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2 15:11:43

作者:沫小童(富叔團隊作者)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研究: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進化生物研究小組,曾對黑螞蟻群進行追蹤,觀察它們的分工情況。

結果發現,大多數螞蟻幾乎不停歇,很勤快地尋找、搬運食物,而有少數螞蟻,卻整日在蟻群周圍東張西望,無所事事。

于是,生物學家在少數螞蟻的身上做了标記,并稱之為“懶螞蟻”。

當研究小組斷絕掉蟻群的食物來源時,有趣的現象發生了:

平時很勤快的螞蟻表現得一籌莫展,而“懶螞蟻”們則“挺身而出”,帶領蟻群向新的食物源轉移。

原來懶螞蟻們不是懶,它們看起來遊手好閑,實際上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偵察”和 “研究”上,從而保證群體不斷得到新的食物來源。

在蟻群中,他們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著名的“懶螞蟻效應”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像極了研究中的勤快螞蟻,平時很勤奮,關鍵時刻卻茫然,陷入“低效勤奮”的怪圈裡,始終平平無奇。

但比懶惰更可怕的,就是這種 “低效”努力。

所以,别讓行動上的勤奮,掩蓋思想上的懶惰;别讓低效努力,帶偏你的節奏,毀掉你的意志和生活。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1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2

沒有思考,所有勤奮都是“低效”努力

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公式:勤奮 努力≠好的結果。

太真實了,自己就曾親身印證過這個公式:

以為堅持看書寫字,寫作文筆就會熟能生巧;

以為堅持早起運動,魔鬼身材就會指日可待;

以為堅持打卡背誦,英語語法就會突飛猛進;

以為堅持加班加點,工資水平就會水漲船高。

實際上呢?

書看了後面忘了前面,文筆依舊不好;

身材一仍舊維持原樣;

英語語法還是搞不懂;

工資依舊沒有上漲…..

我們以為忙碌便是努力,努力便有結果,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你自以為的勤奮,不但沒有給自己帶來好的結果,還浪費了時間,耗光了精力,一無所獲。

就像前面的我一樣,将勤奮膚淺地理解為“每天堅持做…”可沒有實質進展的勤奮,和自欺欺人有什麼區别?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為什麼會這樣?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一書中有段對話,很直白地說明了原因:

我驚詫地注視永澤的臉,“在我看來,世人都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啊,難道我的看法錯了?”

“那不叫努力,隻是勞動而已。”永澤簡扼地說。“我所說的努力不是這樣,所謂的努力,應該要有主題,更要有目标。”

李尚龍在《你隻是看起來很努力》說過:“任何沒有計劃地學習,都隻是作秀而已。”

2006年,谷歌在中國設立分公司。

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北京3、4個工程師産出,都抵不上總部1個工程師。

可北京的工程師每個人都很努力,并不清閑。

後來,經過分析發現,北京工程師團隊雖然忙碌,但是沒抓住工作要點,所以效率不高。

《我們這一代人的困惑》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大部分人看似的勤奮,不過是思維上的懶惰導緻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隻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是不是很紮心?

勤奮并不難,隻要條件具備,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難得的是思考,沒有思考,等于身體沒有靈魂,勤奮沒有任何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隻重視付出“99%的汗水”,卻忽略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

你要明白看起來很努力,并不等于有效努力。

所以,我們要付出汗水,但是也要給自己留一點空閑時間,用來思考和觀察,及時調整方向,才能讓汗水流的值,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3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4

一個人的思考深度,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哲學家帶着弟子們爬山,在山上,哲學家問了弟子們一個問題:

“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系,到達遙遠的地方,這是什麼?”

弟子們争先恐後回答:“是思想。”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人,面對問題,為了走捷徑直接放棄思想,逃避思考,照搬别人的套路活着。

那什麼是深度思考?

曾擔任香奈兒全球 CEO莫琳·希凱這樣闡述:

所謂“深度思考”,其實就是一種不斷逼近問題本質的行為,對問題挖得越深,就越接近真相

可見,想要更好地解決問題,讓努力有所價值,讓人生更有高度,深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真人秀《富豪谷底求翻身》,曾在豆瓣被觀衆打出了9.1的高分。

在節目中,身價22億美元的格倫·斯特恩斯告别自己豪宅生活,在55歲的年紀,隻身一人攜帶100美元、一部手機和一輛皮卡車傍身,來到寒冷的小城。

過程中,他風餐露宿,蹲在地上給别人刷馬桶,垃圾堆撿輪胎,碰到了很多困難。

但他在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後,并沒有把時間都花在價值相對較低的事情上,而是一直在深度思考,做些什麼才能尋找更多的機會,得到更好的商業模式,從而賺到更多的錢。

