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9:19:54

作者:平醬。聊一聊中國曆史,古典文學。若要轉載,請聯系我授權哦~~~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1

秦觀的詞作在文壇上有着很高的地位,他可以說是婉約詞派的傑出代表。與很多優秀的文人一樣,秦觀也有着“學而優則仕”的思想,他想用自己滿腹的才華,造福百姓,回報朝廷,想要身先士卒地參與戰争,英勇殺敵,收複失地。

然而,事與願違,現實中的他,在仕途上卻是叠經挫折、懷才不遇。直到神宗元豐八年(1085),37歲的秦觀才考中進士,在朝為官。此前,他一直過着四處漫遊的生活。在此期間,他的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也留在秦樓楚館。元豐三年(1080),32歲的秦觀仍然未能謀得一官半職,在這種情況下,他回憶起往昔與佳人的歡聚、離别,不禁産生了無限的思念之情。今天,平醬就跟大家一起看看,秦觀32歲時寫下的這首《八六子》,一簾幽夢,十裡春風,秦觀此詞寫盡人間最深的思念,堪稱經典,驚豔千年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2

秦觀的這首詞情景交融,運用靈動的筆法,創造了一個朦胧凄楚、傷感幽美的意境。這首詞中,詞人描寫了一系列的景象,将自己懷才不遇的痛苦,與對佳人思念的痛苦交織在一起,融情入景,抒發了自己傷感、迷茫的心情。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3

黃昏,詞人“倚危亭”,登上高樓的他,心中産生無限感慨。是什麼樣的感慨呢?“恨如芳草,萋萋刬盡還生”,對于這篇詞情感基調的把握,抓住這一句中的“恨”之一字足矣。這句詞中,“刬”同“鏟”。離愁别恨,就好像那茂密的芳草,剛剛才被鏟盡,就又長了出來。在這裡,秦觀将抽象的情感——離愁别恨,比喻成具體的事物——萋萋芳草,可以說是十分貼切形象,将離愁别緒連綿不絕、揮之不去的特點很好地表達出來了。

念柳外青骢别後,水邊紅袂分時,怆然暗驚”,這句話是描寫秦觀與佳人分别時的情景。一想起将馬系在柳樹旁,和紅袖佳人在水邊道别的情景,我就十分悲傷。“柳外青骢”“水邊紅袂”,十分具有畫面感,隻不過寥寥數語,就勾勒出詞人與佳人分别的場景,可謂是言簡義豐。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4

無端天與娉婷”,這句詞是秦觀對佳人形象的贊歎。不知道為什麼,上天要賜予你這樣的娉婷之姿,讓我神魂颠倒、難以忘懷,離别之後,我的内心才會如此痛苦。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這句詞是對與佳人歡聚時光的追憶。那時,我們在月夜共同擁有一簾幽夢,在春天一起享受微風輕柔。這句詞可以說是本篇的經典名句了,不僅形式上使用對偶,具有美感,而且内容上感人至深,形象地表達了與佳人共處時光的美好之感。“春風十裡柔情”,化用了杜牧的名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夜月一簾幽夢”,其中的“一簾幽夢”成了瓊瑤經典小說的名字,還被拍成了電視劇。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5

美好的回憶之後,是殘酷的現實。“怎奈向、歡娛漸随流水”,回憶是美好的,然而那種美好時光不可能永遠存在,讓人無奈的是,往昔的歡愉都跟流水一樣,逐漸遠去。“素弦聲斷,翠绡香減”,你彈琴的聲音已經斷絕,你綠薄絹上的香味也已經淡去了。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6

想到殘酷的現實,詞人的内心已經足夠悲痛了。不幸的是,眼前的景物又加深了他的感傷。“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又哪裡經得住片片落花、蒙蒙細雨的黃昏晚晴呢。這句詞使用了互文手法,“飛花弄晚”“殘雨籠晴”其實是飛花弄晚晴、殘雨籠晚晴。秦觀的這句詞可以說是與柳永的名句“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存在異曲同工之妙。

天淨沙·秋思情感表達(一簾幽夢十裡春風)7

正銷凝。黃鹂又啼數聲”,我正銷魂凝恨,黃鹂又啼叫了數聲。從黃鹂可以知道,這首詞寫的應該是春天或者夏天。

秦觀的這首詞,抒情自然流暢,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使用了眼前可見的真實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内心痛苦傷感的情緒,恰似渾然天成。一簾幽夢,十裡春風,詞人隻用短短幾句,就寫盡了最深的思念。在這種思念背後,有他最美好甜蜜的回憶,也有對未來的迷惘與痛苦。今昔對比,怎能不“恨”呢?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