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6:51:03

劉霁

2021年10月13日,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第一階段會議上,公約締約方通過了《昆明宣言》,這是本階段會議的重要成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的大事,需要各方參與和努力,這在《昆明宣言》中得以體現。《昆明宣言》中第15條的承諾,呼籲民間團體、地方政府、商業和金融部門以及其他相關利益攸關方能夠充分和有效地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這其中,企業能否有效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影響着經濟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演進。知名環保組織山水自然保護中心曾撰文分析了企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系。文章指出,企業與生物多樣性的聯系,有的是通過其核心業務,或者間接通過企業投資及供應鍊,對生物多樣性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有許多企業的生産是依賴于生物多樣性和生态系統的服務,将生态系統的服務和功能作為關鍵的生産資源。所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

随着2015年聯合國通過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标,越來越多的全球型企業将可持續發展作為自身發展的戰略目标之一,歐萊雅則是美妝行業的代表。2020年,為應對全球挑戰,歐萊雅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全新升級,将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在内的生态環境議題嵌入到業務模式的轉變中。深刻意識到大自然是一種自生式固定資産,并通過轉變業務模式投資自然,歐萊雅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先行者。

歐萊雅相信,将所有力量集合在一起能夠發揮“1 1>2”的效用。自身踐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承諾的同時,歐萊雅在2020年還提出“明天合夥人”的概念,撬動政府、非政府組織、媒體、科研機構等各方力量,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宣傳科普,打造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夥伴生态圈。

改變業務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撬動各個利益相關方,打造夥伴生态圈。歐萊雅逐步探索出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模式,為了這顆星球美好的明天,歐萊雅模式或許值得跨國型企業參考與借鑒。

我們的經濟根植于大自然,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刻不容緩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于2020年發布的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強調,生物多樣性是人類在地球得以生存的基礎,然而現實證據卻再清楚不過——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壞生物多樣性。報告指出,自1970年以來,截至2016年,全球監測到的哺乳類、鳥類、兩栖類、爬行類和魚類的物種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68%。

作為這份報告中一項重要的指數,生物多樣性完整性指數(BII)以地區為單位,評估地區内各個陸地生态系統中原始生物多樣性的平均留存度。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平均生物多樣性完整性指數(79%)遠低于安全下限值(90%)并且仍在不斷下滑。生物多樣性完整性指數的下滑表明世界的陸地生物多樣性已經岌岌可危。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歐萊雅樣本)1

生物多樣性完整性指數

對于形勢能否扭轉,報告提到,即便人類努力從其他方面扭轉生物多樣性變化,仍然可能無濟于事。僅氣候變化一項還是會造成近五分之一的野生物種在本世紀面臨滅絕的風險。

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多重要,報告指出,生物多樣性喪失已不單純是環境問題,更是發展、經濟、全球安全和道德倫理問題,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生物多樣性确保我們獲得食物、纖維、水、能源、藥物和其他遺傳物質,并且在調節氣候、淨化水質、減少污染、授粉、管控洪澇和風暴潮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我們确認,社會和經濟發展離不開對地球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管理。因此,我們決心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淡水資源以及森林、山地和旱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态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聯合國在2016年發布的《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一文也如是強調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态研究中心教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創始人呂植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援引世界經濟論壇的世界風險報告,舉例說明社會和經濟發展離不開生物多樣性。該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GDP是88萬億美元,其中超過44萬億美元的GDP是中度或高度依賴自然的,比如建築、農業、食品和飲料等行業。在她看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本質是一場經濟危機。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帕薩•達斯古普塔(Partha Dasgupta)。他認為經濟模型中不應僅包括生産性資本和人力資本,還應将自然資本納入其中。

他在《生物多樣性經濟學:達斯古普塔評估》一書中強調,我們的經濟根植于大自然,大自然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産。10月12日,達斯古普塔在由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北大國發院聯合舉辦的“生物多樣性經濟學圓桌論壇”上再次強調,“大家千萬不要認為大自然是人類經濟的附屬品,她應該是經濟邏輯的核心”。