雖曆經波折,但最終他成功挑戰在90天内,創造出一份價值一百萬美元的基業,完成了看似瘋狂卻極其勵志的創業故事。

有句話說得好:“智商高不是聰明,而是成型的思考與決策模式。”

一個懂得勤于獨立思考的人,才能收獲自己想要的,與衆不同的人生。

正如,美國公司電機出了問題,導緻車間無法正常運行,當所有專家反複檢修,都找不出原因時。

而物理學家斯坦門茨隻畫了一條線,就解決了問題。

當有人質疑他索要1萬美元的酬金時,他開出清單:

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

而這9999美元,就歸功于他深度思考後隐藏的知識。

電影《教父》中有一句經典台詞:“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是需要思考,怎麼做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價值。

你唯有在埋頭深耕的同時,投入探索,學會不斷深度思考,不斷地突破、努力,提升自己,才有不斷地收獲。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5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6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

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考的深度

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我如此努力,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中有個特别紮心地回答:“不是努力無用,隻是你在無效努力。”

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曾做過一項跟蹤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底層勞動者,非但懶惰,反而分外勤奮。

他們為了賺到更多錢,不惜身兼數職,而且甘願做别人不願意做的髒活累活。

但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重複性強卻看不到成長空間的工作中。以至于沒留下時間思考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所以會出現,有的人看似忙碌,卻仍困守局面,隻感動了自己;而有的人,看似懶惰,實則暗自蓄力,一鳴驚人。

曹德旺曾給我們提出過一個建議:

“在就業的時候,你要記住去賺兩筆錢:一筆是硬的錢,就是老闆每個月發給你的工資,多少都沒有關系;最關鍵的是拿軟的東西,那就是學會思考,積累經驗,培養你個人的核心競争力。”

可見,拉開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維的深度。

善于思考者,可以将一倍的努力換來十倍的回報。

之前爆火的95後快遞小哥李慶恒,就用行動證明了。

當其他快遞小哥,還在做着卸貨、分揀、掃描、裝車等日常的工作時,他卻被評為杭州市高層次人才,并獲得杭州市一百萬購房補貼。

為什麼差别這麼大呢?

原來,他邊工作邊在想,如何能夠把枯燥無味且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玩出花樣,提高效率?

經過認真思考、用心觀察,他發現翻看快遞代碼需要花長時間,而熟悉快件的數據時能提高效率。

于是,隻要一有空,他都在刻意背誦快件上的信息,反複訓練記憶程度,直到準确無誤為止

後來,他便練就了,你念任意一個快件上标注的号碼,他都能精準無誤且快速地分揀到位的絕活。

憑着這項本事,他被公司看重,參加各種技能比賽,并過關斬将,最終被評為高層次人才。

而其他的後台快遞客服,仍隻是麻木在行動上重複着相同的操作,認為“每天幹活的時間比别人長”就是勤奮努力。

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評判一個人能力的高低,從來不是看你有多忙,而是看你能做出多少成績。

就像羅振宇說的:“你的報酬不是和你的勞動成正比,而是和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即使訓練了一萬小時甚至一輩子,仍舊無法成為頂尖人才的原因。

因為隻是進行着機械式的重複,卻從不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學習更多的知識,提升自己,這樣再努力也隻是消磨時間而已。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深度思考更重要。

同樣的距離,有些人埋頭用腳跑,而有些人會思考,選擇借助交通工具,用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的價值。

世界紛繁複雜,高手都懂得擺脫固有思維,擁有化繁為簡的能力。

懂得走出機械式勤奮,跳出原有的思維格局,及時精進思維,才能突破局限迎來轉機。

有這樣一幅圖,有3個人想要從A點到達B點。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7

第一個人,思考後,找準方向很快到達終點;

第二個人,從頭到尾,各種折騰才到達終點;

第三個人,最勤快,但使出渾身解數也到不了終點。

現實中,最可怕也是最多的就是第三種類型,隻會拼了命地在埋頭繞圈奔跑,從不思考正确方向,結果毫無作為。

所以,我們與其急着盲目出發,不如停下來認真思考,腳下的這條路,怎麼走方向才是對的。

世上從來沒有盲目努力的成功,唯有不斷地思維的創新與轉變,才能精進自己,讓你獲得成長。

點個贊,願你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懂得精準勤奮,忙得有價值,閑得有滋味。

懶馬效應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原來這就是懶螞蟻效應)8

作者簡介:沫小童,富書作者,不傾國、不傾城,做一個自律、溫暖、有愛的90後寫手,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本文:富書生活館,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優品好物,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質量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