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9:53:53

王昭君是有“落雁”之稱的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遠嫁匈奴,促進兩地和平安定的事迹,自古被人傳誦。

而她遠嫁匈奴之後,嫁了兩任丈夫,且兩任丈夫是父子關系,這對尊崇禮制的漢族人來說實在有違倫常,難以接受。

當時匈奴人奉行的收繼婚制,這對于自小在儒家思想氛圍長大的昭君來說如何接受?她被作為和平使者稱頌的傳奇人生到底是光輝還是悲戚?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1

畫工誤美貌?

昭君出生于秭歸縣一戶平民人家,花樣年華就被選入宮中成為宮女。

寂寞深宮中,一待就是六年

這六年裡,她是怎樣度過的?

原本生機勃勃,青春正盛,花朵一樣美好的女子,在表面富麗堂皇,内裡黑暗肮髒的宮牆中小心翼翼的生活,宮女間的勾心鬥角,高位嫔妃間的爾虞我詐,或許哪天就成為宮廷鬥争的犧牲品,悄無聲息的消失了也無人知曉。

畫工的故意醜化使昭君不被皇帝賞識的故事廣為人知:後宮美人如雲,漢元帝就命人為宮女畫圖冊來選美,衆人紛紛賄賂畫工,隻有昭君遺世獨立,堅持自我,于是畫工故意将她畫醜,使得她空有美貌卻不得皇帝賞識。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2

對此,有人贊歎昭君的正直,堅守底線,不肯行賄,不向惡勢力低頭;有人認為昭君因為自恃美貌,才懶得行賄,驕傲使明珠蒙塵,才有了後來的故事;還有人說昭君就是個老實孩子,或者家境不佳,不懂得也沒條件行賄。

各人眼裡有不同個性的昭君。

但綜合各種史料來看,畫工耽誤昭君美貌的故事更大的可能是後世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杜撰,并非真實曆史。這或許是後人疑惑于昭君擁有驚人美貌卻在後宮寂寂無名數年,不被賞識,因此推測因果故而産生了這樣的故事。

自請赴塞外

在後宮做了幾年普通宮女的王昭君終于在一個冬天迎來轉機。南匈奴呼韓耶單于作為藩臣來到大漢朝觐天子,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前來朝觐。

當時西漢強盛而匈奴衰弱,且不久前北匈奴剛被漢朝軍隊誅滅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3

所以此時呼韓耶單于十分虔誠的送來貢禮的同時還自請為婿,希望漢朝皇帝賜他一位女子結親,和大漢永結友好。

在當時的人們眼裡,塞外是苦寒之地,匈奴是蠻夷之人,誰願意離開家鄉千裡迢迢去那樣的地方呢?

這時,昭君站了出來。《後漢書》記載,她是自請前往匈奴和親

塞外的生活是怎樣的?單于是怎樣的人?她不知道。

但留在宮中是怎樣的,她很清楚,空有美貌和青春,不見天顔,不得聖寵,在宮牆深深中蹉跎歲月,委屈辛酸,寂寞悲苦隻有自己知道。

直到垂垂老矣,黯然離去,仿佛從未來過。與其如此,何不賭一賭,至少還有更多可能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4

因此“自請”兩個字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她自己勇敢堅毅的選擇,她不願繼續在深宮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願在寂寞無聊中等待時光流逝,最後老死宮中,她勇敢的跨出那一步,走出這深深宮牆,去見識另一個世界,去經曆未知的生活,去書寫新的人生篇章。

一嫁呼韓耶

昭君穿過漠漠黃沙,前往塞北,嫁給了呼韓耶單于。既然是呼韓耶誠懇向大漢求得的女子,昭君就代表着大漢和匈奴的友好邦交,匈奴人對昭君應是十分尊重的

昭君和呼韓耶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其間生育一子。在這裡,昭君看到的不再是煙雨蒙蒙,小橋流水的江南美景,而是廣闊天空,碧草無垠的另一種豪邁風情。

二嫁複株累

嫁給呼韓耶單于三年後,呼韓耶離世,按照匈奴的習俗,昭君要再次嫁給呼韓耶單于的兒子,也就是繼位的複株累單于,這是匈奴一直以來的傳統——收繼婚制。也就是出嫁的女子如同男人的财産一樣,可以兄終弟及,父死子繼。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5

收繼婚制并不是匈奴獨有,而是存在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早期,在生産力水平低下和社會文明禮儀沒有發展完備的情況下存在。

其産生可以追溯到父系氏族社會時期,随着男性地位的不斷提升鞏固,女性地位嚴重衰落,最後女性淪為男性财産的一部分,在男性個體死亡後可以被其血緣親屬繼承。

很明顯,收繼婚制不僅僅是倫理道德上不符合人們的認知和社會公序良俗的要求,本質上是對女性的物化,在這種制度中,女性不是獨立的個體,不是和男性平等的“人”,而是和金銀珠寶或者任何一個器具一樣隻是物品罷了,可以随意贈送、轉讓。

在當時奉行收繼婚制的匈奴人眼裡,女子和牛羊一樣是他們财産的一部分。既然是财産,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昭君或許沒有想到這是對“人權”的剝奪,但是先嫁其父再嫁其子,明顯有違她所認知和遵循的倫常道德;像物品一樣被轉移繼承,也太有失尊嚴,她是難以接受的,因此她上書請求歸漢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6

但此時漢元帝已死,繼位的成帝看到她的上書請求,隻是冷冷的“從胡俗”三個字。希望破滅,她隻有入鄉随俗,二嫁匈奴王,即呼韓耶單于的兒子複株累單于。

昭君和複株累單于共同生活十一年,生有兩個女兒。這十一年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其實昭君嫁給呼韓耶單于時,呼韓耶已經年邁,而複株累單于和昭君年齡相仿,經過數年生活,昭君或許漸漸适應了塞外的風情。擁有過人的美貌和勇氣的她,新單于或許會愛護她吧。

芳魂葬青冢

昭君嫁給複株累單于十多年後,複株累單于也與世長辭,不到兩年,一代美人昭君也魂歸離恨天。

人們為她修築了墳墓,不論何時,她的墓前總是草色青青,被稱為“青冢”

當恩愛的夫妻先後離世,人們總是說,那是情深所緻,摯愛之人離去,剩下的人也不願獨活,很快追随而去。昭君的離去是否如此呢?

昭君出塞王昭君和單于第一次見面(昭君出塞因匈奴人的收繼婚制)7

時隔千年,我們無法知曉當時的細節,但是這個名垂青史的女子,希望她在塞外是快樂的,她的堅毅勇敢和美貌才情是熠熠閃光的,願這樣了不起的女子被他的丈夫珍愛着,被那裡的人民尊重愛戴着。

王昭君在匈奴所嫁兩任丈夫,是由于當時當地的收繼婚制,在那個時代,不止在匈奴女子隻是男子财産的一部分,即使在禮儀之邦的大漢,女子也同樣地位低下,沒有太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王昭君無法改變那個時代,但在有限的選擇空間裡,她勇敢的踏出漢宮,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書寫了自己的傳奇。


免責聲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内與本号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文章隻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