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6個世界讀書日,位于白雲新城CBD的白雲區圖書館新館揭開神秘面紗,宣告對外試運行。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總價值超過10億元,白雲區圖書館新館在廣州區級圖書館中首屈一指。新館更在智能化創新應用方面開業界先河,是全國首個高頻無感借還書圖書館。
▍大師設計: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 ,“雲山珠水”動感足
白雲新城雲城西路蕭崗地鐵站附近,一棟流線型建築引人注意,淺灰色的外觀搭配高透玻璃幕牆,動感十足,從地面拾階而下,便可直達下沉廣場,走進白雲區圖書館新館B1層。該館由“中國館之父”何鏡堂院士擔綱設計,設計理念為“雲山珠水,曲水流觞”,整體設計強調圖書館與城市空間整體和諧,設置下沉廣場,未來可連接城市過街隧道,與地鐵相連。
白雲區圖書館館長張材鴻介紹,新館為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由環形步梯相連,總面積8218平方米,設計藏書量50萬冊,閱覽坐席500個,日均接待能力達8000人次。
新館設置白雲人文館、旅遊休閑區、航空航天區、月台等主題區域,突顯白雲曆史與人文氣息。其中,1F的“月台”是無人值守閱讀區,名字取自杜甫詩“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台”,登上月台,暢遊知識海洋,擡頭便可望見戶外雲山美景,十分惬意。2F的白雲人文館以“白雲山上盡,清風松下歇”為意念,立體呈現白雲民俗文化風貌。館史陳列廳展示了白雲區圖書館建館以來近60多年的發展曆史,展現白雲文化記憶。
▍科技賦能:出館即借書入館即還書,找書還有精準導航
張材鴻介紹,科技賦能是新館的一大亮點,無感借書通道、機器人盤點、智能書架、虛拟圖書導航等衆多“黑科技”加持,讓新館在智能化創新應用方面開業界先河。據了解,新館是全國首家應用基于高頻解決方案無感借閱通道的圖書館,結合RFID、感應偵測、生物識别等技術,實現出館即借、入館即還,實現了借閱零停留。
記者體驗全程,不到15秒便可完成借(還)書流程。讀者關注“白雲區圖書館”微信号,錄入人臉信息,在選好圖書後,通過無感借閱通道,便可實現人臉識别、書本“芯片”感應,最後“開閘”出館就意味着借書成功,十分方便,進館則同理。“這一年大家也關注到‘數字鴻溝’這個問題,我們不希望把人們使用高科技的門檻提高,無感借還書能讓一些老人、孩子或不方便使用手機的人也享受到科技的便利。”張材鴻表示。
在一排排書架上,找到對應索引号的圖書往往需要花一些時間,在書本錯架的情況下則難度更大。新館以智能書架和圖書定位系統為基礎提供精準導航服務,讀者可在任一書架外側懸挂的智能設備上搜索圖書索引号,并來到對應書架,這時某個書格會有綠燈亮起,提示讀者想要的書就在該區域。如果讀者把書取出再随手放在另一格,再找這本書時,變動後的位置信息會及時關聯到智能屏幕上。“精準導航讓圖書錯架不再是個麻煩事,省卻了讀者找書的時間,也減少了圖書管理人員将書本嚴格放歸原位的麻煩。”一名工作人員表示。
▍文化地标:總價值超10億元,打造白雲新城CBD新文化地标
白雲新城館是廣州市第一例利用公建配套解決場館的區級圖書館,開創了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模式的先河。
據了解,白雲區區圖書館舊館位于機場路文化活動中心,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場館與區文化館等單位共享使用,由于服務面積較小,接待能力已飽和,無法滿足周邊群衆的閱讀需求。借《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和《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出台的契機,2016年白雲區利用公建配套的方式在目前地塊獨立配建了新圖書館。為打造白雲新城CBD新的文化地标,白雲區政府斥資數千萬對新圖書館進行裝修,按總價值測算,新圖書館價值超過10億元,這在廣州市現有區級圖書館中首屈一指。
“寬敞、明亮,感覺非常好,第一天書還是挺豐富的,看,我第一天來借了這麼多書!”住在周邊的楊女士點贊。在兒童閱讀區,另一位楊女士正帶着兩歲半的兒子讀繪本,她告訴記者,新館的早教類書籍非常齊全,非常适合帶孩子來。原先,她去得比較多的是珠江新城的廣州圖書館,那裡圖書種類豐富但距離遠,而她常去的白雲區新市分館,距離雖近,适合低齡兒童的繪本卻不多。“現在在家門口就有這樣的好地方了!”楊女士說。
據悉,作為白雲區的新文化地标,白雲區圖書館未來将以打造城市文化客廳為目标,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功能,構建融合閱讀中心、知識中心、交流中心功能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成為市民休閑、打卡的好去處。
▍試開放期間每天600個名額供預約打卡
新圖書館試開放首日,白雲區圖書館隆重舉辦“雲卷雲舒”新館試運行暨2020年年報發布儀式。活動現場發布了《2020年白雲區公共圖書館年報》及2021年新版白雲區公共圖書館借閱卡,同時頒發2020年優秀基層圖書分館、優秀圖書管理員及優秀志願者等獎項。
試開放期間,圖書館精心安排首場展覽“雲行——圖書館誕生記”,與讀者一同追憶圖書館的誕生曆程。新圖書館建成将為白雲的“文化硬件”增色添彩,白雲人的閱讀體驗也将得到質的提升。試開放期間除首日,每天将放出600個名額,喜歡閱讀的讀者可以在白雲區圖書館微信公衆号上預約到館體驗打卡。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多 通訊員 雲宣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
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莊小龍、吳多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何鑽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