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英國教育的整體情況

英國教育的整體情況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28 10:17:40

英國教育的整體情況? 我曾經去英國進行了為期2周的學習交流與考察活動,主要了解了英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其中英國的導師制和現代學徒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然在閑暇之餘也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在此一并記錄下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英國教育的整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英國教育的整體情況(英國教育及文化印象)1

英國教育的整體情況

我曾經去英國進行了為期2周的學習交流與考察活動,主要了解了英國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其中英國的導師制和現代學徒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當然在閑暇之餘也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在此一并記錄下來。

一、英國現代學徒制

學徒制是一種古老的職業教育形式,在正式的職業學校産生以前,這種以師傅帶徒弟、“做中學”的學徒制逐漸成為知識、技術、文化傳承的主要形式。18世紀下半葉,随着工業革命而建立起來的機械化生産體系使得學徒制逐漸走向崩潰,新生的産業工人教育形式——職業學校教育,取代了從前的學徒制。但是職業學校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使得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越來越不受到産業界的歡迎。

進入20世紀以來,科技的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帶來了日益激烈的國際經濟競争,同時也促使了産業結構和職業結構的變化,社會對勞動者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德國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奇迹使人們深刻感受到與經濟、生産相聯系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威力。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徒制在世界職業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逐漸得到人們的重新認識與複蘇。在終身學習、能力本位等教育思想的影響下,人們又賦予學徒制更多的内涵和意義,因此,冠名為“現代學徒制”。下面重點介紹一下英國現代學徒制的特點:

1.英國現代學徒制的六種技能

英國現代學徒制是對古老的學徒制度的批判繼承和創新,它通過工讀交替的教學模式成功地實施了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是一種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的職業教育模式,其成熟的課程體系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有較大的借鑒意義。

目前,英國工業聯盟、教育與就業部以及資格與課程署共同認可了六種關鍵技能:交流(Communication)、數字運用(Applicationof Number)、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與人合作(Working with Others)、提高自我學習和增進績效(Improving Own Learning andPerformance)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Problem Solving)。其中前三種技能屬于“主要的”或“硬的”關鍵技能,它們通常強制性地應用于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課程中。後三種屬于“更廣泛的”或“軟的”關鍵技能,它們幾乎包含在所有的現代學徒制和國家培訓計劃中。學徒的關鍵技能通過脫産學習獲得。

2. 英國現代學徒制兩種證書

1)NVQ 是英國國家職業資格(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的簡稱。

它是一種以國家職業資格标準為導向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它以不同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為基礎,開發出相應的行業崗位标準,是為具體職業而制定的資格體系,幾乎覆蓋了所有職業的各層次标準———從剛工作的新手到高級管理人員。英國根據崗位對能力要求的不同而将所有國家職業資格的标準從低到高劃分為5 個等級,每個等級規定了與該等級實際工作崗位相應的知識、技能和在實際工作中擁有的責任、權利範圍、行為規範要求。英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五級制用以反映不同層次員工的職業能力,同時将這些級别與學曆等級相對應。

2)技術證書課程。技術證書是一種評價具體的職業知識和理解力的證書,它為國家職業資格的獲得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和理解力。學習與技能委員會和課程與資格局負責開發相關課程。技術資格将與高等教育的基礎學位相銜接,為完成高級現代學徒制培訓的青年開辟接受高等教育的新路徑。而在職業教育系列中實行“雙證書”,即職業資格證書和學曆證書制度,是國際上經濟發達國家的通行做法。英國是目前世界上公認職業資格制度最先進、學曆教育與職業教育溝通最好的國家之一。

3.工讀交替的教學模式

英國的現代學徒制度采用現場教學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工讀交替教學模式,在體制上、體系上将教育與産業緊緊聯系在一起,從課程開發、教學内容、培訓标準、教學方式到師資力量,行業企業都有話語權,能夠将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及時有效地表達出來,而學校也能夠按需培養人才及時調整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的具體做法是:整個學徒期4-5 年,第一年脫産到繼續教育學院或“産業訓練委員會”的訓練中心學習;以後的幾年培訓在企業進行,但學徒可以利用“企業學習日”每周一天或兩個半天帶薪去學院繼續學習;在完成整個學徒期的訓練計劃并經過嚴格考核後,可以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這種現場教學與學校教育相結合的工讀交替教學模式将國家教育體系和勞動力市場整合在一起,構築起了兩者之間的橋梁。

4.實現學校到就業的過渡

為促進學員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過渡,英國現代學徒制按照新的職業能力的要求,創建、組織并實施了新的教學模式:教學以專項能力的培養展開,以綜合能力的形成告終,能力的培養既是教學目标,又是評估的依據和标準。

青年從學校過渡到工作須經過兩個門檻,第一個門檻是從學校到職業培訓,第二個門檻是從職業培訓到工作。英國現代學徒制的培訓階段中,學校體系與工作體系是重疊的,第一和第二門檻都較低,向就業體系的過渡較為平緩,因為年輕人是從學生的身份逐漸轉變為技術工人身份的。

