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曾經曰過:“割不正,不食”。當然他說的是脍,也就是“鲙”——生魚片。如今生魚片的切割技能,已經被日本人充分地魔幻化了。刺身師傅的刀比武士的劍都要金貴,下刀也有武家風範,據說要訣是跟随魚肉的紋理,最大程度地把新鮮汁液保存起來,同時切出最适宜食用也最美麗的紋路來。這聽起來實在有些太禅意十足了,不知我等慧根不足的頑劣人士何時才能領會精神。
切豬牛等肉,也要割得正才好吃。判斷一個餐館是否有誠意,最好點一份肉片,水煮也好、炒也好,肉片的紋理都能最直觀地告訴你答案。肉的切法有“順絲”和“逆絲”之分,“順絲”切出來的肉纖維圖案是條紋風,“逆絲”切出來的是格子風。如果你吃到一份格子風的,那說明打下手的廚子很負責,吃到條紋風,這家店以後就可以考慮不用光顧了。雖然也有流派說橫切豬肉豎切牛,就是說要把豬肉切成格子的而牛肉切成條紋的。我想這種流派大概是喜歡吃牛肉那種粗砺的感覺吧,因為纖維更粗的牛肉切成順絲的,就更加咬不動了。尤其是炒菜,就連雞肉片也最好是切成逆絲的,這樣快炒幾下就非常嫩口,入口即化。順絲就沒那麼好嚼了。
以前的世界裡,吃到廚師盡心盡力做的菜是理所當然,感謝廚師的工作也是理所當然;如今不一樣了,吃什麼之前都要先鼓起勇氣,不知道到底用的是什麼油,什麼菜,什麼肉。這些況且談不上,更遑論切肉割得正不正。當然現在也有很多嫩肉粉之類的東西,可以讓順絲肉吃起來沒那麼讓人難受。但那其實是比較偷懶的做法。炒肉勾芡是必要的,在肉割得正的基礎上,用蛋清勾芡,或者加些葡萄酒和澱粉腌一腌,火候合适,炒出來的肉一定是很嫩很有肉味兒的。
我從小接受我媽的教育,吃各種牛柳牛肉豬肉都忍不住要把肉夾起來,仔細端詳是順絲還是逆絲,如果是順絲但吃起來又有一種奇怪的嫩感,就立刻會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各種飯店還流行在肉裡加小蘇打,吃起來超級嫩——尤其是牛肉,衆多的杭椒牛柳啊耗油牛肉啊,基本都是用小蘇打腌出來的肉。嫩固然是嫩了,但是也沒什麼牛肉味道了,小蘇打用太多,還會破壞肉的營養成分。
自己在家做飯,學習順絲逆絲其實不難。也許一開始找不對肉的紋路,可以直接先用裡脊,一般裡脊都是長條形狀,紋路也是順着長條的方向的,垂直于長條的方向切就好了。多切幾次,就能理解肉的紋路應該怎麼找。找好了肉的紋路,以垂直于肉橫紋的方式切下去。這樣能夠把纖維切斷,吃起來當然更加鮮嫩一些。事實上這樣切肉,用刀可能比順絲切要費力一點點,成型上也不及順絲有優勢,但是真正要切好肉,還是隻有這個選擇。
這應該也是“萬事不求人”的一種吧,在一個食品安全飽受質疑的年代,能夠多對自己好一點,把肉切得好一點,也算是一樁好事。
本文作者:阿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