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上學問題一直都是家長所最關心的,能夠積極主動的去學校,在班級裡能夠跟得上老師的進度,是每個家長所迫切希望的。尤其是對于幼升小的孩子來說,從有趣的幼兒園過渡到課業增加的小學,一時間很難适應。
剛剛上小學的孩子都有普遍的一個狀态,那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覺得小學上課時間太長,活動時間又太少,留的作業比較多,學習壓力比較大,整體的排斥情緒非常明顯。
其實孩子們的這種狀态也屬于正常現象,也是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的。但是,這種不适應的狀态,主要是由幼兒園和小學的生活、教育、所學内容、方法的不同所導緻的。總的來說,就是幼兒園和小學存在着許多方面的差異,尤其是這些方面變化是非常大的。
先是在校期間主要活動的變化差異。在幼兒園,孩子們主要就是進行各種有趣的娛樂活動、聽老師講故事、看電視為主,就算教授内容,進度也是比較慢的,接受起來也非常容易。但是上了小學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主要活動成了學習,此時,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已經到了渴望知識的階段,學習自然也就成為了最符合他們心裡需要的活動。
而之所以孩子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不适應,是因為幼兒園與小學的教學時間差别太大。幼兒園的活動時間比較多,盡管是上了大班,仍舊有充分的集體活動時間,而且中午午睡時間比較長,每天的學習壓力比較小。小學的話不再有午睡時間,每天有6節左右課程,每節課固定40分鐘,課間休息隻有十分鐘,學習壓力明顯較幼兒園增加,休息娛樂時間減少,這讓孩子們一時間難以調整接受。
再有就是自身角色開始發生轉變。幼兒園時,他們是“小萌娃”,是軟嫩嬌弱的寶寶,享受着家長和老師無微不至的疼愛和照顧,是需要被加倍關心小心呵護的。但是上了小學後,他們擔負着班級榮譽的集體成員,要遵規守紀,嚴格按照紀律行事,每天按時上學上課,作業要努力完成,做錯事要承擔後果。從享有許多“特權”,被大家照顧的寶寶過渡到要對自己的行為開始負責的小學生,乍一開始也還有些不适應,但是慢慢的他們又會因為自身的這種變化而感到自豪。
最後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和交往環境的變化差異。幼兒園時一切都有老師和家長的教導,應該怎麼做,怎麼吃飯,怎麼上廁所,怎麼向老師問好,究其本質,其實還是幼兒與家長老師之間的一種依附關系。可是上了小學以後就不同了,生活上的事沒有老師在無微不至的照顧,每天在學校着重于學習和遵守紀律,周圍的人際關系也開始建立,完全是脫離父母所進入的一個全新的、需要依靠自己的環境。最開始面對這種變化,可能他們會有比較恐慌的心理。
從幼兒園到小學,這三個方面的變化非常明顯,這些也是導緻孩子不适應的關鍵所在。家有幼升小的孩子,家長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幼小銜接更加順利的度過呢?
充分利用幼升小前的假期,讓孩子适應小學的作息時間,尤其是早上上學,在幼兒園時遲到一會沒有影響,但是小學不行,一定要将小學的上學、休息、午餐時間安排提前給孩子形成一種規律,等開學的時候就能夠更順利的接受小學生活。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生涯中起到着非常關鍵的作用,很多家長說孩子在幼兒園學不到東西,所以小學跟不上,究其原因,其實是家庭教育沒有做到位。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多進行拼音、算數、識字方面的學習,對幼兒園教育進行查漏補缺,為小學教育打下一個基礎,好讓孩子在升入小學後能夠跟上學習進度。
還有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家長們可以提前帶孩子去了解一下小學的環境,讓他看看周圍的哥哥姐姐是怎樣學習的,從而對小學生活産生向往。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經常會說一句話“現在你什麼也不會,看你上了小學以後怎麼辦”。這句話卻會讓孩子在心中升起一股無名的恐懼感,從而對小學生活産生恐懼、排斥的心理,所以平時的可以多向孩子介紹小學生活的有趣之處,讓孩子更加憧憬小學,到時候也就能夠更好的接受小學生活。
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曆一次次的過渡期,親身感受着成長當中每一個階段的差異,在這期間也勢必會有一些小的坎坷,這都是成長所必須經曆的過程,需要借助家長的力量,順利的度過,從而獲得更好的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