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樣一個牌子:
那麼,這個函授到底是啥意思?這個函字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和機關單位之間的發函和涵洞又有什麼關聯呢?
今天周山帶領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
先看看函授的意思,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 )是運用通信方式進行的一種遠距離教育活動。學員以自學函授教材為主,面授為輔。教學環節包括自學教材,面授輔導,通信答疑,集中實驗、實習、講評作業,階段測驗,期末考查或考試,畢業設計或撰寫論文等。舉辦單位為函授學校、全日制學校或經批準的機關、團體及其他事業單位。國務院 1980 年批準的《教育部關于大力發展高等學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學的意見》規定:學生學完規定課程,考試成績合格,由舉辦學校發給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學曆;學完各科,考試成績合格,發給學習成績證明書。
簡而言之,函授就是學員在家自學為主的教育方式,學習材料通過郵寄包裹的方式發過來。
那麼這個函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函(拼音:hán)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函”是象形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内裝箭矢的箭囊。函的本義即箭袋,泛指包物的東西,又特指包信等物的封套。另外函又表示含物之器。又引申為包含、涵蓋等抽象意義。
西周金文大緻相同,小篆上邊訛為弓,已經看不出箭囊裝有箭的樣子了。隸變後楷書寫作“函”。
“函”字的本義是指“裝箭的袋子”,由此就引申出了裝信的“信函”“信封”等義。後來又由“信函”引申出包裹物件的東西,如“匣子”“盒子”“函套”等。還有铠甲,由最初的箭匣(箭被箭匣罩着)引申為铠甲(人被铠甲罩着)。後來又由“信函”引申為“信件”,如《三國志·魏書·劉晔傳》裡說:“(曹操)每有疑事,辄以函問晔。”意思是說:曹操每遇到疑難之事時就寫信向劉晔請教。現代漢語還有“公函”“來函”“函告”之稱。此外,“函”又由“箭袋(函物之器)”義抽象引申出“包含”“包容”等義,如《漢書·叙傳上》裡說“函之如海”,意思是說能像大海一樣包容無數之物。但後來“包含”的意義都用“含”,而不用“函”了。
最後說下涵洞的涵字的意思:
涵字有兩成意思:
一個是包容,包含:涵蓄。涵容。涵養;
另一個是沉,潛:涵泳(水中潛行,喻深入體會)。
涵洞應該是第二個意思:
涵洞是指在公路或者鐵路工程建設中,為了使公路或者鐵路順利通過水渠不妨礙交通,設于路基下修築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過水通道),通過這種結構可以讓水從公路的下面流過。
鐵路涵洞
常見涵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