全面升級可持續發展戰略,守護地球界限

無論是國際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還是聯合國公布的可持續發展議程,抑或是專家學者的研究論斷,都明确了一點:保護生物多樣性,才能實現人類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将生态系統的服務和功能作為關鍵的生産資源的美妝行業代表,歐萊雅一直将可持續發展作為集團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2020年,歐萊雅集團宣布了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歐萊雅,為明天”和一系列面向2030年的宏偉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歐萊雅将保護生物多樣性與關注氣候變化作為升級版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基于“自我轉型”、“賦能業務生态系統”和“為應對全球挑戰做貢獻”三大戰略支柱,歐萊雅集團于氣候、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和自然資源四大闆塊改變業務模式。

歐萊雅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監尚巍表示,“歐萊雅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踐行者,以原材料的可持續采購、産品的可持續配方、産品生命末期的影響、運營場所的生物多樣性管理和歐萊雅自然再生基金五大框架踐行承諾,以科學的方式設定可持續發展目标,積極推動全面綠色發展,守護地球界限”。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歐萊雅樣本)2

歐萊雅設定2030年可持續性目标

“地球界限”理論由瑞典科學家約翰·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首次提出,并受到了聯合國及國際科學界一緻認可。“地球界限”定義了人類必須在未來10年嚴守的九大生态底線,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土地利用和地球化學循環等9大方面的邊界,以維系長期生活和發展的安全環境。

為了守護地球界限,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歐萊雅做出如下承諾:1、與2019年相比,到2030年,與原材料采購相關的土地占有總量将保持不變;2、到2030年,配方中95%的成分都将是生物基成分,源自充足的礦物質或是循環流程;3、配方和包裝中100%的生物成分都将是可追溯的,并且都源自可持續的資源,确保零森林砍伐;4、100%的工業場所和所有運營設施都将對生物多樣性産生積極影響。

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提到,“為了實現我們的承諾,歐萊雅努力保證在所有活動中尊重生物多樣性,從産品設計和包裝到原料采購,我們一直不懈地緻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環保選擇”。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歐萊雅樣本)3

2021“歐萊雅,為明天”生物多樣性保護年度項目“物以‘多’為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費博瑞先生發表主題演講

以歐萊雅旗下高檔化妝品部第一大品牌蘭蔻為例,其護膚和彩妝中使用的99%的玫瑰都是有機的,以可持續的方式種植和采購玫瑰。聖羅蘭美妝則打造了栽培與植物研究相結合的開創性項目——奧立卡社區花園。

歐萊雅從中國本土供應商萊茵長期采購可持續的活性成分“靈芝孢子粉”和“白芍”,并将其使用在羽西靈芝系列、白芍系列和巴黎歐萊雅牡丹奢養系列産品上。此外,歐萊雅中國使用的産品碳纖維和木質纖維包裝及禮盒,都100%通過了FSC森林認證。

自身業務模式轉變的同時,歐萊雅還對保護大自然的行動提供資金支持。1.5億歐元專項資金支持包括“推動循環經濟”和“支持修複自然”在内迫切的環境與社會需求。其中,5000萬歐元将用于資助自然再生相關項目,5000萬歐元将用于資助循環經濟相關項目。為援助弱勢女性,剩餘5000萬歐元将用于創建慈善及捐贈基金。

打造夥伴生态圈,共築星球美好明天

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這顆星球的美好明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各方達成共識,共同參與。歐萊雅中國充分發揮了跨國型、平台型企業的優勢,于2020年推出“明天合夥人”的概念,用明天的思維經營今天,賦能每個創變角色,向美好明天加速通行。歐萊雅中國将多種利益相關方定位為不同的合夥人,政府、機構為“專業合夥人”、媒體和知名博主為“創變合夥人”、員工、消費者為“行動合夥人”,三類合夥人共同組成“明天合夥人”聯盟。

