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紅磚美術館後院并置六重院落,頂部覆蓋地錦天棚。沿軸線排列的月洞門營造出深遠的空間感,将視線凝聚于盡端的透磚牆上。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圖》之九月圖局部,描繪了賞菊鬥菊的園居生活場景。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米藏”宅院中,設計師以抛光鏡面磚映襯牆面發光的月窗,比拟水上生明月的意境。
蘇州藝圃西南角的浴歐與芹廬院落的月洞門相互套嵌,構成“簾幕無重數”的幽深園景。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郎世甯繪《雍正十二月行樂圖》系列之《八月賞月》局部。
清代孫溫繪《紅樓夢》插圖之《蘅蕪苑夜拟菊花題 藕香榭飲宴吃螃蟹》。
揚州個園秋山西立面圖 謝明洋繪
【學人談】
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土地充滿敬畏和依賴,并發展出豐富獨特的基于農耕生産生活方式的文化藝術,園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北魏《洛陽伽藍記》中記載,京城内外有上千處園林,形成了中國城市山林的基本格局。自此從皇室到民間造園之風日勝,逐漸形成了古人集耕讀織繡,風水祭祀、醫養生息等方方面面内容于一體的園居生活。古代住所一般分為宅與園兩部分,宅通常按照儒家禮數布置空間,強調等級與秩序感;而園則是道的世界,四時八節流轉更叠,宇宙萬物皆融于這一方濃縮的時空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構成完整的生命系統。因此園不僅是景物,更是生活:園主人通過巧妙的借景構思“納千傾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同時也要仔細關照家人的日常起居,合理設計宜人的生活環境。
古人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秋季,農産收獲,物質豐裕,天氣漸寒,外出的遊子也應當回家團聚了,所以秋日園居活動十分多樣,包括女眷的“乞巧節”丢針遊戲,少女祈求美好姻緣的“拜月”活動,中元節祭祖放燈,中秋節玩月賞菊食蟹,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為長者祈福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主題當屬“菊”與“月”。
因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句,菊被稱為“花中隐士”。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稱“菊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藥也……牡丹、芍藥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菊花之美,則全仗人力,微假天工……”長江南北,牡丹、芍藥與菊花都是園林中極為重要的花卉,但前者隻需簡單維護,菊則需要特别精心地栽培。清代京城富貴家庭常以賞菊品蟹為主題舉辦雅集,主人将各色品種菊花盆栽布置于園中,并邀請親友攜盆菊前往赴會,品賞一番,稱為“鬥菊”。城西南的陶然亭每年深秋舉辦菊花博覽會,市民把自家的菊花帶來參與評選,同時有酒席、詩會、筆會等,熱鬧非凡。《大中華京師地理志》載:“菊花,士大夫好者極多,家自有種,名目多至三百餘。秋日評菊,陶然亭尤佳。”《天府廣記》中記載了1489年在太子太保吳寬府中亦樂園發生的一次賞菊詩會:“弘治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翰林諸公會餘園居為賞菊之集,既各有詩,寬又以為宜有圖寘其首,乃請鄉人杜謹寫之。”參與雅集的人有文淵閣大學士李賓之,太史陳玉汝,禮部侍郎林享大,太常寺少卿李世賢,翰林院侍讀陸兼伯、王濟之等,并模仿《杏園雅集圖》繪制了《賞菊圖》。鬥菊之風在宮廷中也流行起來,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圖》的八、九月圖中均有體現。不同于芍藥、牡丹植于地面園圃或與假山搭配成為石屏,菊花主要以盆景形式用以觀賞,故舊時私家園林中辟有不少山洞花房,專供菊花越冬。
《紅樓夢》三十七、三十八回中濃墨書寫了大觀園姑娘們結“海棠詩社”,以菊為主題辦詩會的情節:寶钗作《憶菊》《畫菊》,寶玉作《訪菊》《種菊》,黛玉作《詠菊》《夢菊》《問菊》等,各有警句與深意。清代畫家孫溫繪有此場景插圖,畫中建于水池中央的四面帶檐廊歇山頂水榭,前出一間四角攢尖如意寶頂方亭,四面有窗,周圍遍植荷花,挂落鑲嵌着雅緻的文人畫瓷片,後面有曲折竹橋通往岸邊,大觀園中的藕香榭仿若一葉扁舟。
對月的崇拜和贊美起源于上古時代,自初唐将中秋節固定為節日至今已有一千餘年,2006年國務院将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古代全民賞月玩月之風盛行,玩月詩和玩月記廣泛流行,有一百餘篇存世。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民間争占酒樓玩月”“夜市骈阗,至于通曉”,宮苑、鬧市和私人園林中處處“結彩樓,飾台榭”;明代吳彬《歲華紀勝圖》的八月圖題名《玩月》,描繪了一戶京城人家在園中舉辦祭月活動的場景:方桌上放着供品鬥香,一男子正對月祭拜,身後一女子懷抱嬰兒與一紅衣小兒遊戲。清代傳教士郎世甯以圓明園為範本繪制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中《八月賞月》真實細緻地描繪出人們歡聚一堂共度中秋的情境。
園林中,“月”是永恒的主題,常見的月洞門(地穴)、月牙橋、圓月窗等以具象造型點景,文人構園更講究借天光雲影,抒寫詩情畫意。如蘇州拙政園西園“與誰同坐軒”取自蘇轼《點绛唇·閑倚胡床》中“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一句,援引東晉名士庾亮在武昌與下屬在秋夜賞月吟詩詠唱的典故,表達了主人期待與友人分享這無邊風月的心情;蘇州網師園的“月到風來亭”位于水池西北,坐于其中可享受東南拂水而來的清風,靜觀水面升起的明月;揚州寄嘯山莊的片石山房以“鏡花水月”立意,湖石假山圓洞投映在水中的光斑,象征着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之月,廊牆上鑲嵌的方鏡中映襯出與山石纏繞的幽花,揭示了蘊藏智慧的人生知覺。
北京晚清名臣那桐的私宅怡園(那家花園)中有一處院落,由東西廂房“吟秋館”和“篩月軒”構成,館前種植一對石榴樹,軒前有約四十平方米的紫藤架,頗有“天棚魚缸石榴樹”的京城合院特色。北京秋夜氣壓高雲量少,月色格外明亮,通過廊架形成的深淺變化豐富的光影效果,正合軒題額“紫藤篩月”之意趣。
揚州個園以四季假山聞名,其中秋山是一處充滿生活氣息的詩意空間。山體以黃石堆疊上下三層,主峰高達九米餘,山頂有“拂雲亭”,是秋日登高賞月舒嘯的理想地點。秋山遍植紅楓和雞爪槭,将金黃色的山體映襯得更加絢爛多彩,正合郭熙畫論“秋山明淨而如妝”之意。最妙之處在秋山内部的山洞,頂部開有天窗,窗下正對一方石桌,坐于桌邊可于洞中窺月,洞内亦灑滿月光如銀塵覆地,天窗旁植有幾株桂花,偶有花瓣自天窗飄落山房中,頓時馥郁滿屋。
世風日上而人心恒古。古人充滿審美意趣、與天地相通的園居生活仍令現代人心生向往。從古代園林藝術研究出發,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實現理想中的“詩意的栖居”。
(作者:謝明洋,系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設計系副教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