用工模式。靈活用工可以增加企業用工的靈活性和高性能,特别是當企業面臨業務調整和組織結構重建時,靈活用工可以使企業快速有效地完成轉型,同時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法律和勞動風險。那麼,靈活用工的概念和類型到底是什麼?靈活用工的場景和模式有哪些新特征?今天新稅網創作了“六大問答”,讓我們快速了解靈活用工!
一:什麼是靈活用工
靈活用工指的是一種具有短期性、臨時性、靈活性特點的用工模式。企業出于用工成本控制、規避勞動風險、解決發票缺失等原因,選擇采取靈活用工。在靈活用工模式下,企業與靈活從業者之間的關系由勞動合同的雇傭關系轉變為勞務合同的合作關系。靈活從業者根據自己的求職目标和時間、地點靈活擇業,即來即走。企業和用工的關系由“才為我所有”轉變為“才為我所用”。
二:靈活用工的特征
一是自由靈活。對于勞動者來說,“靈活用工”沒有固定工時約束,勞動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對于企業而言,“靈活用工”可根據季節和不同階段的需求招聘員工,提高用工彈性,降低用工成本,由此實現企業和員工間的“雙赢”。
二是關系轉變。在靈活用工模式下,企業和員工的關系從傳統的簽訂勞工合同的雇傭關系,轉變為簽訂勞務合同、外包合同等的合作關系。對企業來說,可以減少對靈工意外風險、勞動風險的保障責任。尤其是靈工如果以個體戶的形式出現,企業和靈工的關系就會成為“服務關系”,員工作為“個體戶”,就成了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服務商”。由此,企業不再向“員工”支付工資,而是支付“服務費”。“員工”拿到的報酬也不再是“工資”,而是變成“經營所得”,并繳納相應的稅費。
三是形式多樣。相較傳統的用工模式,靈活用工的用工形式更加靈活,擴寬了企業用工渠道、增強了用工彈性、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用工風險。合同期限也并不是死的,而是富有彈性。用工行業也是五花八門,使得用工場景更加豐富多彩。
三:靈活用工有哪些形式
廣義來說,兼職、勞務派遣、勞務外包、退休返聘等具有臨時用工特點的用工模式都可以歸屬于靈活用工。
其中,兼職是指職工或學生在本職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職務,也被稱作為第二職業或者是副業。
勞動派遣是指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并将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單位的指揮、監督下從事勞動的新型用工形式。
勞務外包,是指人力資源公司與用工企業的一種合作形式,即用工企業(甲方)将公司内的部分業務或職能發包給相關的機構(乙方),由其自行安排人員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業務或職能工作。
這三種模式是靈活用工的主要形式,其餘還包括非全日制用工、退休返聘、業務外包、實習等等,可謂形式多樣。
四:靈活用工适用哪些場景
靈活用工适用的場景多元,主要是那些用工靈活、時間自由、人員衆多的行業。
一是生活服務場景,包括:外賣行業、快遞行業、保潔行業、酒店行業、門衛行業、教育行業、培訓機構、物業公司、微商平台等。
比如,和居民生活最切近的外賣行業。以美團和餓了麼為代表的衆工衆包平台,雇用了大量的靈活用工。依托鍊接餐飲行業和騎手兩端的優勢,美團和餓了麼彙聚起外賣騎手、跑腿、同城配送等海量靈工人員。這些人員工作時間靈活,工作内容自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獲得更靈活的薪酬回報,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二是影視傳媒場景,包括社交電商平台、直播平台、知識付費平台、傳媒公司等。尤其是這些年大火的直播帶貨行業,出現了一衆知名主播,他們或是學生,或是把直播帶貨最為第二職業。通過靈活地與平台簽訂協議,主播、網紅與直播平台實現三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是金融服務場景,包括:保險經紀、金融行業、支付公司等。這點很出乎人們意料,因為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金融行業都是簽訂勞動合同的正式工,實則不然,有許多保險推銷員、售後服務人員、調查專員等,都是采用外包、兼職等形式的靈活用工。他們工作時間靈活,同時又能發揮專長,實現了一舉兩得。
五:靈活用工适用于哪些企業
靈活用工适用的企業也有很多,總體來說有兩種。一是高流動企業。比如餐飲企業的海底撈一直是靈活用工的大戶,尤其是去年2月份疫情發生後,包括海底撈以及盒馬、西貝莜面村等在内的餐飲行業大面積按下靈活用工“啟動鍵”,通過大量雇傭成本低、時間自由的靈工,幫助企業增加雇工數量,減低人工成本。
該類企業的一大特點就是員工流動性過高,尤其是年輕人不願意進入餐飲行業。因此,靈活用工憑借“靈活”的特點,成為該類企業的新寵。一方面,對企業來說,企業可以根據業務周期和用餐高峰期,合理靈活的調整員工數量,解決企業臨時性、輔助性的崗位需求;另一方面,對靈工來說,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節奏去工作,做到對時間的充分利用。
二是成本壓力大的企業。傳統的勞動合同工,使得企業面臨五險一金、房補、車補等巨額成本,企業财務壓力大增。而靈活用工模式下,企業不像合同工那樣承擔着五險一金等義務,也不用過多承擔員工的交通、意外等風險,因此成本大大降低。同時,企業還可以進行稅務薪酬、社保成本管理,從而實現“輕裝簡行”。
六:靈活用工的優勢和劣勢有哪些
總體來說,靈活用工的優勢大于劣勢。就優勢而言,一是可以幫助用工企業節約成本,企業可以免去各項補助金、公積金、交通費補助、租房住房補助、電話費補助等衆多開支。二是用工企業可以提升效率。比如外包的形式下,外包公司對于某個特定行業和領域的業務更加熟悉,對政策及變化也更加掌握。如此一來,便可以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以此幫助用工企業提升效率。三是靈活用工還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比如稅收返還。比如此前江蘇規定,地方政府對于在當地園區入駐的企業,會對入駐企業所繳納的稅收按一定比例返還,可以返到地方留存(增值稅50%,企業所得稅40%)的70%~85%。而重慶此前規定,地方政府會對入駐企業所繳納的稅收按一定比例返還,最高可以返到地方留存(增值稅50%,企業所得稅40%)的60%~80%。政策施行後,企業切實享受到了稅收折扣,給企業帶來了便利。
當然,靈活用工并非全是優點,也潛在一些風險點。比如一些用工企業财務不健全,存在支出與票據不符的情況;個别用工企業對靈工不夠重視,故意規避保險、社保等保障責任;還有一些用工企業選擇的外包公司資質不足,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等等。
但總體來說,靈活用工的優勢和好處大大多于劣勢和不足,而且現在靈活用工正處于政策紅利期和新風口,在政策的加持下獲得快速發展。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靈活用工市場發展研究報告》,我國靈活用工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将維持在25%,預計2022年靈活用工市場規模将突破1萬億元。可以預見,靈活用工在新的一年将繼續獲得不俗表現,獲得更好發展,就讓我們滿懷信心,充滿希望,拭目以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