“明天合夥人”聯盟是歐萊雅中國打造的夥伴生态圈,這個生态圈正在快速運轉。

今年7月份,歐萊雅中國與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這樣的專業合夥人合作設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基金”,支持COP15相關公衆生物多樣性科普教育,開展中國特定栖息地的生物多樣性科考等項目。

在COP15大會召開前夕,歐萊雅還與創變合夥人BottleDream瓶行宇宙聯合發布“2021年輕人保護生物多樣性洞察”。這份洞察對2021名年輕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工作坊和采訪的形式,洞察了年輕人對生物多樣性的看法、年輕人生活的真實情景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的連結點,提煉出6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典型畫像,提出了轉化更多年輕人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3大關鍵:建立聯結,把宏大的生物多樣性議題日常化;消費支持,助力消費者做出生态友善的消費選擇;持續行動,将生物多樣性保護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歐萊雅樣本)4

BottleDream瓶行宇宙創始人阿菜分享“2021年輕人保護生物多樣性行動洞察”

正是在這份洞察的指引下,歐萊雅中國與上海自然博物館合作打造了“什麼是多樣星球”大型沉浸式互動遊戲,向大衆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号召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加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

在具體的遊戲過程之中,公衆化身動物展開旅程,在手機小程序的引導下,到自然博物館的不同區域,完成多個實體任務。比如,找到動物角色實體,用裝置聆聽動物聲音等,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讓公衆們探索物種栖息地、食物鍊等各種知識,了解未來生物多樣性之路,促進生态可持續理念的科普教育與傳播。

在10月14日,COP15大會期間舉辦的生态文明論壇主題論壇一“應對氣候變化與保護生物多樣性”上,歐萊雅北亞及中國首席企業事務與公衆聯動官蘭珍珍詳細介紹了啟動這個集互動和倡導于一體的大型生物多樣性科普項目的緣由。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歐萊雅樣本)5

歐萊雅北亞及中國首席企業事務與公衆聯動官蘭珍珍(左二)出席主題論壇并發言

她說,“歐萊雅集團以‘創造美,讓世界為之所動’為使命,緻力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對社會、對地球産生積極的影響。作為對衆多消費者有着巨大影響的企業,一方面我們要減少自身産品對環境的影響;同時,我們必須不斷加強消費者互動和教育,攜手社會各界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歐萊雅中國還将這個沉浸式互動遊戲帶到了COP15大會舉辦地昆明。蘭珍珍表示,“借助COP15的契機,我們把這一遊戲帶到了昆明,聯合昆明動物博物館讓更多的公衆在寓教于樂中收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知識。此項目也被列入中法環境月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期待通過COP15的平台和機遇,帶動更多企業一起達成生态及社會貢獻,讓更多的人成為我們未來的‘明天合夥人’,共同鑄就人與生态和諧共處的大美中國”。

生物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歐萊雅樣本)6

“什麼是多樣星球”大型沉浸式互動遊戲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舉行

在即将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歐萊雅将專門設置“明天之美”展區,着重展示歐萊雅可持續産品和生态保護實踐成果。今年,“歐萊雅,為明天”年度可持續項目聚焦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觀衆也可在展區内看到充滿自然元素的“生物多樣性”區域。

正如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徐光在今年7月27日,“歐萊雅,為明天”生物多樣性保護年度項目——“物以‘多’為貴”的啟動儀式上所說,作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一環,企業的積極參與與引導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起着巨大作用。“通過企業,我們可以帶動更多的消費者及社會公衆了解并參與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活動中來。期待未來有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加入守護自然的行動,共同為地球的美好明天貢獻一份力量。”

毫無疑問,歐萊雅這家跨國型的美妝企業正在以全新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為這顆星球的美好明天貢獻着自己思考與策略。

責任編輯:毛玮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