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對機器(M2M)是一種廣泛的标簽,可用于描述任何技術,使聯網設備能夠在沒有人工手動幫助的情況下交換信息和執行操作。
M2M技術首先在制造和工業環境中采用,後來在醫療保健,商業,保險等領域得到應用。它也是物聯網(IoT)的基礎。
機器對機器技術的曆史
M2M的根源在于制造業,其他技術(如SCADA和遠程監控)幫助遠程管理和控制設備數據。
雖然首字母縮略詞的起源未經證實,但機器對機器通信的首次使用通常歸功于Theodore Paraskevakos,他發明了與通過電話線傳輸數據相關的專利技術,這是現代來電顯示的基礎。
諾基亞是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使用該縮寫詞的公司之一。2002年,它與Opto 22合作,為其客戶提供M2M無線通信服務。
2003年,M2M雜志推出。此後,該出版物将M2M的六大支柱定義為遠程監控,RFID,傳感器網絡,智能服務,遠程信息處理和遙測。
M2M如何運作
機器對機器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傳感器數據并将其傳輸到網絡。與SCADA或其他遠程監控工具不同,M2M系統通常使用公共網絡和訪問方法(例如,蜂窩或以太網)來使其更具成本效益。
在遠程醫療中,M2M設備可以實現對患者生命統計數據的實時監控,在需要時分配藥物或跟蹤醫療保健資産。
M2M也是遠程控制,機器人,交通控制,安全,物流和車隊管理以及汽車的重要方面。
M2M與物聯網
雖然許多人可以互換使用這些術語,但M2M和物聯網并不相同。物聯網需要M2M,但M2M不需要物聯網。
這兩個術語都與連接設備的通信有關,但M2M系統通常是獨立的獨立網絡設備。物聯網系統将M2M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将不同的系統整合到一個大型的互聯生态系統中。
M2M系統使用蜂窩或有線網絡上的機器,傳感器和硬件之間的點對點通信,而物聯網系統依靠基于IP的網絡将從物聯網連接設備收集的數據發送到網關,雲或中間件平台。
從M2M設備收集的數據由服務管理應用程序使用,而物聯網數據通常與企業系統集成,以提高跨多個組的業務性能。看它的另一種方式是,M2M影響企業的運作,而物聯網做到這一點,并影響到最終用戶。
例如,在上面的産品重新進貨示例中,M2M涉及自動售貨機與分銷商的機器通信需要重新填充。整合物聯網并執行額外的分析層;自動售貨機可以根據購買行為預測特定産品何時需要重新灌裝,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體驗。
M2M安全
機器對機器系統面臨許多安全問題,從未經授權的訪問到無線入侵到設備黑客攻擊。還必須考慮物理安全,隐私,欺詐和任務關鍵型應用程序的暴露。
典型的M2M安全措施包括使設備和機器防篡改,将安全性嵌入到機器中,通過加密和保護後端服務器等确保通信安全性。将M2M設備劃分到自己的網絡上并管理設備身份,數據機密性和設備可用性也有助于抵禦M2M安全風險。
M2M标準
機器對機器技術沒有标準化的設備平台,并且許多M2M系統被構建為特定于任務或設備。多年來出現了幾個關鍵的M2M标準,其中許多也用于物聯網設置,包括:
OMA DM(開放移動聯盟設備管理),一種設備管理協議
OMA LightweightM2M,一種設備管理協議
MQTT,一種消息傳遞協議
TR-069(技術報告069),一種應用層協議
HyperCat,一種數據發現協議
OneM2M,一種通信協議
Google Threads,一種無線網狀協議
AllJoyn,一個開源軟件框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