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大灣區中秋晚會刷爆了熱搜。
要說最轟動的必然是王菲的壓軸曲《灣》。好久不見的王菲驚喜亮相獻唱,空靈婉轉的嗓音唱着久違的粵語歌。
“灣升明月,在這人間銀河。”聲音空靈幹淨仿佛那皎潔的月光,緩緩從耳畔流淌進心裡。
不出意外“王菲永遠的神”詞條也登上了熱搜。
天後的上次公開露面,已是1年前與馬雲直播合唱。
而我們上次聽她唱粵語新歌,則要追溯到 18 年前《将愛》那張專輯。
所以中秋當晚的演出,是菲迷們經過漫長等待後,迎來的雙重驚喜。
看來無論過了多久,我們還是那麼愛王菲。
王菲的嗓音空靈清澈,作為九十年代流行樂壇的天後,她在歌壇的位置獨一無二,可以說不論哪種愛情,都可以在王菲的歌裡找到共鳴。
《我願意》
《我願意》收錄在王菲1994年發行的專輯《迷》中,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
“我願意”這簡簡單單卻動人至極的三個字,在王菲的歌聲裡,化作深情款款的愛情宣言,字裡行間都在向愛人傾訴着自己的愛。
《紅豆》
當年《紅豆》橫空出世,就一舉拿下1999年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也讓這首歌成為永遠不會過時的存在。
歌曲聽似唱腔慵懶随意,帶着三分漫不經心,但細細聽下去,溫柔深情早已經悄悄溜進了聽衆心底。
《因為愛情》
你還相信愛情嗎?
王菲和陳奕迅二人嗓音高低交錯,一首《因為愛情》将愛情中的美好悉數道盡。
人生長河裡,那些甜蜜浪漫和美好陪伴,一切感動和欣喜也許無從言表,但一句“依然随時可以為你瘋狂”足夠代替千言萬語。
《匆匆那年》
王菲動人的聲音配上感人的歌詞,每一個音符都在敲擊着聽衆的内心,演繹着電影中感人的劇情和動人的情景,令人動容。
年少時的情感糾纏也許幼稚而倉促,沒有時間給我們去反複排練圓滿,但那是一段真實存在的經曆,是生命不能割舍的一部分。
《給自己的情書》
曾有人說,“像飛蛾撲火般狂烈,才算是愛情”,但王菲的《給自己的情書》告訴我們,“你先要好好愛自己”。
作為電視劇《婚前昏後》的主題曲,這首歌自帶畫面感。女主從失意中重新振作的情節在王菲溫暖的歌聲中浮現,最後的那句“沒有他倚靠 歸家也不必撇雨”已深深刻在不少人的DNA裡。
1989 年出道的王菲,幾乎占滿了整個華語樂壇 1990 年代初至 2000 年代中期十幾年的頭條版面。張國榮曾說:“王菲是真正的唱歌天才。”
2004年的金曲獎頒獎典禮上,王菲獲得最佳女歌手。發表獲獎感言時,她沒有像其他獲獎者那樣感謝評委感謝粉絲,而是語出驚人地來了句:“我會唱歌這個我知道,所以對于這個金曲獎評委對我的肯定,我也給予充分的肯定。”
與衆不同、特立獨行,這就是王菲。
王菲,這個名字。
如同一個不變的傳奇,她的歌,她的故事,她的氣質,讓她注定成為千萬人心中的天後。
相信隻要她還在唱,就有聽衆默默地聽,聽她從天黑唱到天明。
圖片來源:網絡
-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