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限期的時間是多少天? 記者 冉虎 房貸“斷供”你聽說過,也知道其影響;但保險“斷供”你聽說過嗎?它對保險保障有何影響,你知道嗎?當你因财務緊張、資金周轉不暢,造成無法續繳保費時,該如何化解保險“斷供”危機,避免保單失效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寬限期的時間是多少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記者 冉虎
房貸“斷供”你聽說過,也知道其影響;但保險“斷供”你聽說過嗎?它對保險保障有何影響,你知道嗎?當你因财務緊張、資金周轉不暢,造成無法續繳保費時,該如何化解保險“斷供”危機,避免保單失效呢?
趙先生的經曆為保險用戶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前段時間,趙先生購買的健康險和重大疾病險該繳保費了,可因為生意上占用了太多資金,周轉不開,保險面臨“斷供”,趙先生決定放棄保險。可是已堅持投保了十年,現在放棄,他實在不甘心。
當趙先生把自己的困境和想法告訴保險營銷人員後,他被告知,可以利用保險寬限期條款的約定,延遲一段時間,隻要在約定保費繳款日後60天内補繳上保費即可,這期間趙先生既不用繳納利息,保單也不會失效,趙先生照此操作後放心了。
與趙先生相比,林先生的經曆就非常遺憾。據林先生介紹,他于2009年4月購買了一款終身壽險,附加重大疾病險,保額10萬元。2021年11月,林先生被确診為癌症,他向保險公司報案申請理賠。保險公司通過查詢發現,林先生2021年4月當期保費未繳,兩個月寬限期到期後保單已失效,故無法獲得賠付。
“像林先生這樣不了解或者誤解保險寬限期而導緻保單失效的消費者并不少見。”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營業部經理、平安保險五星級導師羅巍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投保人購買人壽保險多選擇長期繳費,每年要按約定時間給保險公司繳費,但有些人會因一時忘記或銀行卡餘額不足,保險公司無法自動扣款等原因中斷繳費。”
“中斷繳費自然會對保險保障産生影響,特别是健康險類保險産品,一旦中斷繳費的話,影響較大。”羅巍提醒說,“保險期間中斷繳費,要重新開啟觀察期,還會增加保費支出。”
羅巍解釋說,壽險、重疾險等險種在投保生效前要經曆一個觀察期,一般保險公司會設置30天至一年不等的觀察期時限,等過了觀察期健康險才能生效。在觀察期内被保險人出險,保險公司是不賠付的。如果健康險在保險期間中斷繳費,且未在保險公司規定的寬限期内續費,保險公司就會重新開啟觀察期。
“一般情況下,壽險、重疾險等險種在保險期間都有寬限期,不同險種和不同保險公司的具體寬限期并不一緻,常規是60天。在此期間,保單不會失效。”羅巍建議,“在錯過保費續繳的情況下,一定要利用好寬限期及時續保。隻要在寬限期内繳納保費,保單就會繼續生效。”
“如果在寬限期内,仍沒有繳納保費,保單就會出現短暫失效,在失效期間,如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不會賠付。如果投保人不選擇退保,又想讓保單繼續生效,可在兩年内向保險公司申請保單複效。”羅巍補充說,“但過了寬限期再申請保單複效,不僅要補繳保費,還需補繳利息。”
羅巍進一步介紹說:“如果兩年内投保人還不申請保單複效,那麼這份保險将永遠失效。此時,保險公司就會根據保單具體情況,給投保人退還現金價值(退保金數額)或保費。對投保人而言,這樣做損失很大,所以不要輕易在保險期間中斷繳費。”
羅巍提醒,買保險是個“技術活”,尤其是買重大疾病險、人壽險和年金險。每年要繳納的保費少則幾百元,多則上萬元,而且長則繳納二三十年,因此在買保險前應做好資金規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