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工程除霧器過火原因?1 除霧器1)除霧器功能簡介[孫琦明 濕法脫硫工藝吸收塔及塔内件的設計選型 中國環保産業 2007.4 研究進展18-22],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在建工程除霧器過火原因?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 除霧器
1)除霧器功能簡介[孫琦明 濕法脫硫工藝吸收塔及塔内件的設計選型 中國環保産業 2007.4 研究進展18-22]
除霧器用來分離煙氣所攜帶的液滴。在吸收塔内,由上下二級除霧器(水平式或菱形)及沖洗水系統(包括管道、閥門和噴嘴等)組成。經過淨化處理後的煙氣,在流經兩級卧式除霧器後,其所攜帶的漿液微滴被除去。從煙氣中分離出來的
小液滴慢慢凝聚成較大的液滴,然後沿除霧器葉片往下滑落至漿液池。在一級除霧器的上、下部及二級除霧器的下部,各有一組帶噴嘴的集箱。集箱内的除霧器清洗水經噴嘴依次沖洗除霧器中沉積的固體顆粒。經洗滌和淨化後的煙氣流出吸收塔,最終通過煙氣換熱器和淨煙道排入煙囪。
2)除霧器本體
除霧器本體由除霧器葉片、卡具、夾具、支架等按一定的結構形成組裝而成。其作用是捕集煙氣呂中的液滴及少量的粉塵,減少煙氣帶水,防止風機振動。除霧器葉片是組成除霧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元件,其性能的優劣對整個除霧系統的運行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除霧器葉片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如聚丙稀、FRP等)或不鏽鋼(如317L)2大類材料制作而成。除霧器葉片種類繁多。按幾何形狀可分為折線型(a、d)和流線型(b、c),按結構特征可分為2通道葉片和3通道葉片。
除霧器布置形式通常有:水平型、人字型、V字型、組合型等大型脫硫吸收塔中多采用人字型布置,V字型布置或組合型布置(如菱形、X型)。吸收塔出口水平段上采用水平型
除霧器從工作原理上可分為折流闆和旋流闆兩種形式。在大濕法中折流闆除霧器應用的較多。折流闆除霧器中兩闆之間的距離為30~50mm,煙氣中的液滴在折流闆中曲折流動與壁面不斷碰撞凝聚成大顆粒液滴後在重力作用下沿除霧器葉片往下滑落,直到漿液池,從而除去煙氣所攜帶的液滴。折流闆除霧器從結構形式上,又可分為平闆式和屋頂式兩種。屋脊式除霧器設計流速大,經波紋闆碰撞下來的霧滴可集中流下,減輕産生煙氣夾帶霧滴現象,除霧面積也比水平式大,因此除霧效率高,出口排放的液滴濃度≤50
。一般常規設計要求除霧器出口排放的液滴濃度≤75
。本工程吸收塔選擇除霧效果相對好的屋脊式除霧器。
3).除霧器沖洗系統
除霧器沖洗系統主要由沖洗噴嘴、沖洗泵、管路、閥門、壓力儀表及電氣控制部分組成。作用是定期清除除霧器葉片捕集的液滴、粉塵,保持葉片表面清潔,防止葉片結垢和堵塞。除霧器堵塞後,會增加煙氣阻力,結垢嚴重時會導緻除霧器變形、坍塌和折斷。對于正常的二級除霧器,第2級除霧器後端面僅在必要時才進行沖洗,避免煙氣攜帶太多液滴。旁路取消後,為避免漿液在第2級除霧器上部沉積引起堵塞,要求廠家在除霧器設計時,增加了二級除霧器後端面手動沖洗系統,防止除霧器堵塞時無法進行清除。除霧器沖洗水閥門是動作十分頻繁的閥門,應選擇質量可靠的産品。除霧器沖洗水噴頭距除霧器間距。按0.5 m~0.6m計,兩層除霧器之間還設有上下沖水的兩層水管,其間隔應考慮到便于安裝維修。加上兩層波形除霧器高度,最底部上沖水管至最上部下沖水管總高差約3.4 m~3.5 m。以上尺寸适于平鋪波紋闆式除霧器。如用菱形除霧器,其空問高度将可降l m左右。
4)除霧器的主要性能及設計參數
