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地域差異十分明顯,在飲食風俗上就有典型的“北面南米”。
中式面食經過曆代演變,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地域性面食——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面、河南燴面、蘭州牛肉面、四川擔擔面……
作為這些美味面食的主角,消費者愛吃的面條可能會有哪些消費雷區?
2020年5月,《消費者報道》整理了國家及省級市場監督管理局以及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15年8月至2020年4月關于面條産品的質量抽檢情況。
結果顯示,監管部門在此期間共抽檢到不合格面條127批次,包括挂面、拉面、嬰幼兒面食等。不合格項目涉及10個指标,其中标簽、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二氧化钛、檸檬黃項目不合格問題尤其突出。
從品牌看,“中益得”上榜次數最多,其次為“譚鄉居”“百樂麥”“托福”“竹田拉面”等。
“中益得”不合格次數最多抽檢結果顯示,标稱生産企業為山東中益糧業有限公司生産的面條不合格高達7次。
上述的7批次不合格面條包括:中益得雞蛋風味面(500g/包,2017/11/29)、中益得刀削面(1.5kg/包,2017/12/17)、中益得雙喜挂面(500g/包,2017/10/15)、中益得爽滑面(500g/包,2017/11/29)、中益得長壽面(500g/包,2017/11/29)、中益得雞蛋風味挂面(2kg/包,2017/11/29)、中益得精制挂面(1kg/包,2018/1/11),不合格原因均為二氧化钛,該種成分按規定不得添加于面條。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頻上質檢黑榜的面條主要還涉及嬰幼兒輔食。
如标稱由青島百樂麥食品有限公司委托青島君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百樂麥黑米核桃燕麥階段面(240g(6袋分裝)/盒,2018/9/4)、百樂麥原味鈣鐵鋅階段面(240g(6袋分裝)/盒,2018/9/5)以及标稱由長沙楚成食品貿易有限公司進口的由台灣三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寶貝滋養南瓜面(200克/瓶,2018/2/6)、寶貝滋養蕃茄面(200克/瓶,2018/2/6)、寶貝滋養山藥面(240克/盒,2018/8/30),5批次嬰幼兒面條皆因鈉指标不合格被通告。
在127批次不合格的面條中,有29批次不合格面條是小店自制手工面。不過,抽檢中也發現部分知名品牌,如“中鶴”“貝因美”“金紫陽”。
标稱由杭州健康伴侶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貝因美果蔬營養面條(适合6~36月齡嬰幼兒食用)(208克(8×26克)/盒,2019/1/22)維生素A含量與标稱不符。
标稱由浚縣中鶴營養面業有限公司生産的中鶴麥香勁爽面(挂面)(1千克/把,2018/1/19)鉛超标。
标稱由遵義金紫陽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金紫陽福面(800g/包,2015/4/15)标簽不合格。
标簽不規範、亂用食品添加劑成不合格主因抽檢結果顯示,此次面條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标簽不合格,占比48.0%。常見的如配料中食品添加劑、營養成分表等标注不規範,标注或者暗示了具有預防、治療疾病作用的内容、标注的産品執行标準已作廢等。
二是超範圍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包括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鉀鹽)、人工色素(檸檬黃)、食品增白劑(二氧化钛)。
三是其他方面。包括營養素(鈉、維生素A)與标稱不符,共有8次;其次是金屬殘留超标,其中鉛超标有4次,鋁超标有3次;再為衛生指标菌落總數超标。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是一種食品防腐劑,對黴菌和酵母菌有較強的抑菌能力,其是苯甲酸鈉的2~10倍。這就意味着,它隻需要使用更少的量,就能起到更好的防腐效果。
根據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其可按生産需要适量添加于腌漬的蔬菜、面包、糕點等10多種食品的生産加工,最大使用量根據食品種類的不同,從0.3g/kg至1g/kg不等,但當中并不包括挂面、拉面等。
因此,此次抽檢中發現的28批次脫氫乙酸超标的面條,全部屬于違規添加。
由于脫氫乙酸能夠迅速而完全地被人體組織吸收,進入人體後分散于血漿和許多器官中,有抑制體内多種氧化酶的作用,大量食用此類防腐劑會對人體産生危害。
此次抽檢中發現脫氫乙酸添加量較高的多來自小店生産的面條,其中标稱由汝城縣南粉北面餐飲店生産的面條(2018/9/17)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含量最高,為0.729g/kg。
二氧化钛俗稱“钛白粉”,其作為添加劑被廣泛應用在多個行業。
二氧化钛是防曬霜中最常見的成分之一,其主要是作為UVB波段的物理防曬成分來阻擋紫外線的;一些美白牙膏中也能發現二氧化钛的蹤影,因牙膏中的二氧化钛會有少量附着到我們的牙齒上,就能産生“美白”的假象。
據資料介紹,二氧化钛是世界上最白的東西,1克二氧化钛可以把450多平方厘米的面積塗得雪白。在食品工業中,食品級二氧化钛通常作為着色劑和增白劑使用,用于糖果包衣、口香糖、固體飲料等。
二氧化钛的安全性較好,其進入人體之後約有99.9%通過糞便排出,但剩下了0.1%可以被腸道吸收進入人體器官。
然而,按照規定,二氧化钛并不能用于面條“增白”。
抽檢結果顯示,9批次面條違規添加二氧化钛涉及中益得(7批次)、張店魚面(1批次)和潤泉(1批次)。其中标稱由西和縣潤泉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潤泉苦荞挂面(500g/袋,2016/2/29)二氧化钛的檢出量最高,為0.03g/kg。
【特别聲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原始數據均源自國家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官方網站,數據客觀真實。如相關抽檢結果數據經政府有關部門核實及認定後确認有變更事實的,請及時聯系本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