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水浒傳原版智取生辰綱提綱

水浒傳原版智取生辰綱提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2:53:54

水浒傳原版智取生辰綱提綱?名師導讀楊志奉梁中書之命押送生辰綱前往東京一路上,楊志小心謹慎,唯恐出差錯在黃泥岡,軍漢們勞累不堪,紛紛請求喝一口酒解渴……,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水浒傳原版智取生辰綱提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水浒傳原版智取生辰綱提綱(中學生必讀的四大名著)1

水浒傳原版智取生辰綱提綱

名師導讀

楊志奉梁中書之命押送生辰綱前往東京。一路上,楊志小心謹慎,唯恐出差錯。在黃泥岡,軍漢們勞累不堪,紛紛請求喝一口酒解渴……

再說這大名府知府梁中書,搜刮民脂民膏,計有十萬兩紋銀,為慶賀自己的嶽父當朝太師蔡京的壽辰,準備将其作為賀禮送往東京汴梁城。這一天,梁中書與妻子在後堂叙談,蔡夫人起身問道:“相公,送往東京的生辰綱什麼時候啟程?”梁中書答道:“禮物都已準備完畢,最近幾天便可以動身啟程,隻是還有一件事讓我無法拿定主意。”蔡夫人又問:“是什麼事讓相公費盡心思?”梁中書說“去年花了十萬貫錢買了金珠寶貝,送到東京去,因為沒有選對護送生辰綱的人,半路上被賊人搶劫走了,到今天也沒破獲。今年又沒有合适的人,因此舉棋不定。”蔡夫人指着台階下的楊志說:“你常說這人十分有本事,為什麼不委任他去?”梁中書聽後大喜,随機叫楊志上廳,對楊志講明詳情後,說道:“你如能把生辰綱送到東京去,我一定提拔你。”楊志拱手向前禀告:“恩相差遣,不敢不依,隻是不知何時啟程?梁中書說“大名府派十輛車子 跟着十個禁軍監押,每輛車上各插一把黃旗,上寫着“獻賀太師生辰綱”,三日内便啟程。”楊志說:“不是我推托,我其實去不得,恩相應該派個精細有本事的人去。”梁中書說:“我有心提拔你,這生辰綱裡另有一封信,是我在太師跟前重重保你的,為何不去呢?”楊志說:“恩相在上 ,我也曾聽說去年賊人劫了生辰綱,至今未破獲。今年途中盜賊更多,情況不妙。從這兒到東京,沒有水路,都是旱路,途中要經過紫侖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松林,這幾個地方都是賊人出沒的地方 ,就是單身客人,也不敢獨自經過。如果賊人知道我們押的是金銀寶物,肯定會來搶,我們不僅白白送了性命,而且還會誤了恩師的大事,因此我不能去。”梁中書說:“到時多派幾個兵士給你就行了。”楊志說:“就是五百人去,也無濟于事。這些人一聽說賊人來了,都會先走的。”梁中書說:“依你這樣說,這生辰綱就不要送了。”楊志又禀道:“如依我一件事,我敢送去。”梁中書說:“我既讓你去 ,怎能不依你?”楊志說:“依我說,不要車子,把禮物都裝在十個挑子裡,扮成客人行貨,帶十個禁軍,扮作挑夫挑着,隻派一個人和我,打扮成客人,悄悄送到東京。”楊志謝過,當天就準備停當。

第二天,楊志來到廳前,梁中書出來問道:“楊志,你什麼時候動身?”楊志禀告:“回恩相,明天準時動身。”梁中書說:“夫人也有一擔禮物,準備送給府中的寶眷,你也帶去。怕你不知府中門路 ,特讓謝都管和兩個虞候同你一道去。”楊志說:“恩相,楊志不能去。”梁中書說:“禮物都用繩子捆紮好了,怎麼又不能去了啦?”楊志禀告道“你如果叫老都管同我一道去,他是夫人陪嫁過來的人,又是太師府門下奶公,倘若在路上同小人鬧别扭,楊志如何敢同他争吵?如果誤了大事,楊志擔不起這個責任。”梁中書說:“這個容易,我叫他三個人都聽你的指揮。”楊志回答道:“要是這樣,我情願領委任狀,如有什麼閃失,敢當重罪。”梁中書大喜說:“我也不枉擡舉了你,真是有見識。”他随即叫老謝都管和兩個虞候出來,當場吩咐說:“楊志提轄領了委任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送到太師府,這個責任都在他身上,你仨人同他一道去,早晚住歇都要聽他的,不可同他鬧别扭,夫人吩咐的事,你三人自行安排,小心在意,早去早回,不要有閃失。”老都管都一一答應了。

