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最近追《少年派2》,順便把第一部重溫了一遍,這部劇中人物刻畫地很形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
鄧小琪這個角色的人格特點還是很典型的,具有外貌和身材方面的優勢,性格孤傲、清冷,自尊心強,她和林妙妙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林妙妙能把壓箱底的東西都抖給她看,但是她從來不跟林妙妙分享内心真正的秘密。
她很羨慕林妙妙有媽媽追着管,有爸爸關心,為了掩飾她這方面的缺陷,她會撒謊說是媽媽給她做的鳗魚壽司,還會故意炫耀有父母陪伴着去看電影(其實當她得知是媽媽和另外一個叔叔陪伴的時候,她并沒有去)。
看下來的感覺就是,如果不是遇上林妙妙這樣一個沒心沒肺的丫頭,鄧小琪是不會有朋友的。
其實,鄧小琪的行為表現跟她的成長經曆有直接的關系,她的種種行為都為她的原生家庭做出了解釋,她就是因為從小缺愛,所以才有了一系列的奇怪行為。
不隻她是如此,任何一個人的行為,都能從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曆中找到原因。
孩子從小缺愛,會有這些表現
鄧小琪的行為特點并不特殊,她其實是非常典型的一類,物質條件優越,但是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愛和陪伴的孩子。
生活中這類孩子還是很常見的。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表現,來判斷他的童年經曆,如果一個孩子有以下表現,說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父母的關懷,家長應該反思。
有自尊心是好事,但是如果自尊心太強了,就不見得是好事了。
這樣的孩子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容易産生嫉妒的心理,無法真心地去祝福别人,很容易在社交中自尊心受挫。
正常來說,社交之後就放在一邊了,而這樣的孩子容易鑽牛角尖,來回品味社交過程中的某個環節,或者是某句話,認為對方在嘲諷自己,因此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年齡越小,越容易交朋友,對于孩子們來說,可能介紹一下名字,一個眼神,就成了好朋友。
不過從小缺愛的孩子,并不會像正常孩子那樣單純,他們戒備心很強,他們自我保護能力很好,他們總是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生怕别人窺探了自己的隐私。
這樣的孩子是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的。
這樣的人很難保持在一段關系中長久存續,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和一個人好好相處,尤其是面對你來我往的友情的時候。
當收到别人的友好示意的時候,他會覺得不知如何是好,甚至有些尴尬,而為了回報對方,就會加倍付出。
同時他們很敏感,容易在交往中糾結某個小細節,從一個小細節延伸成一個矛盾,最後甚至為此鬧掰。
能夠讓他們保持平和的獨處,這是他們最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别人看來,這樣的人情緒不定,忽冷忽熱,讓人難以招架,相處起來非常不舒服。
其實他們為此付出了翻倍的投入。他們在乎很多細節,會因為對方的一個微笑睡不着,也會因為對方的一個冷臉耿耿于懷。
而這就是他們讓人感到忽冷忽熱的原因,别人看來最普通不過的應對,他們會記挂在心,然後給予1.5倍甚至更高倍數的回饋。
從小缺愛的人,很容易和朋友翻臉。
正常人交往的時候,吵吵鬧鬧輕松愉悅,但是從小缺愛的人,很難把握好分寸,他們很容易熱情過頭,讓人難以招架,同時也很容易翻臉不認人,随時絕交。
這樣的性格注定他們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因為很多朋友都被他們單方面絕交了,然後再無聯系。
從小缺愛的孩子,跟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是若即若離,他們渴望和父母互動,但是面對父母的時候,又容易産生失望、失落、埋怨、憤恨的情緒。
父母子女關系從小就冷漠,等到子女長大成人以後,這段關系就變得更是無處安放。
我們能夠從原生家庭中,找到一個人的人生軌迹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什麼都怪父母,那活着就沒自己什麼事嗎?别什麼是都扣父母頭上,父母生你養你已經盡責了,剩下的就靠自己了。
這是一種不太負責的論調。
有人出身貧寒,有人出身富有,不管貧寒還是富有,性格各有不同,貧寒中樂觀自信的人大有人在,富有中抑郁寡歡的人不在少數。
可見性格跟貧寒還是富有沒有多大的關系,關鍵在成長環境和父母的引導教育。
我們把人生分為三個階段,22歲以前,22歲到50歲,50歲以後,第一階段,是打地基的過程,為孩子的人生打地基,而打地基的“家夥”就是父母,第二階段是蓋房子的階段,第三階段是“享受”的階段,當然對于一些人可能是“受苦”。
房子的質量好壞,能夠維系的時間,都跟地基有一定的關系,我們完全可以從地基中找到原因。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超富有的物質生活,但是隻要父母負責,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這個世界上最普遍又最珍貴的愛,把孩子的童年的地基打牢靠,為他們的未來做好堅實的基礎。
遺憾的是,即便最容易給到孩子的愛,很多父母也無法做到,讓孩子在仰望和希望中不斷失望,進而變得孤單、擰巴、陰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