教育體系與就業體系以供求導向的方式相互聯系,有利于青年從學校到工作的順利過渡,從而降低失業率。

二、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導師制

導師制是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一種富有傳統的授課方式,其中心内容就是每周一次(頻率也許會因年級、專業和課程而異),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授課,師生之間就學業做一對一的交流和探讨。師生見面的時間并不長,但是效率和強度都很高。導師每個星期布置的閱讀任務和授課時要朗讀的短篇論文,學生都得在下一次授課之前按時完成。學生不僅要消化應該消化的閱讀内容,同時還得對所閱讀的典籍做深入獨到的思考,然後寫出一篇短論文。下一次授課時,學生得帶着論文去見導師。授課一開始,學生就得向導師大聲朗讀寫的論文,然後,師生就這篇論文的主題、論點和論據展開讨論,相互切磋。一個多小時的授課接近尾聲時,導師就布置下一周的閱讀任務和論文的主題。每周如此,從專業上的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從一個名家的經典著作讀到另一個名家的,從而打下最為堅實的專業基礎。

這種授課形式旨在培養學生對本專業典籍進行自我閱讀、消化、理解和思考的能力,而一周一次和導師見面探讨學業則是起着點穴的作用。這種以一對一授課為主的導師制的優點是學生能夠當下就自己一周閱讀和思考的問題得到導師的指點,并有機會對自己的論點和導師進行公開的、有效的、具有針對性的讨論,以便深入研究。在劍橋,一對一授課則被稱為“supervision(字面上有“監督、管理”之意)”。這從一方面解釋了為何導師被稱為“supervisor”的原因。

在這種體制曆練出來的學生,具有獨立思考和評判能力,學術涵養深。經過導師制的熏陶,學生往往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形成較為完善的學科理論體系。這種制度對導師和學生雙方的要求都比其他教學形式要高。導師對學生精讀的經典得駕馭自如,而且對每個學生的知識背景、學業的進度和研究興趣都得了如指掌。而學生除了要透徹讀通指定的經典著作之外,還得對導師出的議題要深入思考,然後提出自己的見解,以便在一對一授課時能和導師切磋。導師制使師生間的交流既傳授學識,更能相互切磋讨論的機會。英國本就有基礎深厚的辯論傳統,而牛津的這種個别授課的教育制度和這種自由辯難的傳統密不可分。

三、中國留學生

在英國期間接觸了三個導遊,都是年輕的小夥子。第一個叫小孔。剛下飛機,小孔在倫敦希斯羅機場接到了我們。他目前讀導演專業碩士,說話深沉,談起他的專業來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他是陝西人,本科時就到出國,談到未來的就業,小孔非常不樂觀,在英國就業尤其導演專業是沒有可能專業對口就業的,如果有可能做個裝片員就不錯了。他是蘇曼國際聘請的兼職導遊,在業餘時間掙些工資養活自己,他住在倫敦郊區,平時房租一個月需要5000元,學費大約一年100000萬左右,再加上平時的日常開銷,一年需要人民币250000萬元。

第二導遊叫小孫,他是東北哈爾濱人,小夥子精明能幹,做事幹淨利落。他研究生學的專業是項目管理,在英國已經超過十年了,目前就職于蘇曼國際擔任項目管理。談起他的學業經曆,用他的話講是充滿了坎坷。他在高一時由于早戀喜歡上同班的一個女生,他為了愛情跟随女生到了英國。到了國外先從語言學校開始,然後本科選擇了數學專業,他以為國外的學生數學一定學不過中國學生,其實不然,真正大學選擇數學的學生,都有過人的天賦,一般中國學生根本不是對手。所以,他又轉學學了管理專業,然後碩士讀了研究生,這才終于完成了學業。

第三個導遊叫小單,他是福建人。本科是東北财經大學畢業,然後研究生在英國讀的金融風險投資。但這個專業在英國找不到工作,經過幾年的闖蕩,他通過了高級導遊的考試,終于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職業。老實說這個導遊的業務能力是非常高的,對英國曆史和各種掌故都非常熟悉和了解,是我見過最有知識的導遊之一。

三個研究生的經曆讓我有一些感受,一是英國就業的艱難,英國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尤其導師制對教育質量的保證起到穩定的作用;二是有工作是最好的。導遊在我國主要是中專、大專生承擔的工作,而他們三個都是研究生,在異國他鄉做導遊工作,熱情很高,沒有絲毫不滿足感;三是在英國學習時間很短是無法找到工作的。英國政府規定持續在英國呆滿十年才會有永遠居留證,如果本科畢業去英國留學讀研究生,要想在英國找到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

