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9 18:48:35

老街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在古漢語中,“不”在什麼情況中讀平聲?在什情況中讀仄聲呢?為什麼?

.........

前言

古漢語中,有不少字是多音字,有的字多音同義,例如:看、聽;有的是多音異義:中、吹等字。如果使用這些多音異議的字,一定要注意平仄的不同,否則很容易犯出律的大忌。

很多的字不僅有兩種發音,我們在康熙字典中經常看到一個字平上去入四聲都有。例如“不”這個字,大家在下圖中可以看到平上去入都占全了:方鳩切,音浮;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甫救切,缶去聲;分物切,與弗同;芳無切。與柎通。

一般講究平仄的情況都是用在格律詩中,因此老街在這裡僅僅就詩韻來探讨一下“不”的平仄不同。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古詩詞中不)1

一、不 平聲的意義

不,這個字在平水韻中分屬兩個韻部,“平聲十一尤”和“入聲五物”,平水韻中特别注明:不[與有韻"否"通],所以也屬于上聲“二十五有”。 這是多音異議的不同韻部裡的字。

1、十一尤

不,在平聲裡屬于下平十一尤: 不,意義上與有韻"否"通。但是發音是平聲,方鳩切,音浮。這個意思是說,不和否的意思一樣,但是否是仄聲,因此用到平聲時,就用“不”來代替。

  • 這種用法在古詩中不少,例如[唐] 李白的《秋浦歌》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憶侬不。

遙傳一掬淚,為我達揚州。

押韻十一尤,秋、愁、樓、流、不、州。《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都記錄為:方鳩切,音浮。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古詩詞中不)2

  • 又如:浣溪沙 [宋] 韓淲,也是押平聲韻:

閑裡相看兩鬓秋。酒能沾醉雨能幽。吾廬何幸得翁留。

世路盡教終易與,山林佳話恐難酬。人來人去亦知不。

人來人去亦知不,結尾意思和歌裡唱的一樣 , 你知道不知道?

2、漢朝的平聲讀音

漢樂府《陌上桑》中“不”的發音也是平聲,但是明顯和平水韻的“上平七虞”中的字一起押韻。

使君謝羅敷: 甯可共載不?羅敷前緻辭: 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康熙字典中關于這個字的讀音似乎也拿不準:好像應該讀作“吾”?原話是這樣說的: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緻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葉。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葉夫愚,非是。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古詩詞中不)3

二、不 仄聲的兩種發音

在康熙字典記錄中,根據宋朝的廣韻、集韻等官方韻書記錄,不,上去入都有。下面把常見的上聲和去聲舉幾個例子。

1、入聲

根據平水韻來看,不,在“入聲五物”韻部,表示否定的副詞使用,相當于英文的NO、NOT。這也是最常見的用法。

石灰吟[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上聲

不,當作平聲時與意義上與有韻"否"通,同時發音“上”聲時,也和“否”相通。“《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可見“不”當作“否”使用時,平仄兩用都可以。

在古詩詞中,這種用法經常把“不”放在最後一個字。

[宋] 辛棄疾《鹧鸪天》

一夜清霜變鬓絲。怕愁剛把酒禁持。玉人今夜相思不,想見頻将翠枕移。

真個恨,未多時。也應香雪減些兒。菱花照面須頻記,曾道偏宜淺畫眉。

玉人今夜相思不?意思是“相思否?”這種用法非常多見。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古詩詞中不)4

三、現代漢語中,不的兩種發音

現代漢語中,“不”的後面如果是去聲的話,發音會是平聲,例如杜甫“不盡長江滾滾來”,王安石“遙知不是雪”,辛棄疾“不恨古人吾不見”,白居易“不言不笑愁殺人”,秦觀“獨自凄涼人不問”。

除了上面這種情況,無論後面跟的是一生、二聲、三聲,不,都是去聲,就是普通話的四聲。例如張若虛“不知乘月幾人歸”,陸遊“不來東舍即西家”,秦韬玉”不把雙眉鬥畫長。“

古詩詞中平仄怎麼分(古詩詞中不)5

結語

古漢語中,“不”常用的就是通“否”有平上兩聲,用作否定的意思是入聲。大家不要把現代漢語和古詩韻的平仄搞混了,在詩詞裡表示否定的”不“依舊是仄聲。

特别是用網絡檢測詩詞格律的時候,多音字如果意義不同平仄是不同的,但是網絡軟件目前檢測不出來,還是需要靠自己的知識來辨别。

@老街味道

詩詞創作不可不知 “平仄”是什麼意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