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猕猴桃之鄉,全國百分之六十猕猴桃鮮果産自周至縣。在周至縣樓觀鎮周一村,猕猴桃果實累累,開始迎接八方來客(9月15日攝)。
陝西蘋果具有肉質細嫩、汁多松脆、酸甜适口等特征 。圖為遊人争相在洛川蘋果園内拍照(8月21日攝)。
在蒲城縣紫荊街道韓家村,正在采摘酥梨的村民臉上洋溢着喜悅之情(9月15日攝)。
在西安市鄠邑區東山果品專業合作社葡萄園内,工作人員正在采摘葡萄(9月10日攝)。
在楊淩示範區青皮她園火龍果基地,工作人員正在采摘火龍果(9月10日攝)。
宜君縣皇姑莊村村民正在晾曬核桃(9月8日攝)。
陝西的大荔縣盛産冬棗,冬棗口感細嫩酥脆、甜香,頗受消費者喜歡(8月10日攝)。
在西安市臨潼區秦陵街道楊家村,楊峰峰夫婦享受着石榴豐收的喜悅(9月14日攝)。本組照片均由記者 安濤攝
記者手記
最是果香醉人心
踏着靈動的腳步,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秋天帶着斜陽涼風同期而至。不時,綿延的雨也會到來。
秋天的氣息最美,其中藏着果實成熟的甘甜。秋風拂過渭北,紅了蘋果、黃了酥梨。秋雨走過關中,萬頃良田蓄水保墒、隻待耕種。秋陽晃過秦嶺,鎖住酸甜、留下醇美。
經曆發芽抽枝、綻葉開花的漫長等待,累累果實墜在枝頭、擁在稈上,給山川大地披上錦緞。
這是時間的傑作。看一眼,人便心生喜悅。更欣喜的,莫過于栽下果實幼苗的農民、品嘗到果實滋味的食客。
秋到秦地,果糧飄香。在無定河沿岸的橫山區黨岔鎮北莊村,千畝水田裡的稻谷漸漸垂下谷穗。關中平原上,一望無際的玉米随風搖動,金黃的玉米顆粒炸開來。在延長縣臨黃河的山地裡,農民扯蔓翻地,紅薯破土而出。
糧食滿足了人們對澱粉和葡萄糖的攝入。各種水果提供各類維生素,滿足人們對甜的渴望。
在陝西,水果種植面積、産量和産值均居全國前列,秦嶺與黃河造就的地形和氣候孕育出不盡相同的“甜”。
渭北高原和陝北山地上,漫山遍野的蘋果像一個個小燈籠。在子長市,退役軍人李曉偉在山地種植蘋果樹280餘畝,他運用新技術提高果實品質,注重打造蘋果品牌,提高市場競争力。
全世界7個蘋果中至少有1個是陝西蘋果。在第六屆中國果業品牌大會中,洛川蘋果、延安蘋果、鹹陽馬欄紅蘋果、白水蘋果進入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榜單前10強,陝西蘋果品牌價值不斷增強。
一路南下,秋天來到關中平原和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此時,富平柿子正褪去苦澀變得甘甜。為長久保留水果的風味,并獲得更豐富的口感,大自然和人們用“魔法”變換着柿子的味道。
每年入冬,富平縣的男女老少便開始制作柿餅——采摘、削皮、風幹。到臘月前後,這份特别珍藏的甜膩在舌尖上“起舞”。富平縣對發展柿子産業的貧困群衆進行補助,柿子成為當地人脫貧增收的“金蛋蛋”。
在臨近洛河的大荔縣羌白鎮東羌村,秋天來到當地的冬棗大棚中。趁着淩晨天涼,棗農段銅朝戴着礦燈摘棗,客商打着手電筒收棗,一片繁忙景象。今年,段銅朝種植冬棗約10畝,每畝産冬棗1500公斤,總收入達10萬元。
在蒲城縣龍陽鎮望溪村劉永民的酥梨産業提質增效園,第二茬酥梨已經成熟。蒲城縣發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蒲城酥梨試驗站的産、學、研作用,通過平衡施肥、去老樹舊枝、優選改良品種等措施進行提質增效,酥梨品質和産量大幅度提高。
骊山腳下的楊家村是臨潼石榴的優生區,當地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石榴作務方法和銷售渠道。臨潼區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保障産品質量,村民加入石榴産業聯合會,學習新技術和銷售經驗,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借助科技力量做“新農民”。
秦嶺阻住秋天,涼風斜陽在此停歇片刻。周至縣樓觀鎮周一村臨近秦嶺,村子依靠地理優勢發展猕猴桃産業。村民梁粉玲依靠種植猕猴桃脫貧緻富,同時她還在合作社打零工賺錢貼補家裡。周至縣現有職業農民1700餘人,實現猕猴桃新技術、新品種就地轉化應用。
秋天為農民帶來收獲,也讓更多的人分享果實。民以食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希望吃得更健康更有營養,日益改變的消費理念要求農業生産更加精細。秋到秦地,隻有甘甜醇美的果實才不負“秋日勝春朝”的盛景。
最是果香醉人心。(仵永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