次日五更早起,把擔子都擺在門廳前,老都管和兩個虞候把一小擔禮物和十擔生辰綱共十一擔整理好,挑了十一個健壯的禁軍,都打扮成腳夫模樣,肩挑生辰綱。楊志頭戴涼帽,身穿青紗衣衫,腳穿麻鞋,帶了腰刀和樸刀,又帶了幾根藤條。梁中書給了他禮物清單,一行人吃的飽飽的,離開了梁府,出了北京城,直奔東京。此時正是五月中旬,天空晴朗,氣候已有些熱了,楊志一行趁早晚趕路,中午休息。

這十萬貫生辰綱,早驚動了很多人,山東濟州府郓城縣的七名好漢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劫取這批不義之财。為首的是東溪村保正晁蓋,因他能雙手舉起千餘斤重的鎮河石塔,人稱托塔天王。。其餘的六位是智多星吳用、赤發鬼劉唐、入雲龍公孫勝,以及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這一天,天未到晌午,便有一輪紅日當空,沒有半點雲彩,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崎岖的山中小路上行走,腳下的石頭燙得不行。軍漢們想到樹下歇涼,楊志道:“快走,趕過前面岡子去,再想辦法。”到了岡子上,衆軍漢們實在走不動了,都一頭栽倒在松樹蔭下睡着了,楊志打了這個,那個又睡倒,一時他無可奈何。

這時,隻見對面松樹林裡有一個人影閃過,楊志提了樸刀,趕到林中,見松樹林裡一字兒擺着七輛江州車兒,七個人脫得赤條條的,在那裡乘涼。見楊志過來,他們一起跳了起來。楊志叫道:“你們是什麼人?”那七人道:“你是什麼人?”楊志又問:“你們真不是壞人?”那七人道:“我們是小車經濟,販棗子上東京去,經過這裡,常聽人說這黃泥岡上有賊人搶劫客商。我們别無财物,隻有七車棗子。”楊志道:“也是一般客商,我還當是壞人,所以出來查問。”那七人道:“客商請吃幾個棗子。”楊志說了聲“不必”,便提了樸刀走回來,對衆人說:“俺以為是壞人,原來是幾個販棗子的客商。隻要沒事便好。你們且歇了,等涼快些再走。”衆軍漢都笑了。楊志也把樸刀插在地上,獨自來到一棵樹下乘涼。

不一會兒,隻見遠遠的一個漢子挑着一副擔桶,一邊唱一邊走上岡子來。隻聽他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内心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唱罷,他也在松林裡坐下歇涼。衆軍漢見了,上前問道:“你的桶裡是什麼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衆軍漢道:“多少錢一桶。”那漢子道:“五貫足錢。”衆軍漢商量着湊錢買酒解渴解熱,楊志見了又罵道:“你們隻顧吃嘴,全不知道路途艱難,有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那調酒的漢子冷笑道:“你這客好不懂事!又不是我非要賣給你不行,竟說出這種話來!”這時,見那邊松林裡販棗的客商走過來也要買酒吃,那挑酒的道:“不賣!不賣!”這七個客商道:“你這漢子,我們又沒說你,賣給我們解解暑氣,省得你挑到村裡賣,一樣掙錢。”那挑酒的漢子道:“賣給你們一桶倒沒什麼,隻是被他們說閑話,有沒有碗瓢舀着吃。”那七人道:“你這漢子也太認真!就是說了一句,有什麼要緊?我們這裡自有椰瓢。”說着,他們從車内取出兩個椰瓢,又捧出一大把棗子,七個人立在桶邊,輪流替換着舀那酒吃。不一會兒,一桶酒喝光了。七個客人道:“還沒問多少錢一擔呢!”那漢子道:“言無二價,五貫足錢一桶,十貫一擔。”七人道:“五貫就五貫,隻是得饒我們一瓢。”那漢子不依。一個客人把錢給他,另一個便揭開另一桶,舀了一瓢,往松林裡便走,那漢子趕了過去。這邊一個客人拿着瓢又舀了一瓢酒。那漢子看見,劈手奪下,往桶裡一倒,蓋了桶蓋,将瓢往地上一丢,口裡說道:“你這客商好沒規矩。”