四.英國國難日

在我國,這幾年的11月11日成了民間的“光棍節”和購物節,搞笑而輕松。而在萬裡之外的英倫三島,每年的11月11日,卻是一個極為莊嚴、凝重的日子——榮軍日。

當我們11月6日踏上英國國土時,之前,全然不知11月11日是英國的榮軍日。剛到英國倫敦,就看到許多人胸前佩戴着塑料質的五瓣小紅花,青梗綠葉,鮮豔奪目。起初沒怎麼在意。之後,在劍橋、約克、愛丁堡等地時,看到有許多人胸前也佩戴着同樣的小紅花,深感其中肯定有特别的意義。

奏巧,在一家賓館入住時,看到櫃台上,放着許多人們佩戴的那種小紅花。當我向他們了解時,他們告訴我:“這叫罂粟花,不是賣的,是為迎接榮軍日而開展的‘罂粟花募捐’活動贈送的禮品,凡自願捐款者皆可取而戴之。”

原來,榮軍日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挑起這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于1918年11月11日宣告投降,取得一戰勝利的英國,就把11月11日定為緬懷一戰陣亡将士的日子,即榮軍日。二次世界大戰後,又将榮軍日延展為緬懷曆次戰争中犧牲的英國将士的日子。在紀念日來臨前一個月,開展“罂粟花募捐”活動,人們開始佩戴罂粟花,以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

我知道玫瑰花是英國的國花,當問及為什麼人們不戴玫瑰花而要佩戴罂粟花時,他們講述了其中的緣由。據傳有一位叫麥克雷的加拿大随軍醫生,在比利時弗蘭德斯的一個戰場上,目睹了英國、比利時聯軍英勇抗擊德國入侵者的血腥鏖戰後,寫下《在弗蘭德斯戰場上》一篇動人詩歌。詩中描寫道:“暮色中,在将士們倒下的地方,一束束血色的罂粟花生機盎然,沖破死亡的陰霾怒放……”後來,這首詩傳到歐美各國,一位叫米歇爾的美國姑娘讀後潸然淚下,在1918年11月11日德國宣告投降的那天,她在胸前戴了一朵血色的罂粟花,以悼念陣亡的英比聯軍。在她的影響下,每年的11月11日很多人主動佩戴血色的罂粟花。三年後這個消息傳到英國,英國老兵協會便采納罂粟花作為紀念陣亡将士的象征。

在英國,榮軍日的前夜和當天,舉國上下要開展各種紀念活動。11月11日那天,上午9時許,我們到達議會廣場旁邊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敏寺),發現大教堂北門前聚集着許多胸前佩戴罂粟花的人群,大都是身着軍服的退伍官兵。門前寬廣的綠地中,有序地排列着許多大大小小的十字架,上面挂着用罂粟花做的各種花環。大教堂西門正中地面上,有一塊罂粟花環繞着的黑色大理石碑,是為一戰陣亡官兵立的無名英雄碑,碑下葬有從法國戰場上運回的一位無名士兵的遺體。大教堂内還有一座特為二戰中遇難空軍官兵修建的小教堂,教堂的彩色玻璃上繪着68個參戰空軍中隊的隊徽。

來無名英雄碑和空軍小教堂悼念亡靈的人群絡繹不絕,上午11時,倫敦市政府要在紀念碑前舉行盛大集會,緬懷陣亡将士,屆時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首相卡梅倫及内閣要員将莅碑獻花、默哀。我遙望着一隊隊胸前戴着罂粟花的隊伍湧向陣亡将士紀念碑,頓時心潮起伏,感慨萬千。我想,英國的榮軍日開展得如此隆重廣泛,如此深入人心,無疑,這對加強軍隊和國防建設有着極其深遠的意義。

五、溫德米爾小鎮

英國湖區的小鎮溫德米爾(Windermere),一直是人們來到這個國家公園後必定要停歇的一站。一是因為它是通往湖區的大門。如果到湖區玩,一般都要先搭火車來到這裡,再依賴當地的巴士前往其他小鎮和景區。二是因為這裡依傍着湖區、乃至英格蘭最大的湖泊——溫德米爾湖。

不過,撇去這些因素,溫德米爾這個小鎮也是格外招人喜歡的。因為,光是念叨一下它的名字,任那四個字在口中緩慢流淌,就仿佛能感到一絲極緻的可愛和溫潤氣兒,讓人還未到達,就已被滋潤了心田。

在湖區的小鎮遊覽,要懷着與在城市中遊玩時不一樣的心情。尤其是溫德米爾。

别看它名聲頗響亮,但其實沒有太多的古迹和景點需要到訪,它甚至不像肯德爾或格拉斯米爾那樣有個起源于當地的土特産。所以,來到這裡的話,你隻管放低心情、放慢腳步,悠閑地欣賞身邊的風光,踱進路邊的小店逛逛,或者随意挑家餐廳、咖啡館坐下吃吃喝喝、與朋友唠唠嗑,玩累了就住進一間裝扮精緻又有情調的民宿,便已足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