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荷蘭豆根系發育,必須精細整地,施足基肥,以保證苗全苗壯。在北方春播時因播期較早,應在頭年秋天整地
施肥。一般每公頃施用農家肥7.5萬千克,過磷酸鈣750千克,硝酸铵225千克,氯化鉀225~300千克,将化肥與有機肥混合,普施,深耕整平做畦。畦田規格可按荷蘭豆的類型确定,矮生種畦寬100~ 150厘米;蔓生種畦寬160~ 200厘米。夏季播種的宜做成高畦,防止在雨季畦面積水。
2、播種
為保證苗全、苗壯,應選擇發芽率高、大粒整齊和無病害的種子播種,荷蘭豆主要采用園田直播。播種期應根據不同栽培季節來确定。矮生種每公頃播種量120 ~ 150千克,蔓生種每公頃75~ 120千克,同時要按種子千粒重的大小酌情增減。注意播種前應灌足底水。
矮生種播種按行距45~50厘米開溝條播;蔓生種按行距80~ 100厘米、株距10厘米穴播,每穴播2~3粒種子,每畦播兩行。播種後覆土3~4厘米。也可以育苗移栽,苗齡25~30天,苗高12~15厘米,具4~5片複葉時即可定植。育苗移栽可提早采收,增加産量,在露地栽培尚難播種或人力較充裕時可以采用。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齊後,應及早中耕、松土,以提高地溫和保持土壤水分,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以利幼苗生長,并可控制雜草滋生。在苗期至抽蔓期,一般應中耕2~3次,如果灌水,表土見幹應及時松土,防止土壤闆結。
(2)支架引蔓:蔓生型荷蘭豆植株高,不能直立生長,在苗高20~ 30厘米開始抽蔓後,應及時支架,引蔓上架,用細繩捆紮,使其通風透光,以利于開花結莢,提高産量。
(3)肥水管理:荷蘭豆施肥應以基肥為主,如果基肥未施速效氮肥,可在苗期結合中耕,每公頃施硝酸铵225千克。如果園田基肥用量少,或生育後期發生脫肥現象,則可在抽蔓期和結莢期追肥。抽蔓期每公頃追尿素225千克左右,結莢期每公頃追複合肥450千克。也可在坐莢後,用0.2%的磷酸二氫鉀,或0.1%的硼砂.0.02%的钼酸铵溶液等進行葉面噴施,每公頃用肥料溶液450~675千克,共噴施2~3次,可提高豆莢的産量和品質。
荷蘭豆一生中要求較高的空氣濕度和充足的土壤水分。.
春播時,地溫較低,為促進根系發育,在苗期一般可不灌水,如遇幹旱需少量灌水,以保持土壤不幹裂為适度。開花期要适當灌水,防止幹旱或水分過多引起落花落莢。豆莢進入膨大生長期,應供給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濕潤。但田間不能積水,大雨後應及時排水。
4、采收
作鮮菜用的嫩莢、青豆粒及制罐頭用荷蘭豆的采收期,-一般在開花後14~18天,豆莢仍為深綠色,或剛開始變為淡綠色,豆粒較飽滿時,為采收适期。如果采收過早,品質雖佳但産量降低;如采收過晚,因莢果中的糖分降低,澱粉增高,則風味變差。一般軟莢品種宜稍早采收,以開花後12~ 14天采收為宜;以食用青豆粒為主的,開花後15~ 18天采收為好。因荷蘭豆陸續開花結莢,所以采收時也應根據豆莢發育程度分次進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