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孟子梁惠王節選

孟子梁惠王節選

科技 更新时间:2024-11-19 10:21:40

孟子梁惠王節選?2.4人不得則非其上矣2.4[原文]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孟子梁惠王節選?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孟子梁惠王節選(孟子詳釋18梁惠王下4人不得則非其上矣)1

孟子梁惠王節選

2.4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2.4[原文]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①。

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②?”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③。不得而非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④。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⑤。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昔者齊景公問于晏子曰⑦‘吾欲觀于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⑧’,晏子對曰‘善哉問也!天子适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⑨: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⑩。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⑪”。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⑫。睊睊胥讒,民乃作慝⑬;方命虐民,飲食若流⑭,流連荒亡為諸侯憂⑮。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⑯。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⑰’。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于是始興發補不足⑱。召太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⑲。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⑳。”

2.4[通釋]

齊宣王在雪宮接見孟子。齊宣王說:“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

孟子回答說:“有。人們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責備自己的國君。人們得不到這種快樂就責備國君是不對的,作為百姓的領導如果不與百姓同樂也是不對的。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憂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為天下人快樂,為天下人憂愁,這樣還不能一統天下是沒有的事。從前齊景公向晏子詢問說‘我想到轉附朝舞去觀光,沿着海岸向南巡行深入到琅邪,我該怎樣做才能夠和先代賢王的巡察相比呢’,晏子回答說‘問得好啊!天子到諸侯國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視諸侯們守衛疆土的情況;諸侯向天子朝見叫做述職——述職就是彙報他們職責内的工作情況,沒有不是政事的:春天裡巡視耕種情況來補充種糧的不足,秋天裡巡視收獲情況來補充歉收形成的不足。夏朝的諺語說‘我們的君王不前來巡遊,我們靠什麼來整休;我們的君王不前來巡視,我們靠什麼來自濟——巡遊巡視是諸侯的一貫機制’。現在可不是這樣的:國君的大隊人馬出行就需要百姓提供糧食,饑餓的人得不到吃的,勞作的人得不到休息。下級官吏伺機進讒言蒙騙讨好天子,百姓于是做起邪惡的事;他們曲解王命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般。流水不止似的荒淫無度是諸侯們的憂患。順流而下忘記返回叫做流,逆流而上忘記返回叫做連;打獵不知适可而止叫做荒,飲酒不知适可而止叫做亡——先代賢君王沒有流連的享樂荒亡的巡行,隻看國君您怎麼巡行了’。齊景公非常認同晏子的話,在都城進行了隆重的齋戒,從都城的宮室搬到郊外住下來,然後開始了開倉赈濟饑民的行動。齊景公召集樂官說‘給我創作一些君臣同樂的樂曲’——大概就有了《徵招》、《角招》。那歌詞說‘我們奉養的國君有什麼不好呢’——‘畜君’就是愛戴國君的意思。”

2.4[注釋]

①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齊宣王在雪宮接見孟子。雪宮,齊宣王宮殿以外臨時居住的宮室,離宮,即别墅。

②賢者亦有此樂乎: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此,指在高級的别墅裡生活的得意。

③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人們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責備自己的國君。不得,得不到,這裡指的是得不到安逸生活的快樂。非,動詞,責備,譴責,批評,埋怨,诽謗,說……的不是。其,自己的。上,上位者,國君。

④不得而非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人們得不到這種快樂就責備國君是不對的,作為百姓的領導如果不與百姓同樂也是不對的。“不得而非上者非也”與“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分别為判斷句。前一個“而”,相當于“就”,後一個“而”,如果。第二個“非”,錯誤,不對。

⑤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憂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第一個第三個“樂”,意動用法,以……為快樂。第一個第三個“憂”,意動用法,以……為憂慮,以……為憂愁。

⑥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為天下人快樂,為天下人憂愁,這樣還不能一統天下是沒有的事。以,相當于介詞“為”。“以天下”即“為天下”,在文言中作補語,通釋後作狀語。王,音wàng,稱王,以仁政一統天下。未之有也,沒有這樣的事。“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短語賓語前置。

⑦昔者齊景公問于晏子曰:從前齊景公向晏子詢問說。齊景公,春秋時代齊國國君,姜姓,公元前547年至前490年在位。晏子,春秋時齊國賢相,名嬰,《晏子春秋》一書記載了他的事迹和學說。于,向。

⑧吾欲觀于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觀也:我想到轉附朝舞去觀光,沿着海岸向南巡行深入到琅邪,我該怎樣做才能夠和先代賢王的巡察相比呢。觀,觀光,巡察。轉附、朝儛、琅邪,均為山名。儛同“舞”。琅邪,音Láng yá。遵,循,沿着。第一個“而”,相當于“就”。南,作動詞,向南走。放,放低身份到民間。修,修持。第二個“而”,才。于,同。

⑨天子适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無非事者:天子到諸侯國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視諸侯們守衛疆土的情況,諸侯向天子朝見叫做述職——述職就是彙報他們職責内的工作情況,沒有不是政事的。适,到……去。狩,同“守”(不讀shòu),帝王視察諸侯的守地。兩處破折号都起到注釋說明的作用,破折号後的内容是對破折号前面概念的專門解釋。無非,沒有不是,無外乎。事,事務,與“政務”相對應的概念,在君為政,在臣為事。

⑩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春天裡巡視耕種情況來補充種(zhǒng)糧的不足,秋天裡巡視收獲情況來補充歉收形成的不足。省,音xǐng,察看。耕,春耕。斂,秋收。不給,供應抵不上需求。給,音jǐ,供給。

