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雲:“看遍塵間多少事,明心一悟善緣生。”
在紅塵中經曆多年,惟願内心可以變得通透明亮一點,感悟周邊的一切,從而擁有獨屬于自己的善果緣分。
什麼是“悟”?便是一瞬間的“豁然開朗”。正如《桃花源記》當中所描述的一般:“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俗世之人為了看到世外桃源,便到處尋覓。等通過了無數的艱難險阻,才突然發現“桃花源”就在眼前。
跟“頓悟”是一個道理。經受無數的磨砺,隻是為了在未來的某一刻,可以收獲到一瞬間的領悟,突破瓶頸,實現人生的跨越。這種一閃而過的領悟,我們稱之為,第六感。
所謂的“第六感”,按照西方心理學的說法,便是超感官知覺,以五種基本的感官為基礎,再搭配上相對應的場景,從而讓人産生了——心覺(直覺)。
人走上坡,天賜靈感。有這些第六感的人,命不會差到哪裡去。
一、“感覺”到有壞事發生,這是上天對人的提醒。
有一個詞,那是很有意思的,感覺。看到什麼,想到什麼,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 所面臨的結果也各不相同。
在路上,有些人突然感覺到“車”的可怕。走了那麼多年馬路,以前沒有這種感覺,今天卻出現了。這個時候,便要警惕了。
有些人依舊我行我素,連紅綠燈都不看,那發生意外是必然的事兒。而有些人變得謹小慎微起來,也許就能躲過一劫了。
“感覺”這種東西,那是虛無缥缈的,沒有人能夠證明它百分之一百會成為現實。但是,無法證明,不代表不會發生。
沒有人知道意外和明天誰先會到來。有很多事兒,都是憑感覺的。這種感覺, 不是刻意的想法,而是自然而然的、一閃而過的預感。
從心理學來說,預感就是第六感。而從浪漫的角度來說,預感則是老天的提醒。
二、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有“靈感”出現。
在考試當中,小陳遇到了一道難題,無法用常規的方法解決。因此,他先做了容易的題目,最後才做這道難題。
沒有想到的是,在做簡單題的過程中,小陳的腦海“一閃而過”了一種解題的思路。他按照這種思路去試一試,沒想到把那道難題解決了。
比如一個作家,在平常閱讀寫作的時候,也會在某一瞬間,靈感爆棚,從而說出或者寫出超出自己水平的内容。
這種瞬間的靈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最好體現。上天從來沒有斷絕人的生路,它總會給人一些暗示,讓人有所突破。
不論是在工作當中,還是在日常的生活裡,靈感都是必不可少的。就跟愛迪生所說的一般,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在愛迪生的原作當中,後面還有這麼一句話: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三、曆經滄桑之後,突然“看透”。
什麼是看透?比如一個貪财如命的人,竟然悟透了“一場空”這三個字。這,便是超越俗世的看透。
俗世是一個牢籠,俗世當中的一切觀念都是各種各樣的枷鎖。我們之所以看不透,掙脫不開,就是因為我們永遠都被束縛于紅塵牢籠當中。
所謂“處于山中,一葉障目”便是這個道理。要想看透一些事,那是需要機緣的。看透人性,需要身處于卑微的境地;看透人間,需要曆經滄桑。
還沒有踏出社會的孩子,為什麼給人一種盲目無知的感覺?因為未曾經曆,自然就不懂得天高地厚,也不懂得人心險惡。
人,還是早點看透這紅塵俗世比較好。至少,活得清醒明白,總比活得迷迷糊糊要強,免得被人賣了,還在幫别人數錢。
一點領悟,那是天意。而逐漸看透,則是歲月的恩賜。
四、突然間看到了“未來”,這是天意。
談到這裡,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人之“第六感”會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心理學家認為,人類通過五覺的刺激,反應給大腦某個未知細胞或器官所體現出來一種預知推斷的心理感覺。
這種未知的細胞,沒有人知道是什麼,也沒有人知道基本的五種感官,是否與之有聯系。隻能說,能否聯系,這是有幾率的。隻是幾率比較低罷了。
有些人突然間看到了未來發生的某些事,或者某個結果,動用了“超感官知覺”。其實,哪怕是當事人,也不一定清楚自己做了什麼,才看到了這些東西。
用希臘哲學家的話來說,無數的偶然與必然相互交織,最後成為了現實中必然的事物。
對于所感知到的一切,沒必要質疑,也沒必要跟别人讨論是否真實,隻要你覺得“理當如此”,那就夠了。因為每個人的感官,都是有差異的。
文/舒山有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