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學節選文章的《我與地壇》,史鐵生在文章中寫下了自己與母親的親切感情,文章中描寫了母親作為家庭的支柱,雖然自己重病纏身,但仍細心照管癱瘓的兒子,照顧他的情緒,安慰他的心情,偉大的母愛令人動容,讓人潸然淚下。
而作為史鐵生人生中最出名的作品,《我與地壇》常年暢銷,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部作品。
作者介紹史鐵生,1951年1月4日出生,2010年12月31日逝去,著名作家、散文家。
史鐵生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史鐵生與父母
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
史鐵生青年時在地壇
後來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曆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
2010年12月31日淩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史鐵生 生死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夠曆數前生,你能夠與我一同笑看,所以死與你我從不相幹。 ——史鐵生《永在》
作品簡介《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該書總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中得到的生命啟迪和人生的感悟;
第二部分寫自己對母親的後悔和無盡的懷念;
第三部分寫自己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情感。
全書總共有十二篇散文,分别為《我與地壇》、《我二十一歲那年》、《合歡樹》、《秋天的懷念》、《牆下短記》、《黃土地情歌》、《我的夢想》、《好運設計》、《記憶與印象Ⅰ》《記憶與印象Ⅱ》、《想念地壇》、《扶輪問路》。
其中最為著名的便為《我與地壇》,第二部分就是被節選到小學課本中的文章。
筆者在這裡放一段節選。
而文章中描寫的地壇,它與作者同呼吸,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破敗的公園與失腿的史鐵生,好像茫茫中有着命運的牽連,兩者在靈魂上産生共鳴,史鐵生長久于此,在這地壇他與每一株植物都彼此交換呼吸,與每一塊地磚都相互緻意,他在地壇裡思考人生,思考理想,思考着怎樣與這個世界溝通,在這裡,他得到了日月星辰,他看到了人生星稀。
北京地壇公園
地壇秋景
一個人,生命中最美麗的時光竟似消散得無影無蹤。一個人豐饒的心魂,竟可以沉默到無聲無息。
——《記憶與印象Ⅱ》
史鐵生妻子史鐵生妻子是陳希米,1961年出生,1982年西北大學數學系畢業,1989年與史鐵生結婚。後成為出版社編輯,在2012年創作了散文集《讓死活下去》,表達對史鐵生的懷念。
陳希米
《讓死活下去》
史鐵生與妻子
史鐵生與陳希米
史鐵生與陳希米感情甚笃,史鐵生也曾為陳希米寫下情詩。
史鐵生《贈妻子詩》
希米,希米
我怕我是走錯了地方
誰想卻碰上了你!
你看那村莊凋敝
曠野無人、河流污濁
城裡天天在上演喜劇。
希米,希米
是誰讓你來找我的
誰跟你說我在這裡?
你聽那腳步零亂
呼吸急促、歌喉沙啞
人都像熱鍋上的螞蟻。
希米,希米
見你就像見到家鄉
所有神情我都熟悉。
看你笑容燦爛
高山平原、風裡雨裡
還是咱家鄉的容儀。
希米,希米
你這順水漂來的孩子
你這随風傳來的欣喜。
聽那天地之極
大水渾然、靈行其上
你我就曾在那兒分離。
希米,希米
那回我啟程太過匆忙
獨自走進這陌生之鄉。
看這山驚水險
心也空荒,夢也凄惶
夜之望眼直到白晝茫茫。
希米,希米
你來了黑夜才聽懂期待
你來了白晝才看破樊籬。
聽那光陰恒久
在也無終,行也無極
陌路之魂皆可以愛相期?
作者評價史鐵生與莫言、餘華等是多年的好友,莫言曾評價史鐵生。
莫言與史鐵生
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
韓少功,著名作家,湖南大學特聘教授。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迹,在漫長的輪椅生涯裡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恒,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
王又平,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史鐵生絕對是新時期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過作品傳達思想,而是引導讀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王又平評
筆者評價《我與地壇》作為史鐵生人生之精華,其中閃耀着哲學思辨的光輝,作者記錄了自己遇到的人和事,每個故事都令人動容,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作者也在其中抒發了自己的感想,讀完之後,讓人感到餘韻悠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