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在營口
老營口人愛說歇後語,不僅生動形象,而且風趣幽默。今兒個,咱就聊聊老營口的歇後語,看看你能不能接上幾條……
地名篇
A
老爺閣的匾——正大光明
老爺閣建成于1860年,位置在今天老街東頭護欄那塊,1923年,富商王煥瀛出錢重修,縣長陳文學給題了塊匾,叫“正大光明”。所以營口人一提老爺閣的匾,就知道正大光明,慢慢成了歇後語,老爺閣存在了100多年,1966年被紅衛兵拆除。
連發順的餃子——個大餡肥
當年老營口有個窪坑甸,位置在今天的勝利辦事處。那裡商家衆多,其中有個著名的連發順餃子館,因為個大餡肥,非常受歡迎,慢慢成了歇後語,直到今天有些老營口人還記得。
日本船——念個丸(完)
日本船的名字都叫xx丸,日本人統治營口時,遼河上有好多日本船,因此老營口人對這個有所了解,隻要一說日本船,就知道念個丸,慢慢地意思逐漸引申,變成了讓人把文章念完。
人物篇
B
花槍劉的把勢——光說不練
五十歲以上的營口人,大多數都應該知道花槍劉。他是河北來營口的雜耍藝人,也是一個武林高手。姓劉,因為花槍耍的好,人送綽号花槍劉。花槍劉長期在營口窪坑甸賣藝賣藥,總說有一身功夫,卻沒見和人交手,因此營口人說人隻會嘴上功夫時,就說是花槍劉的把式。
趙二愣的戲法——騙人的
趙二愣也是營口窪坑甸的一個雜耍藝人,他的絕活是變戲法,現在叫做魔術,他的手法很高,沒人能夠看出破綻,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無論變出什麼東西和花樣,都是騙人的。
王曉岚的橫批——真夠我戗
王曉岚是蓋州著名的俠士,1900年和義和團參加過抗俄鬥争。他一生愛國,卻貧困潦倒。一年春節,他在自家門前貼了副對聯,上聯是“年好過節好過日子難過”,下聯是“出有門入有門求借無門”,橫批是“真夠我戗”。後來,營口人常用這個橫批來自嘲。
特産篇
C
曬鹽池的梭魚——淨腸的
營口鹽場把海水圈起來曬鹽,引水入池時也會引入許多魚蝦。這裡的魚蝦非常幹淨,肚子裡沒有雜物,老營口人稱為淨腸,因為當時糧食缺乏,淨腸指人沒吃飯餓肚子,今天恢複了本意,指魚肚子裡幹淨。
死螃蟹——沒沫兒(指沒主意)
常逛市場的人都見過,螃蟹愛冒沫,這說明螃蟹還活着,等到螃蟹死了,就不會冒沫了。老營口人用這句話來說明一個人沒有主見,沒有主意。
黃花魚的腦袋——窮頭一個
營口人吃魚愛吃腦袋,因為腦袋裡有很多東西很肥,味道很鮮。但黃花魚的腦袋就沒人吃,原因是黃花魚的腦袋太窮,裡邊沒肉。老營口人常用黃花魚的腦袋來比喻自己,說自己是個窮頭,沒有錢。
武大郎篇
D
營口有許多山東移民,因此流傳了許多山東内容的歇後語,比如武大郎,當然,武大郎的流行也和《水浒》的火爆有關。看完以下内容隻能說,武大哥,你辛苦了,不僅潘金蓮折磨你,玩歇後語的也折磨你……
武大郎盤扛子——上下不夠由
武大郎賣棉花——人熊貨囊
武大郎玩夜貓子——什麼人玩什麼鳥
武大郎打更——外邊蹓跶
武大郎服毒——吃不吃都得死
動物篇
E
想當年,大家主要的消遣就是聚在一起開玩笑,這是歇後語産生的主要原因,除了拿武大哥那樣的慫人開玩笑外,動物也是歇後語的主角,以下這些,在老營口都非常流行。
熊瞎子打立正—— 一手遮天
黑瞎子叫門—— 熊到家了
耗子舔貓鼻子—— 膽大不要命
耗子拉木鍁—— 大頭在後邊
羊群裡走出個驢—— 顯大個兒
驢和牛頂角—— 不要驢臉了
豬鼻子插大蔥—— 裝象
癞蛤蟆上秤盤—— 美得不知多錢一斤
【生活智慧篇】
群衆是民間智慧的創造者,營口人創造了許多歇後語,不僅趣味十足,而且充滿了生活智慧。
騎驢看唱本—— 走着瞧
大頭寶碰晾樁子—— 懵頭轉向
戴草帽親嘴—— 差遠了
老兒子娶媳婦—— 大事完畢
正月十五貼門神—— 晚了半月
竈王爺打把勢—— 砸鍋啦
瘸子跳舞—— 忒(腿)好了
光棍赴宴—— 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營口還有好多趣味十足的歇後語,有些與外地相通,這是人口和文化融合的結果,除了老營口流行的以外,營口還誕生了許多時代感很濃的新歇後語。
文/段正純 美/胡八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