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威海海邊城市

威海海邊城市

旅遊 更新时间:2024-12-25 15:51:33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鄭雲歌 威海報道

威海,一座名字與海關聯的城市。

伴海而生,因海而興,向海圖強,它成長的每一步都有海相随,骨子裡亦融入了海的基因——心胸寬廣、開放包容,銳意創新、朝氣蓬勃。

地圖上,威海如山東省這“雄鷹”之嘴,率先探向海洋。

這裡海洋特色鮮明,海岸線長986公裡,占山東省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十八分之一。

威海海邊城市(一座胸懷大海的城市)1

供圖:尋山愛倫灣

既然天賦異禀,如何才能優勢盡顯,做好經略海洋、向海圖強的文章?

這一系列“首個”“唯一”,是威海作出的表率、給出的答案——

威海已獲批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海洋高技術産業基地試點市、國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水産養殖綠色發展示範區,是全國唯一獲得海洋領域五個國家級試點示範的城市;

這裡擁有全國首個“省部共建”的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

擁有北方唯一的海洋生物科技專業化園區——威海海洋高新技術産業園;

遠洋産業鍊規模領跑全省,擁有北方唯一的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

在全國率先出台藍碳經濟發展行動方案,打造了全國唯一的海洋碳彙主題園區——藍色碳谷,引進了首個藍碳主題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和海洋負排放研究中心,在發展“藍碳”經濟方面率先破題……

銳意進取、敢為人先,這是海的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

威海海邊城市(一座胸懷大海的城市)2

引領城市高質量發展,海洋就是最大動能、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看準了這一點,威海在海洋科技創新、發展新興産業集群、産業提檔升級等方面下足功夫。

2021年,威海已啟動實施了第二輪海洋強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當年,威海市海洋生産總值達到1215.13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35.1%。

堅持科學用海、科技興海、産業強海、生态護海、開放活海“五個導向”,威海正向着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的方向邁進。

威海海邊城市(一座胸懷大海的城市)3

供圖:尋山愛倫灣

城市面朝大海,海的另一頭連接着世界。

威海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像這樣一座規模不大的城市,在對外開放上卻有着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依托近距離優勢,在中韓建交前的1990年,這裡就開通了中韓第一條海上航線。這裡對韓經貿往來密切,有900多家韓資企業在威海投資興業。

目标不隻限于韓國,依靠着産業鍊集群優勢及各級開發區、特色産業園區招商引資主力軍作用,目前,威海吸引到的外資企業已經接近1700家,包括美國惠普、日本豪雅、比利時貝卡爾特、德國馬誇特等一批全球行業領軍企業。

如此多的企業落戶,看中的是一個城市的“綜合得分”,作為城市“軟實力”的一項——營商環境自然也要跟上去。

可以不謙虛地說,威海擁有一流的營商環境,僅以口岸為例,這裡通關效率全省領先,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減至41種,38種證件實現網上申請網上辦理;非查驗進出口貨物到港口“秒放”,碼頭作業時間減至10分鐘。

一項項數字看似簡單,實則背後政府下大氣力的“放管服”之決心,這更是威海作為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标杆城市的點滴寫照。

近年來,威海市還相繼獲批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國家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國家級試點。

可以說,對外開放始終是威海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希望所在。如今,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威海充分釋放開放活力和魅力,盡情彰顯合作共赢的誠意和胸懷,在對外開放賽道上诠釋着新的使命擔當。

威海海邊城市(一座胸懷大海的城市)4

攝影:叢婕

在不久前舉辦的第二屆韓國(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上,共有世界500強企業現代汽車、三星重工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參會,規模達到首屆的三倍,受到了國内外廣泛關注。圍繞雙循環發展,打造内外融合新平台,一場“國際範兒”盛會,凸顯了威海“藍色活力之都,全球投資首選”之開放格局。

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有了人才的雲集,方能彙聚城市高質量發展之不竭動力。

為了實現“人才興威”、廣攬博用,威海做了哪些努力?

僅從八月份的幾場重要活動就可見端倪:

8月1日,威海市首屆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開賽,對獲獎的博士後,直接頒發“威海英才卡”,提供30項綠色通道服務;對報名參賽的創業項目,根據創業對接意向協助落實落地區域,并在用地使用、用房補助、項目投資、政府基金支持等方面為創業項目提供“一攬子”支持政策……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是威海市求賢若渴的滿滿誠意。

威海海邊城市(一座胸懷大海的城市)5

攝影:叢婕

8月25日,2022中國威海·國際英才創新創業大會啟幕,當天,8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級創業導師被聘任為威海市“引才大使”,其中,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海氏海諾集團首席科學家惠覓宙坦言,近幾年威海在引進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未來他也将積極發揮“引才大使”作用,讓更多人有機會知道威海、走向威海,在人才引進方面為威海注入高效動力。

曆時七屆,高規格舉辦的“英創會”已成為成為威海市深化高質量雙招雙引、促進高端智力成果轉化的重要品牌,搭建起了科技創新合作和人才交流的廣闊平台。

縱觀全省乃至全國,當前,不少城市的人才競争已從單純薪酬待遇的比拼,演變成人才服務環境、成長環境的整體較量。而威海,從硬件到軟環境,都可謂盡心盡力。

以實施“人才興威”攻堅突破三年行動為抓手,除了全面推進高層次人才“一站式”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人才安居工程,人才公寓建設實現各區市、各大産業園區全域覆蓋,在為人才提供優質環境的同時,威海市還在省内較早推行重點工程人才“揭榜挂帥”機制和高層次人才創業保險等試點工作,為創業創新人才打造“朋友圈”和“聯絡站”,扮演了“全方位管家”式角色。

目前,威海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66萬餘人,其中市級以上人才工程專家達到1500餘人,累計培育了26名國家級、172名省級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總量、增量連續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去年來威就業創業大學生達到2.2萬餘人,創曆年新高。

城市因人才而興,人才因城市而聚。強大的“智囊團”“人才庫”為威海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持久的動力。

胸懷大海,笑納百川,風雨兼程,不舍晝夜。

深挖海洋資源寶庫,敞開胸懷對外開放、招引人才,威海,這座北方海洋之城定将繼續擁抱深藍續寫華章,繪就“精緻城市·幸福威海”的新畫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