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米線,尤其是過橋米線,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正兒八經的雲南美食。
不過,在幾千公裡外的東北,當地人同樣為過橋米線的美味而沉醉。
在東北,不管是大學、中學,附近大概率會有米線店,多年以後,它也會成為很多人的共同回憶,遠離家鄉的東北人,甚至也會因為吃到一碗家鄉味道的米線而感動流淚。
一般來講,南方人吃米線更多。而東北的“過橋米線”不過是近20年的産物,它怎麼就成了東北人的“鄉愁”?
01米線從哪兒來?早在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的先民們就開始種植水稻了。
将稻谷去殼、碾去米糠便得到了大米,大米是中國人最日常的主食之一。
除了米飯和白粥,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不斷精進研究大米的食用:年糕、米線、糍粑、腸粉、鍋巴……陸續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美味。
米線
米線,在魏晉南北朝或者更早的時期就已出現。中國古烹饪書《食次》中,曾将米線記為“粲(càn)”。
《食次》原書現已不存,但南北朝時期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引用《食次》的内容,多達20餘處。
《齊民要術》中還詳細的記述了當時米線的做法:将米磨成粉後,加入蜜和水調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鑽有孔的竹勺,粉漿流出來成細線,掉入鍋中煮熟。這便是早期的米線了。
到了宋代,米線被稱為“米纜”,并且已經出現幹制的米線。明清時期,又被稱為“米糷(làn)”。
在今天,兩廣、湖南、江西等地稱之為“米粉”,而雲南以及北方部分地區(尤其是東北)則稱為“米線”。
螺蛳粉
從原料上講,米粉和米線沒有本質的區别,出現名字的差别,一是因為各地的語言習慣不同,二是不同地方的制作工藝也有不同。
北方以前是很少吃“米線”的,叫“米線”很大程度上是受“過橋米線”這個明星單品的影響。
在螺蛳粉爆紅之前,過橋米線算是米線(粉)界最大的IP了。
過橋米線
豬裡脊片、雞脯肉片、烏魚片、韭菜、豌豆尖、玉蘭片、豆皮絲……令人眼花缭亂的配菜,再加上妻子為苦讀丈夫每天辛苦送餐的傳說,使得過橋米線力壓小鍋米線,成為外地人眼中雲南米線的代表。
02東北人改造了過橋米線離開雲南,最喜歡過橋米線的,是數千公裡之外的東北。
以“過橋米線”為關鍵詞搜索,昆明有2150家餐館,同處西南的成都不足1000家,貴陽不到500家。
而到了東北,沈陽、長春、哈爾濱三個省會的“過橋米線”餐館數量都在1300家左右。
盡管東北也是著名的大米産地,但并沒有食用米線的傳統。東北主産粳米,不太适合用來做米線,因為它支鍊澱粉含量比較高,做成的米線韌性差、容易斷。
一般米線主要還是用籼米,直鍊澱粉含量高,再加入少量支鍊澱粉比較高的粳米或是籼米,做出的米線既有韌性,口感也比較柔軟。
過橋米線進入東北是在21世紀初。人口的流動和文化的交流,使它跨越大半個中國來到了東北。與此同時,投資小、門檻低的米線店,也成為許多下崗工人謀生的手段。
在東北,許多米線店都是多種經營
最開始,東北的過橋米線與雲南并沒有什麼差别。2002年,在大連,一碗10元錢的米線包括雞湯、綠豆芽、油菜、豆皮絲、鹌鹑蛋、雞脯片和米線,吃法也與雲南相同。
10塊錢在現在看來是白菜價,但在當時,對于定位于街頭小吃快餐的米線來說,價格還是太高了。
東北人開始對米線進行本土化改造。首先,舍棄了過橋米線那些繁瑣的小碟子,将米線、青菜、豆皮絲燴于一碗,出現類似于拉面的“減配版”米線,再搭配肉醬或是辣肉醬等澆頭食用。
肉醬米線
在2008年前後,或許有店家從麻辣燙中汲取了靈感,僅保留原版過橋米線的鹌鹑蛋,舍棄對食材新鮮度要求更高的裡脊肉片、雞脯肉片和豌豆尖等蔬菜,大量加入午餐肉、魚糜澱粉丸子、肥牛片等等,既降低廚房的操作負擔,相比于原版過橋米線,價格也更加平民,這種砂鍋米線,開始成為東北米線的主流。
東北砂鍋過橋米線
到這時,東北過橋米線與雲南的相比,除了名字還一樣,基本沒有什麼相似之處了。