⑪夏諺曰“吾王不遊,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遊一豫,為諸侯度:夏朝的諺語說“我們的君王不前來巡遊,我們靠什麼來整休;我們的君王不前來巡視,我們靠什麼來自濟”——巡遊巡視是諸侯的一貫機制。引述的内容是整句話的一部分,隻加引号不加冒号。遊,巡遊,巡視,巡察。何以,憑什麼,靠什麼,靠誰。休,休養。破折号相當于“這個諺語告訴我們”。豫,義同“遊”。助,救助。一,作副詞用,沒實在意義。度,常規,一貫機制。

⑫今也不然:師行而糧食,饑者弗食,勞者弗息:現在可不是這樣的:國君的大隊人馬出行就需要提供糧食,饑餓的人得不到吃的,勞作的人得不到休息。今,而今,可現在。冒号後面的内容是對前面說的話做的具體陳述。師行,部隊出征。師,部隊,隊伍,這裡指陪同出行的大隊人馬。而,相當于“就”。糧食,作動詞,提供糧食,備好糧食。糧,糧食。第一個“食”,音sì,給人吃的,這裡是“提供”“備好”的意思。弗,得不到。

⑬睊睊胥讒,民乃作慝:下級官吏伺機進讒言蒙騙讨好天子,百姓于是做起邪惡的事。睊睊,音juànjuàn,眼睛瞄着伺機以待的樣子;胥,小官吏,下級官吏。讒,讒言,讨好蒙騙。慝,音tè,惡,作名詞,邪惡的事。

⑭方命虐民,飲食若流:他們曲解王命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般。方命,矯诏,竄改王命,曲解王命。方,同“謗”。流,本義為流水。

⑮流連荒亡為諸侯憂:流水不止似的荒淫無度是諸侯們的憂患。“流連荒亡為諸侯憂”是判斷句。流連,即水流動不止,下文對此做了專門解釋。荒亡,荒淫無度,《管子·戒》:“夫師行而糧食其民者謂之亡,從樂而不反者謂之荒。先王有遊息之業于人,無荒亡之行于身。”下文對此亦有解釋。亡,音wú,無度。

⑯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從獸無厭謂之荒,樂酒無厭謂之亡:順流而下忘記返回叫做流,逆流而上忘記返回叫做連;打獵不知适可而止叫做荒;飲酒不知适可而止叫做亡。從流,順流或逆流而行。從,同“縱”。反,同“返”。從獸,追逐野獸,即打獵。不厭,沒有止境,不知停止。

⑰——先王無流連之樂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先代賢君王沒有流連的享樂荒亡的巡行,就看國君您怎麼巡行了。破折号起到了将話題從說往事拉回到說當下事的作用。惟,隻有。所行,選擇巡行的原則,怎麼去巡行。

⑱景公說,大戒于國,出舍于郊,于是始興發補不足:齊景公非常認同晏子的話,在都城進行了隆重的齋戒,從都城的宮室搬到郊外住下來,然後開始了開倉赈濟饑民的行動。說,同“悅”,心理認同的情緒表現。後面句中的“說”亦同“悅”,“和諧”之意。大戒,隆重的齋戒。國,都城。始興,開始興起。發,打開,開倉。

⑲召太師曰“為我作君臣相說之樂”——蓋《徵招》《角招》是也:齊景公召集樂官說“給我創作一些君臣和諧的樂曲”——大概就有了《徴招》、《角招》。太師,古代的樂官之長。破折号相當于“這樣”“在這種情況下”。蓋,表示推測,大概。《徴招》與《角招》分别為詩章名,作動詞,産生了《徴招》與《角招》。徵,音zhǐ;角,音jué。“徵”與“角”是五音“宮、商、角、徴、羽”中的兩個音。招,音sháo,同“韶”,樂曲名。

⑳其詩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那歌詞說“我們奉養的國君有什麼不好呢”——“畜君”就是愛戴國君的意思。“畜君者,好君也”是一個判斷句。畜,音xù,奉養。好,音hào,喜好,愛戴。尤,過錯。

2.4[解讀與點評]

從“賢者亦有此樂乎”之問,我們可以感覺齊宣王很是自鳴得意。

“不足”“不給”意思相近,都是供不應求,春天的“省耕”,既有可能是春糧接濟不上,也可能是缺少種子,不然何必春秋兩季都要巡遊呢!孟子不失時機地引導齊宣王,先拐彎抹角地說“人們”,表面上說人們的不對,而實際上強調的是“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讓齊宣王入吾彀中,進入“與民同憂樂”“王天下”的主題讨論。

在對“睊睊胥讒,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飲食若流”的解釋中,我更注重漢字的本義和邏輯上的不矛盾。

“荒亡”是不是後來的“荒蕪”?流連、荒蕪均為連綿詞。

“大戒于國,出舍于郊”是什麼意思,齊景公為什麼要這麼做?“大戒于國,出舍于郊”就是“在都城進行了隆重的齋戒,從都城的宮室搬到郊外住下來”。國君的齋戒是當時國家舉行重大活動、發生重大變故事件時才有的舉動,從都城的宮室搬到郊外住下來是齋戒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整潔身心,暫時脫離宮室與女人們同居的生活。顯然,這是齊國君臣把齊景公出巡當作了很重要的事看待了,甚至還開倉赈濟了饑民。

“畜君”的“畜”以往解釋都含糊其辭,這裡從本義來推敲它的演變意義。

本章後面隻有孟子的說辭,沒記錄接下來齊宣王的反應。

本章産生成語“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春耕秋斂”“一遊一豫”“流連荒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