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旗,英國的“米字旗”可謂當仁不讓。
深藍的底色,搭配着白色的“米”字符和紅色的“十”字符,便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象形旗幟——“米字旗”。
稍微對世界事件感興趣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不止英國是“米字旗”,就連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幾個國家的旗幟上都有“米”字的标識,難道這是巧合嗎?
英國“米字旗”
當然不是。
從19世紀開始,英國就開始了它的殖民擴張之路。一艘艘巨大的輪船載着殖民者們遠赴世界的各個角落,掠奪着當地的資源、财富,輸出着自己的商品、文化。企圖通過經濟壓榨和文化灌輸,再搭配着适當的武力徹底征服同化殖民地的人們。
後來那些殖民地紛紛獨立,但高度的文化認同讓他們的一切都存在着英國的影子,國旗也是如此。
英國的殖民擴張,将“米字旗”插在世界各個角落
英國“米字旗”的三大元素。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颠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既然稱之為聯合王國,那肯定是由政治實體加入組成的。
大不列颠島上的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四大政治實體。
我們看英國的“米字旗”,實際上就是将他們原本的旗幟元素拼湊而成的。
“米字旗”的三大元素
原英格蘭國旗:白底紅色正十字旗。(聖喬治十字)
原蘇格蘭國旗:藍底白色交叉十字旗。(聖安德烈十字)
原北愛爾蘭國旗:白底紅色交叉十字旗。(聖帕特裡克十字)
以上三面旗幟中和以後便有了現在的英國國旗。
可是唯獨少了威爾士的紅龍旗。
為何威爾士紅龍旗被“排擠”在外?要怪也隻能怪威爾士不争氣,太早地臣服于英格蘭,所以失去了将那條紅龍加在國旗上的機會。
威爾士紅龍旗
威爾士可謂歐洲的元老級國家,早在三千年前就曾稱霸大不列颠島,頗有霸主之姿。可是之後就演繹了一段被吊打的曆史。
先是愛爾蘭人、再是羅馬人、後來又來了維京人,總之那時的威爾士不是被打就是在挨打的路上。
早在1284年,英格蘭君主愛德華一世就征服了威爾士。那時的人們便開始認為威爾士屬于英格蘭,英格蘭包括威爾士。
愛德華一世
而過了三百多年後,英格蘭又出兵打下了臨近的蘇格蘭,徹底統一了大不列颠島,第一面“米字旗”就是從那時誕生的。
英國國旗的發展曆程
當威爾士人見到嶄新旗幟的時候,表示也要将自己的紅龍加上去,被無情拒絕了。在英格蘭人眼中,将國旗元素融合隻不過是照顧蘇格蘭的情緒,而威爾士作為一個三百多年前就被統一的公國,這種手段沒有任何意義。
直到1801年北愛爾蘭加入,威爾士也隻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紅龍被“排擠”在國旗之外,不知他們是否會有這種想法,如果當年面對蘇格蘭的鐵蹄再硬撐一會,或許會有不同的結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米字旗”在英國飄揚了一百多年,但沒有任何一條法律條文規定它是英國的國旗。後來還是英國的内政大臣為它正名,才有了國旗的身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