03東北過橋米線和雲南差在哪兒?米線,一種陌生食材,給了東北人新鮮感;砂鍋,一種熟悉的烹饪方式,又給了東北人亂炖般的親切感。
每一鍋米線,都有青菜、豆芽、豆皮絲、鹌鹑蛋和米線等固定搭配,不同價格的米線,可以選不同的湯底以及葷菜。當然,說是葷菜,其實還是以各種丸子為主。
在米線店的後廚,幾乎已經達到了流水線操作。幾個竈頭同時在炖煮着砂鍋裡的濃湯,師傅将豆皮絲、青菜、海帶結、丸子和米線一股腦的扔進鍋裡,小火咕嘟着将湯的鮮香煨進米線中。
出鍋時,再撒上花生碎、香菜、辣椒、蒜末、陳醋,最後淋上一勺錦上添花的麻油(花椒油),香味濃郁的米線就這樣端上餐桌,裡面的湯汁和食材還在咕嘟咕嘟的冒着小泡,足以勾走任何人的魂魄。
吃的時候,将米線和湯盛到小碗中,在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陳醋、辣椒和麻油。蔬菜與丸子搭配,再加上彈牙的米線,最後連湯也不會放過,既暖胃又暖身。
除了平民的砂鍋米線,米線還與東北本地的食材深度融合。比如在大連,就有商家開發出了生蚝米線,甚至還成為了知名小吃。
生蚝米線
和麻辣燙一樣,米線店“霸占”學校、小吃街、市場等重要位置,隻要客流量大的地方,必有米線店。
尤其是學校附近的米線,下了晚自習之後,吃一鍋熱氣騰騰的米線,若幹年之後,往往會成為一座學校的共同回憶。
而許多奔波在外的東北人,在吃到這鍋熟悉味道的米線之後,從滿身寒意到徹底暖透,帶來了最大的滿足。
東北的過橋米線與雲南的過橋米線,基本隻披着看似相同的外殼,卻有着幾乎完全不同的内在。
小鍋米線永遠是昆明人的心頭好
首先是米線。雲南有幹漿米線和酸漿米線,幹漿米線與南方絕大多數地區米粉的制作方法和口感類似,而酸漿米線,是雲南特有的,制作工藝比較複雜,大米需要經過發酵,所以吃起來有淡淡的酸味。
一般來說,米線(粉)的原材料隻有大米和水,有時也會加入少量玉米澱粉,幫助米線成型。
而在東北,除了大米、水和澱粉以外,往往還會加入面粉,甚至我還曾遇到過主料為小麥粉的“東北米線”。并且,做出來的米線也比較“粗壯”,有調侃說,應該叫“米繩”。
其次是配菜和湯頭。配菜之前已經講過,而湯頭,雲南過橋米線會用雞湯,并且比較清淡,而東北米線的湯則是濃香的,湯的香氣甚至會飄到店外,吸引那些饑腸辘辘卻又不知道吃些什麼的人們。
而且,東北米線會搭配一種特殊的調料——麻油,也就是花椒油。當然,雲南米線也會放點花椒油,但那不過是衆多調料中的一種。而在東北,花椒油和醋、辣椒一起擺在桌面上,趕上能吃的,加麻油跟不要錢似的,一頓米線能消滅大半瓶。
加入麻油的米線,吃起來多了一份清香,并且回味綿長,尤其吃完米線後,嘴唇周圍一圈麻麻的感覺,令人上瘾。
04被東北人改變的,不隻是米線東北是一塊特别有魔力的土地,很多文化在傳入東北之後,都會迅速地被解構,并與這塊土地的物産與人文重新融合。
美食,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米線,另一個被徹底改造的對象,就是麻辣燙。
冒菜
四川現在是沒有麻辣燙的,但有一種說法認為,上世紀90年代,麻辣燙在四川曾短暫流行過一陣,但後來被市場給淘汰了。
遠在千裡之外的東北人,卻緊緊抓住了這個轉瞬即逝的美食。不過,紅油湯底燙出來的蔬菜和肉類,顯然不符合東北人的口味。
東北麻辣燙
經過東北人改造之後,紅油湯底變成了大骨湯,牛肉、毛肚變成的墨魚丸、撒尿牛丸、甜不辣等等澱粉丸子,并且還多出了粉絲、粉條、寬粉、土豆粉、方便面、面條等等各種碳水。
“麻辣燙”這三個字也接近名存實亡,麻變成了麻醬,辣由自己加多少辣椒決定,隻有燙還沾邊。
到了遼甯撫順,當地人幹脆連“燙”都舍棄了,将食材從湯中撈出,撒上白糖,做成酸甜口兒的麻辣拌。
麻辣拌
除此之外,煎餅果子裡卷入火腿腸和生菜;朝鮮族的冷面給做成烤冷面;紅腸從東歐遠道而來,融合哈爾濱一帶的飲食習慣,成為當地的特色食物……
這其中的很多食物,不僅融合了東北的人文和物産,也是多年以前東北人那段艱難日子的見證。
其實,在食物傳播過程中,會出現不少類似的現象,比如沒多少中國人吃過的美式中餐,或者炸豬排、羅宋湯等中式西餐。
這些食物,或許會颠覆很多人心中“正宗”美食的定義,但也正是這種不同文化、物産之前的碰撞與融合,為新的美味的誕生創造了可能。
- The End -
文 | 衛奕奕
本文圖片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