那邊的軍漢們見了心裡發癢,便向老都管道:“請老爺爺給我們求個情,讓我們也買點兒酒,潤潤喉嚨也好,真是又熱又渴。”老都管便來向楊志求情。楊志尋思:俺在遠處望見這厮們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當面也吃了半瓢,想來是好的。就讓他們買碗吃吧。想到這裡,便說:“既然老都管說了,大家快些買了吃,然後起身。”

衆軍漢一聽這話,馬上湊足了五貫錢,來買酒吃。那賣酒的漢子道:“不賣了!不賣了!這酒有蒙汗藥在裡頭!”衆軍漢們陪着笑說道:“大哥還記着這話呢!”那漢子道:“不賣了,别糾纏!”旁邊販棗子的客人勸道:“你這個漢子,也太認真!你就賣給他們些吃吧!”說着,棗販把賣酒的漢子推到一邊,揭開桶蓋。衆軍漢向他們借了椰瓢,販棗客商又送來一些棗子給他們下酒,衆軍漢謝了,先舀兩瓢,一瓢給老都管,一瓢給楊志。剩下的酒,衆軍漢一擁而上,頓時便吃盡了。楊志見衆軍漢吃了沒事,自己本來不想吃,一來天氣太熱,二來口渴難熬,便也拿起來吃了一半,棗子也吃了幾個。

那賣酒的漢子說道:“這桶酒被那客人饒了一瓢吃了,少了些酒,少算半貫錢吧。”然後他收了錢,挑了空桶,唱着山歌離開了。

一會兒,楊志感覺頭有點兒暈,心裡明白,可說不出話來。隻見那七個販棗的客商立在松林旁邊,指着他們叫道:“倒也!倒也!”再看周圍人一個個頭重腳輕,面面相觑,都軟倒了。那七個人從松林中推出七輛車兒,把車上的棗子丢在地上,将這十一擔金銀珠寶都裝在車子裡,遮蓋好了,叫聲“打擾”便一直往黃泥岡下推了去。楊志心中叫苦,隻是軟了身子,掙紮不起,眼睜睜地看着那七人将生辰綱劫了去。這七個販棗子的客人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和阮家三兄弟。那挑酒的漢子,便是白日鼠白勝。那酒挑上山岡時是好的,七個人喝了一桶。劉唐揭開桶蓋,又舀半瓢喝,是故意要楊志等看看,為了讓他們放心。過後吳用去松樹林裡取出藥來 ,放在瓢裡,隻說趕過來要酒喝,去舀酒時,藥已攪在酒裡。這就是由吳用策劃的計策,江湖上人稱“智取生辰綱”。

楊志喝的酒少,醒得快。爬起來時,腳跟站不住。再看看,那十四個人,個個口角流水,不省人事,楊志連聲叫苦,心想:生辰綱被人奪走了,叫我回去如何見梁中書?想到這裡,他撕了委任狀,準備往黃泥岡下去尋死路,但轉念一想:爹娘生下我,堂堂一個七尺男兒,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今天卻要這樣了斷,與其這樣死,不如等到以後再說了。回身看那十四人時,衆人都未醒來,隻是眼睜睜地看着楊志。楊志指着罵道:“都是你們不聽我的話,今天也斷送了我的前程。”說完,他拿起樸刀,挂了腰刀,歎了口氣,往山岡下去了。

楊志走後,另外十四個人也逐漸醒轉過來,老都管對軍漢們說:“你們衆人不聽楊提轄的話,今天也連累了我。”衆人商量說:“老爺,事已如此,既然楊提轄走了,不如回去見梁中書時,把事情都推到他身上,就說是他和賊人合夥,用蒙汗藥麻倒了我們,槍走了金珠寶貝。”老都管聽後,覺得别無他法,隻好同意。當下決定,天亮後去本地官府報案,留下兩個虞候等候消息,其他人連夜趕到北京,向梁中書報告。

靜請聽讀《水浒傳》第九章:火并王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