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力資源的影響因素?近日,荷蘭、英國和比利時科學家合作在《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共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通過生物物理反饋機制和水生植被自組織産生的流量調節,河流植物既可以抵抗洪水,又可以防止幹涸,從而保護了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首席科學家洛瑞塔·考納齊亞稱:“它們為水文變化提供了天然的緩沖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河流水力資源的影響因素?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近日,荷蘭、英國和比利時科學家合作在《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共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通過生物物理反饋機制和水生植被自組織産生的流量調節,河流植物既可以抵抗洪水,又可以防止幹涸,從而保護了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首席科學家洛瑞塔·考納齊亞稱:“它們為水文變化提供了天然的緩沖器。”
通過将數學模型與現場數據相結合,該團隊得出了三條結論:一是,植被生長和局部流速之間的反饋産生了一個自組織過程,該過程使植被覆蓋度可以根據水流量的增加而重新調整;二是,植被内和無植被通道水流區域内的局部流速都不受水流量變化的影響;三是,盡管水流量增加,但具有自組織植被的河道中的水位仍保持恒定。
其中,自組織過程是指,在高流量時,植被被推向一側甚至完全移開,中間保持一條開放的通道以進行高流量交通。在流量低的時期,水生植物會逐漸阻塞水流,從而阻止水的快速流失。這種所謂的自組織過程抵消了整個季節中溪流經曆的水流變化。
考納齊亞在接受外媒采訪時稱,該發現“對水文管理的影響是巨大的”。論文中指出,在當前的維護策略中,豐富的植被生長通常被認為是有問題的,因為它會響應高流量而降低這些水流的水輸送能力。
然而,該研究為河流中水下植被的價值提供了證據。這些水生植被通過自組織過程,可以确保水流的輸送并在低流量時為水生生态群落維持足夠的水位。因此,針對河流生态系統适應能力及其維持多樣化生存環境能力,人們可能需要重新考慮将植被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
植被通過自組織的适應能力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可以減輕洪水和低水位帶來的影響。考納齊亞表示,“這種基于自然的水位控制方法是利用自然過程,而不是人為控制來維持生物多樣性熱點”。
(實習記者盧子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