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都新德裡北部有一座高聳入天際的巨塔,在去往印度旅行之前曾多次看過這座巨塔的圖片,直至親眼看到時,仍然很難相信,800年前的印度在沒有任何現代化設備的基礎上竟然建造了這樣一個“通天巨塔”,但它确實真的存在,它就是顧特蔔塔,世界文化遺産之一。
顧特蔔塔,位于新德裡南部15公裡處的梅特烏裡村,始建于1193年,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曆史,自建成後就成為了當地著名的地标性建築一直持續到現在。關于顧特蔔塔由誰而建,至今仍是未知的謎,但普遍認為顧特蔔塔是在伊斯蘭教成功占領當地統治地位後所建,在古塔的牆壁上依稀可見印度教的花紋圖案,之後經過多個朝代的續建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大小,因此也被稱之為“宣禮塔”。
顧特蔔塔由紅砂石和大理石建成,為世界上最高的磚砌高塔,整個塔共分為5層高72.5米,每一層還可以看到類似于陽台的建築構件,其中顧特蔔塔基直徑近15米,越往上越細,最細處直徑約2.5米。如此高的尖塔是如何做到屹立千年不倒的,這也是顧特蔔塔的其中一謎。
這座高塔是典型的兩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相融合的建築,如果單純的說外形則是伊斯蘭教風格建築,隻是在建築之上依然保留了一些《古蘭經》的經文及優美的壁畫,不過現在已經不允許登塔了,比較可惜。在顧特蔔塔四周還保留有幾座伊斯蘭教建築:阿拉伊-達爾瓦紮門、庫伊斯蘭力量清真寺、大鐵柱等,這些建築并稱為“印度七大奇迹”之一。
阿拉伊-達爾瓦紮門,始建于1311年,典型的伊斯蘭教風格建築,可見200年後伊斯蘭教依然在當地處于統治地位,這座門型的建築是穆斯林藝術的精品之作,伴随着這座古塔風雨飄搖了700多年的歲月。
阿拉伊-達爾瓦紮門也是由紅砂石和大理石建造而成,其中一側為大理石,一側為紅砂石,紅砂石一側的牆壁之上雕刻有精美的圖案,整個大門穹隆的形狀與泰姬陵内的門一樣,典型的伊斯蘭建築。
牆壁上的圖案時至今日依然非常的清晰,雖然不明白雕刻的什麼意思,但僅僅是這些圖案的精美程度也足以震撼到我們。仔細看,這些圖案的雕刻是分别雕刻在一塊塊磚塊之上,然後拼湊壘砌而成,工程量之大簡直難以想象。
在阿拉伊-達爾瓦紮門門前的中庭中間位置,聳立着一根高7米、重6噸的大鐵柱,據說這根大鐵柱建于4世紀,曆時比顧特蔔塔還要早800多年,據說這根大鐵柱鐵的純度高達99.72%,另外還有碳、硫等物質,即使風吹雨淋也不會生鏽,時至今日确實如此,這個也是“世界未解之謎”中的一謎,當時的印度人是如何制作的這根合金鐵柱?
在顧特蔔塔的不遠處,還可以看到一個足足10米高的巨大圓柱形石柱,這是當時顧特蔔國王的兒子想修建一座比顧特蔔塔更高的塔,并取名阿萊塔,隻是僅僅将塔的底座修建好了便去世了,之後便不了了之了,一直遺留至今,成了世界遺産的一部分。
曆經千餘年曆史,這裡很多建築早已破敗不堪,無論是庭院中還是角角落落随處可見殘垣斷壁,不由得想起北京圓明園,也是這樣的模樣,文明古國在曆史的進程中難免出現這樣的場景,一股滄桑感油然而生。
在顧特蔔塔一旁還有兩座伊斯蘭清真寺,其中“伊斯蘭力量清真寺”是印度北部最著名的清真寺,始建于印度三代國王統治時期,據悉這座清真寺在當時是拆除了20多座印度廟修建而成,雖然看着給人一種破敗的感覺,但這一根根精美的石柱依稀可以看到當時的興盛。
僅僅是這些石柱之上精美的镂空雕刻圖案就足夠吸引人了,将古人的智慧及精湛的工藝體現的淋漓盡緻,而且每根石柱子上雕刻的圖案還不一樣,保存至現在依然清晰。
這些看似冰冷的石頭建築,雖然已時過千餘年,但給人的感覺并不冰冷,用心聆聽,似乎在向人們那訴說着什麼,是那個時代的輝煌還是?這個就不得而知了。曆史在進步,曆史文化不能丢,文化遺産更需要保護與傳承。
遊覽顧特蔔塔大約需要1-2個小時左右,除了欣賞這些擁有悠久曆史的建築外,這裡還是一個不錯的休閑之地,一旁有一處類似于公園的地方,中間種植有一棵遮天蔽日般的參天大樹,估計也有幾百年曆史了,掩映着這片有着千餘年歲月的土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