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是什麼?這一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發現,起初被媒體稱為“雙突變”病毒據印度衛生部今年3月底公報,由10個實驗室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聯盟”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采集的樣本中發現,這種新的變異毒株攜帶E484Q和L452R突變,可能導緻免疫逃逸和傳染性增強這一變異毒株被世衛組織命名為B.1.617,并在5月31日用希臘字母δ(德爾塔)命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這一毒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發現,起初被媒體稱為“雙突變”病毒。據印度衛生部今年3月底公報,由10個實驗室組成的“印度新冠病毒基因組學聯盟”在馬哈拉施特拉邦采集的樣本中發現,這種新的變異毒株攜帶E484Q和L452R突變,可能導緻免疫逃逸和傳染性增強。這一變異毒株被世衛組織命名為B.1.617,并在5月31日用希臘字母δ(德爾塔)命名。
印度阿育王大學特裡維迪生物科學學院院長、病毒學家沙希德·賈米勒接受印度《西隆時報》專訪時介紹說,這種變異毒株叫“雙突變”不夠準确,B.1.617總共包含15處突變,有6處發生在刺突蛋白上,其中又有3處比較關鍵:L452R和E484Q突變發生在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結合的區域,L452R提高了病毒侵入細胞的能力,E484Q有助增強病毒的免疫逃逸;第三處突變P681R也能使病毒更有效地進入細胞。
這些突變的綜合效應使病毒能部分避開一些中和抗體,傳染性增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