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脾胃好,還有胃口,能吃下去東西,那麼生命就還能繼續維持下去,一旦這個人已經水米不進了,那肯定就拖不了多久了。今天我們就說說脾胃不好,都會産生哪些嚴重的後果,以及怎麼改善脾胃。
脾胃差,會造成6個嚴重後果:
1、引發心髒病
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髒。
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緻人的心血失調,引發心髒疾病。
2、引發脂肪肝
如果氣不足、排洩不暢,脂肪就會在肚子上堆積;堆積在血管裡,就會引起動脈硬化;堆積在肝髒中,就會引起脂肪肝。
3、特别容易感冒
肺氣的盛衰,取決于脾胃的強弱。脾胃虛的人往往會導緻肺氣虛,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4、腎虛根源在于脾
人的精力充沛腎氣就充足。腎的精氣強弱,還和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髒有關。
長期脾虛會導緻腎虛,表現為心裡煩熱、容易盜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涼。
5、氣不足則胖
很多人到了中年為什麼會肥胖?就是因為“氣”比年輕時少了,沒有辦法把脂肪給代謝走,而氣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氣不足,也就是脾胃功能不好,運化出了問題。
6、血不足則瘦
血不足就陰虛,陰虛就火旺,火旺就會加快體内脂肪垃圾的代謝,同時也會把一些正常的營養成分給消耗掉。
因此,無論胖子還是瘦子,補氣還是補血,最根本的其實是補脾。
那麼怎麼補脾胃呢?
1、溫通胃陽法
主治:胃陽衰微。納食甚少,脈右濡緩,知饑不欲食,或胃痛,嘔吐,泛吐清水,口淡無味,脘腹脹滿等。
組成:人參、制半夏,白茯苓,生姜汁,白香粳米。
加減:脈細,胃陽極衰者,加淡附片,幹姜易生姜汁;肝木乘胃,氣升至咽,懶食脘痞者,加木瓜、烏梅;脘腹脹滿者,去生姜汁、粳米,加枳實、幹姜;洩瀉者,去半夏、粳米,加益智仁、荷葉。
2、清養胃陰法
主治:胃陰不足。食欲不振,或溫熱病後,熱耗胃津,口幹不食,以及肺胃陰虛所緻喉癢、咽痛、音啞、咳嗽、吐血、盜汗等。
組成:北沙參,原麥冬,川石斛,白扁豆,肥玉竹,白粳米。
加減:咳嗽痰黏者,去麥冬,加杏仁、茯苓;溫熱病後口幹者,加梨汁或蔗漿;吐血者,去粳米、玉竹,加生地、阿膠;盜汗者,去粳米、白扁豆,加牡蛎、五味子。
3、溫運脾陽法
主治:脾陽衰弱。能食不運,或脹滿,便溏,形寒怯冷,肢涼腹痛,脈象沉細等。
組成:白術,茯苓,益智仁,淡幹姜,荜茇。
加減:腹脹甚,加厚樸、陳皮;肢涼脈細,加淡附片;寒濕盛,加草果;虛弱甚,加人參。
4、濡潤脾陰法
主治:脂液枯槁,脾陰不足。大便秘結,胸脘嘈雜。
組成:火麻仁,苦杏仁,大麥仁,柏子仁,全當歸,白芍,蜜。
總之啊,脾胃可以說是萬病之源,所以啊,當你發現自己脾虛的時候,不要掉以輕心。另外,上面的4種辦法,隻有組成,而沒有量,是為了避免讀者的盲目濫用,并且還存在加減,所以沒有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