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叙視角就是指作者以什麼樣的身份、站在什麼樣的位置上,以什麼為切入點來記叙。視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稱決定的。傳統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觀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稱叙述。但除此近幾年,不少作品在視角上進行創新,以不同主體的角度切入話題。
獲茅盾文學獎的小說《塵埃落定》的作者選用麥其土司兒子的“傻眼”觀世界這一獨特的視角切入,令人耳目一新。其實,在話題作文中,靈活地運用主體視角創新,往往更容易在一些“面目類似”的作文中熠熠放光,出奇制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靈活運用寫作視角,創新作文。
一、多主體視角多主體視角,是指以幾個不同主體的視角切入話題,多角度地表現話題的不同側面。
例如:有位學生寫以“人生”為話題的作文時,采用多主體視角,他以“母親告訴我:孩子,人生是一個逗号。”“父親告訴我:孩子,人生是一個冒号。”“爺爺告訴我:孩子,人生是一個引号。”“奶奶告訴我:孩子,人生是一個長長的省略号。”這四句話作為每節的總領,通過母親、父親、爺爺、奶奶之口,使抽象的人生變得具體、明朗。
在作文中,運用多主體視角,“橫看成嶺側成峰”,有利于從不同側面來展開話題,從不同視角中得出不同的結論,使文章更加客觀、全面。
二、第三者視角
第三人稱叙述是從與故事無關的旁觀者立場進行的叙述。由于叙述者通常是身份不确定的旁觀者,因而造成這類叙述的傳統特點是無視角限制。叙述者如同無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時間内出現在各個不同的地點,可以了解過去、預知未來,還可随意進入任何一個人物的心靈深處挖掘隐私。而第三人稱其實又分三種,分别是全知視角、受限視角和客觀視角。
1、客觀視角
例如:小明在教室門口發現了100元錢,他彎腰撿起來,攥着它在走廊裡徘徊了很久,最終走向了辦公室。
這段隻描寫了人物所看到的,沒有分析,沒有評價,屬于客觀視角叙述。
2、有限視角
例如:小明在教室門口撿了100元錢,他想:“我早就該給自己換一雙新的輪滑鞋了,可是語文老師講過好孩子應該拾金不昧。我到底該怎麼辦呢?”他攥着錢在走廊裡徘徊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做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慢慢的走向了辦公室。
這段對小明進行了心理描寫,介紹了他的内心想法,屬于有限視角叙述。
3、全知視角
例如:小明在教室門口撿到了100元錢,他不知道那是粗心的小紅丢的。他攥着錢在走廊裡徘徊了很久,最終還是走向了辦公室。然而,此時的辦公室裡空無一人……
這段描寫了小明所不知道的事,叙述者無所不知,說出了小明不知道的秘密,屬于全知視角叙述。
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寫作作文時,用第三者的視角去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的發展曆程,更能審時度勢,明察秋毫。在形式上更能吸引人,在表達上也往往更生動、更形象,在内容上則會更充實、更感人、更引人入勝。
三、主體視角換位
主體視角換位,是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從對方的角度切入來寫作話題作文。
例如:有位學生寫以“假如”為話題的作文時寫道:假如有來世,我願做父母的雙親,我也要在母親上學前,遞上熟雞蛋……我也要像父親那樣……讓他領悟人生的哲理。這種換位思考,正是吐自己心聲、贊父母行為的最好角度。
主體視角換位,“言對方行為,吐自己心聲”。從而達到或讴歌或鞭策之目的,構思新穎,真誠自然,深切感人。
編輯:心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