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燕子成群結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場面,如今很難看到了。
不知道忙碌的你們是否也已經發現,我們小時候最常見的小燕子現在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小時候老家的屋檐下,總會有好幾個燕巢,整天叽叽喳喳好不熱鬧;每天中午,炎日灼燒之際,院子裡的電線杆上停滿了正在休息的小燕子,它們喳喳叫着相互訴說着各自的心事,仿佛開會一般時而激烈不休,時而互相嬉鬧。
燕子圖畫
小燕子的吵鬧與麻雀不同,麻雀的叫聲雜亂惹人煩躁,而燕子的叫聲卻很有規律,如同音律一樣讓人心曠神怡,不知不覺間總是透露出一絲喜慶的意思。
所以人們總是喜歡燕子,也不由自主地保護燕子,甚至容許它們在客廳的正門口做巢,大人們出門的時候都小心翼翼,深怕驚吓到它們,小孩子們也被嚴厲告知,不許傷害小燕子。
人們總說燕子不入愁苦家,燕子生性敏感,如果是經常發生争執的家庭,很容易驚走它們,因此,便有了燕子不入愁門的說法。老一輩人在給姑娘許配人家的時候,總會偷偷上門打聽家風,首先要觀察的便是屋檐下的燕巢,數量越多,說明這家越和諧,也就越滿意。
燕子築巢
也許是世界變化太快,現在的孩子們有了更多的玩伴,已經不太關注屋檐下有幾隻小鳥,對燕子也沒有太深的了解。可在那時候長大的孩子們則可能已經發現了,現在已經很難再見到成群的燕子。
建築結構的改變影響了築巢,農業結構的改變影響了覓食。
事實卻是如此,燕子為什麼越來越少了呢?我們總是容易自我反省,那就首先從我們自身來找找問題所在吧。
不可否認的是,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城鎮化的進程加快了,農村地區的人口越來越少了;即使是留守在農村的人,也已經翻蓋了新的房屋,鋼筋水泥的結構絲滑無比,全玻璃密封下的走廊幹淨明亮。
但人們在房屋建設上的進步,反而成為了燕子築巢的阻礙。燕子喜歡在傳統的木質或者水泥闆上築巢,以前的房屋結構粗糙,燕子用泥巴可以黏住自己的巢穴,但在光滑的結構下,它們的巢穴未能完工就已經掉落了。
綠頭燕
燕子的繁殖期很短,築巢就已經耗費了大量精力,一旦反複築巢失敗,則雌性燕子就會精疲力盡,這個季節不會再繁殖後代。
另一方面,燕子的食物以飛行在空中的飛蟲為主,在農業結構的改變下,大量的科技化種植已經改變了很多微小的生态結構,食物鍊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别是農藥的應用,改變了飛蟲的數量曲線,時而高漲,時而減少,不再遵循自然規律,以其為食的燕子當然也就饑一頓飽一頓。
遷徙不是怕冷,而是追逐食物。
燕子南遷路線
除了築巢和食物原因外,其實造成燕子數量減少的原因最大的因素還是遷徙的習性。但燕子的遷徙并不是因為寒冷的氣候,小燕子全身都是黑色的羽毛,有利于吸收熱能,身體上還覆蓋着濃密的絨毛,流線型的身體也十分适合保暖,小燕子實際上并不怕冷。讓燕子進行遷徙的唯一動力,就是食物,它們是為追逐食物而遷徙的。
遷徙之路的遙遠出人意料,曆經自然波折,還要經曆人類考驗。
遷徙是很多候鳥的必經之路,從小我們就學過,“冬天到了,小燕子都飛到南方去了”。這事實是不太準确的。在我國的燕子,遷徙路線主要有兩條,一條就是向南遷徙。但這個南方卻不是我們潛意識裡的江南,而是更加遙遠的地方,最近也是位于我國的海南島,更多的是千萬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乃至到達澳大利亞等地。
帶着環志的燕子
早在1989年,科學家就對燕子的南遷路線做過研究,曾經在馬來西亞吉晉市,當地的科研人員捕獲到了帶有環志的燕子,這個環志表明,該燕子來自于我國的山東省日照市,小燕子沿着海岸線一路飛到海南島,然後繼續南飛,穿越南海遠赴馬來西亞越冬。
另外一條路線則更加遙遠,也更加艱辛,飛行距離長達萬裡之遙,我國北方的一部分燕子在每年的八九月份,完成了繁殖後代的任務,就會帶着幼崽踏上遷徙之路,它們先一路向西北飛行,到達西亞後轉向中東,從非洲北部進入非洲後,一路向南直到非洲最南部的南非地區越冬,直到來年的二三月份再返回國内繁殖後代。
燕子西遷路線
在這個過程中,燕子耗費的時間單程就長達一兩個月,這期間大部分老邁或者體弱的燕子都會死于途中,有鷹隼等獵手圍追堵截,還要經曆饑餓和體力的耗費,這是一場殘酷的自然選擇,在這個賽道上,完全憑借實力,沒有幸存二字。
除了自然之力外,人類将是燕子的最後一道關卡,也是最殘酷的一道關卡。在國内,燕子受到了很好的保護,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自發的行為,燕子都受到了保護甚至是近乎熱愛一般的保護。
但到了非洲,燕子并沒有這麼幸運,你可能很難相信,在萬裡之外遙遠的非洲,燕子居然被當成食物端上了餐桌,讓人無比痛心。
被捕捉的燕子
在非洲越冬的時候,燕子的習性與在國内繁殖的時期是大不相同的,越冬時期,燕子是群居鳥類,它們主要生活在一些較大的山崖附近,并不喜歡與人類接近,每天傍晚也是燕子覓食的活躍期,這個時間段也是燕子最危險的時候。
在尼日利亞,每到傍晚,當地人就早早地聚集在各個山頭,一張如同掃把一樣的大網被張開,等待燕子自投羅網。非洲當地飲食習慣簡單,例如就吃不慣魚,因為覺得水煮魚無滋無味,而對于充滿腥味的燕子則十分熱衷。
非洲人居然烤燕子
東邊日出西邊雨,保護自然需要全人類之力。
東邊日出西邊雨,誰知那是晴那是雨?對于跨區域生存的小燕子來說,保護之路并不平坦,這不是一個地區的責任,而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這句話也同樣适應于所有的自然環境的保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