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在購買汽車的時候,往往會優先選擇4S店,相對于汽貿店而言,4S店的規模大,服務正規,售後更有保障。但是在4S店購車,同樣面臨着很多困擾,店大欺客的情況屢見不鮮,各種收費名目令人眼花缭亂。比較典型的如強制購買保險、強制裝潢、強制上牌等。以上牌為例,現在汽車已經不需要上線檢測了,上牌的費用就是兩塊牌照,一張行駛證,一本機動車登記證書,牌照的價格是100元,行駛證的價格是10元,登記證書是15元,全部加起來125元。但是如果由4S店辦理,收費從500元到2000元不等,這中間的差價為375元到1875元。
誠然,4S店幫顧客上牌,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可以節約顧客的時間,同時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其收取的代上牌費用,遠遠高于其成本。正常情況下,如果排隊的人不多,一輛車上牌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這麼高的上牌費用肯定不合理,明顯屬于霸王條款,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這麼高的上牌費用,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消費者能不能拒絕呢。這就要從4S店的盈利模式說起,随着汽車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新車市場實際上已經相當透明。4S店不再是從裸車價來賺錢,而是通用多種模式來賺錢。而是通過多種方式來盈利,最主要的兩塊就是售後服務和代理服務。賣車畢竟是一錘子買賣,但是售後服務和代理服務卻能夠細水長流。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汽車售後服務(維修和配件銷售)帶來的利潤,比賣裸車帶來的利潤還高。而代理業務帶來的利潤也是非常豐厚的,主要的代理業務包括汽車保險、汽車金融,當然還有代上牌的業務。
中國的消費者,不喜歡商家直接賺錢,這就好比大家最喜歡玩免費遊戲,如果是充點卡的遊戲就不愛玩,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實免費的遊戲最花錢,而充點卡的遊戲最省錢。如果車商通過一台車要實現2萬的利潤,如果是進貨價是8萬,直接賣10萬,大家都會說這個商家是奸商。而如果賣成8萬5,再從保險和售後裡面賺1萬5,大家都會說這個商家竟然隻賺5千元真是良心商家,因為保險和代理業務,它的利潤是不透明的。4S店的盈利模式,實際上是根據消費者的喜好來建立的。當你查看任何一家上市的汽車經銷商的财務報表,都會發現它們采用的是這個模式,賣車最不賺錢,然後通過售後和代理服務業務賺錢。這有點像某些便宜的打印機,雖然機身便宜,但是耗材巨貴而且做了設置隻能使用原廠材料,套路深似海。
商家總是逐利的,企業的最終目的就是創造利潤,開一家4S店,根據規模和品牌,投入的資金少則數百萬,多則數千萬上億元。因此4S店必須要有一定的利潤率來支撐,這些利潤都是要從消費者口袋掏的。上牌的費用,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加價,至于上牌到底需要多少成本,這都是無關緊要的。比如某台車要實現6000元的利潤,裸車價加上保險隻賺了5000元,那麼剩下的1000元,就得放在上牌費裡面。
那麼具體上牌費是500還是2000,就要看4S店對于這個車型的利潤要求。通俗來講,賣得越好的車,上牌費越高,你不願意買别人會買,反正供不應求。而如果是賣不動的車,則商家為了收回資金,利潤要求就低,甚至可以是負利潤,也就是倒貼賣車,因為對于商家而言現金流就是血液,現金流斷了企業就得倒閉。所以這個時候,上牌費就很低,甚至一分錢都不收,連125元也給車主倒貼了。如果是特别暢銷的車型,就是不單純上牌費用高,而是直接加價賣車了,指導價30萬,4S店直接賣33萬。
除了上牌費外,還有一些披着各種外衣的收費項目,比如出庫費,這個費用全世界估計隻有中國才有,這種變相加價就有點赤裸裸了。此外還有強制裝潢,明明價值1000元的配件,卻要賣成10000元,實際上就是變相加價9000。
從表面上看,這些巧立名目的收費項目屬于4S店的霸王條款,實際上它迎合了當今社會最廣泛的一種消費心理,就是貪小便宜,屬于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就導緻商家不能明着從消費者手裡賺錢,隻能用相對隐蔽的手段,否則就是“奸商”,最後的結果就是被市場淘汰,最後剩下的恰恰都是奸商。一個靠充點卡賺錢的遊戲,就算24小時不睡覺,也花不了多少錢,但是一個免費的遊戲,不花幾千幾萬根本玩不動。
4S店的這種花式收費項目,正是消費者逼出來的。既然現在市場就是這個玩法,那麼消費者需要做的,就是不去管它。不要糾結于裸車價是多少,而上牌費又是多少,你隻需要關心落地總價,從而做出橫向對比。如果你老是糾結于某一項費用,那麼4S店一定會在另外一個地方等着你。如果你不喜歡這樣的玩法,那麼就去汽貿店購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