①煙氣流速:煙氣流速是以空床氣速u表示,也有用空床氣體動能因子F,它是一個重要技術參數,其取值大小會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除霧效率和壓降損失,也是設備設計或核算生産能力的重要依據。通過除霧器斷面的煙氣流速過高或過低
都不利于除霧器的正常運行,流速的增加将造成系統阻力增加,使得能耗增加。同時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度,流速過高會造成二次帶水,從而降低除霧效
率。常将通過除霧器斷面的最高且又不緻二次帶水時的煙氣流速定義為臨界氣流速度,該速度與除霧器結構、系統帶水負荷、氣流方向、除霧器布置方式
等因素有關。
②除霧效率:除霧效率是指除霧器在單位時間内捕集到的液滴質量與進入除霧器液滴質量的比值。除霧效率是考核除霧器性能的關鍵指标。影響除霧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煙氣流速、通過除霧器斷面氣流分布的均勻性、葉片結構、葉片之間的距離及除霧器布置形式等。
③系統壓力降:系統壓力降是指煙氣通過除霧器時所産生的壓力損失,系統壓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霧系統壓力降的大小主要與煙氣流速、葉片結構、葉片間距及煙氣帶水負荷等因素有關。當除霧器葉片上結垢嚴重時系統壓力降會明顯提高。一般級數越多除霧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時系統的阻力也會大大增加,這不僅增加了系統的能耗,也使系統的正常運轉受到威脅。所以折闆的級數不宜過多,一般以兩到三級為宜。
④除霧器葉片間距:除霧器葉片間距的選取對保證除霧效率,維持除霧系統穩定運行至關重要。葉片間距大,除霧效率低,煙氣帶水嚴重,易造成風機
故障,導緻整個系統非正常停運。葉片間距選取過小,除加大能耗外,沖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葉片上易結垢、堵塞,最終也會造成系統停運。葉片間距根
據系統煙氣特征(流速、SO2含量、帶水負荷、粉塵濃度等)、吸收劑利用率、葉片結構等綜合因素進行選取。葉片間距一般設計在5-一75mm。目前脫硫系統
中最常用的除霧器葉片間距大多在30一50mm。
⑤除霧器級數:在除霧器除霧過程中,通常為了增大除霧效率而把折闆連接起來組成多級除霧器,一般級數越多除霧效率越高,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時系統的阻力也會大大增加,這不僅增加了系統的能耗,也使系統的正常運轉受到威脅。所以折闆的級數不宜過多,一般以兩到三級為宜。
⑥除霧器沖洗間隔時間t
式中 V一煙氣量
K(n)一根據吸收塔液位L而選取的參數:
K(1)=1 , L>9.50m;
K(2)=1.5,9.45<L<9.50 m;
K(3)=3,9.40<L<9.45m;
K(4)= 6 ,9.30<L<9.40m;
K(5)=12,L<9.30m
由L=7.92m 可得
該時間根據測量的煙氣量和液位實時計算得到,從而根據具體情況随時調整除霧器的沖洗頻率。實際運行表明,采用這一控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吸收塔内的液位,并保證除霧器的清潔。
(5)除霧器的防腐
系統内的煙氣,含有飽和水汽、
、
、HF、
、煙塵、攜帶的
、
鹽、噴淋液等,會結露、結垢等,其中以吸收塔入口幹濕界而區域和吸收塔内的腐蝕環境最為惡劣,因此必須有嚴格的防腐措施,系統中采用了不鏽鋼、氯丁聖橡膠、玻璃鱗片塗層和玻璃鋼等各種防腐材料。
根據以上要求FGD除霧器總體布置圖如圖所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