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克牛腩塊隻要19.9元,隻有鮮牛肉的半價,你以為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其實你吃到的牛肉是用食用膠粘出來的!業内人士提醒,如今低價“速凍調制肉”正在利用網絡平台“補貼”、“打折”、“促銷”的名義走上餐桌,而對這種産品了解不多的消費者,當成特價鮮肉買回家,實際上吃了大虧。
近日,市民張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名為“精修牛腩塊”的商品,一袋500克僅需要19.9元,比市場上的牛腩肉便宜了一半。張先生把這些牛腩塊煮熟後發現,四分之一确實就是牛腩肉,可是另外四分之三和以往買的牛肉不太一樣,“吃着是牛肉的味道,但口感和牛肉差别太大了,有點像面團。”
張先生仔細看了看包裝,注意到商品名稱下面有一行小字“速凍調理生制品”,再一看配料表,除了牛肉和水外,竟然還有10多種添加劑,最後一項居然是“複配肉制品增稠劑”。
據從事食品行業的劉先生介紹,張先生購買的不是假肉,但也不是純肉,而是速凍調制食品中的“速凍調制肉”。速凍調制肉是以畜禽肉為原料,經過調配處理的肉類制品。制作方式先是把肉放到絞肉機裡處理,然後加入調味料、粘合劑等添加劑,再經過滾揉、攪拌,讓肉重新組織在一起,随後置入模具成型、切塊,最後放入速凍庫冷凍處理。配料表裡的添加劑主要起到改善顔色、味道、保水、粘合、增稠以及防腐的作用。
劉先生告訴記者,屠宰場在切割牛肉的時候,切割下來的整塊肉會做鮮肉出售,而邊邊角角的雜肉、碎肉就會用來做成速凍調制肉。碎肉越多,用來粘合碎肉的添加劑就越多。因為牛肉成分少,成本低,所以價格才會這麼便宜。劉先生表示,速凍調制食品也會有相應的執行标準,如果是正規廠家,會在正常範圍内适量使用添加劑,一般不會影響健康。雖然速凍調制肉不是假肉,但畢竟含有多種添加劑,營養成分和口味都比純肉差很多。
在采訪過程中,一些市民表示,他們也購買過這種“速凍調理生制品”。市民郭女士告訴記者,她不知道“速凍調理生制品”是什麼,商品詳情頁裡既沒有相關解釋,也沒有配料表,卻有很多張鮮嫩牛肉塊的圖片,而且寫着“精選2—3歲精壯小公牛”、“取用牛腹部位肉”……看到這樣的文字,她就以為是純粹的牛肉。而市民孟女士表示,她在實體店裡買過這種冷凍肉,銷售人員說産自“外國優質牧場”,她當好東西買給孩子吃的,沒想到裡面含有這麼多添加劑,現在想想真後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速凍調制肉”不隻牛腩塊這一種,它廣泛存在于牛羊肉卷、牛排和肉糜等商品中,而市場上銷售的很多冷凍肉類并沒有商品标簽,僅從外觀上很難判斷是純肉還是調制肉。如果是在超市等現場購物環境,則很容易通過價格差異及包裝标注等分辨。而如今網絡平台各種促銷讓人眼花缭亂,而對這種産品了解不多的消費者,當成特價鮮肉買回家,實際吃了大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