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點工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點工作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2 02:25:48

小錦今日獲悉,2022年(第二屆)成都市“蓉城智碳”生态環保科普教育創新項目實踐活動頒獎儀式已于近期舉行。本屆活動于今年6月啟動,在各區(市)縣大力組織和各高校環保隊伍、環保社會組織參與下,共收到參賽方案百餘份。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3個、優秀獎47個及優秀組織單位11個。

這些優秀方案立足新發展階段,以促進城市群綠色發展,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為目标,将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态文明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推動構建生态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呼籲群衆共同踐行低碳生活、提高環保意識。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點工作(百餘份參賽方案)1

提倡綠色低碳和城市發展相結合

助力實現“雙碳”目标

成都,這座地勢落差達4500多米的公園城市,為不同種群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據此前公開數據顯示:成都現記錄有4459種植物,野生鳥類共530種,陸生野生動物700種,熊貓基地現有圈養大熊貓237隻,是全球最大人工繁育大熊貓遷地保護種群。

如何将綠色低碳和城市發展相結合,積極實踐可持續發展觀?聚焦成都水源地濕地,有哪些保護修複手段助力恢複生物多樣性?科技賦能節能減排,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助力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标,圍繞生物多樣性、綠色消費、綠色出行、綠色低碳、垃圾分類等生态環保主題, 成都市“蓉城智碳”生态環保科普教育創新項目面向學校、環保公益NGO、環保科普教育社會實踐基地等,進行優秀方案征集并組織落地實施。

此次獲獎作品中,一等獎獲獎方案用“黑科技”踐行低碳環保,項目團隊的複合生物酶法紙張脫墨技術,可以實現将用過的打印紙還原為白紙,把綠色環保命題帶上了國際舞台;獲得二等獎的兩個項目分别聚焦生态鄉村低碳旅遊和水源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實踐可持續發展觀;獲得三等獎的三個項目緻力于傳播低碳生活實踐,展現“低碳少年、低碳青年”的風姿,構建家庭、社區、學校聯動,影響更多人參與踐行低碳綠色生活。

“今年,從參賽作品數量漲幅來看,公衆參與生态環境保護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活動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蓉城智碳”活動促進公衆以更積極的姿态積極參與生态環境建設,為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提供生态環保“智彙”力量。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點工作(百餘份參賽方案)2

讓科技與環保零距離

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作為天府之國生态本底的守護者、綠色發展的推動者,成都市生态環境局正加快促進構建“産學研宣治”生态圈,努力打造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的城市樣本。在這樣的背景下,“蓉城智碳”生态環保科普教育創新實踐項目應運而生,着力以科技手段增強人民群衆在生态環境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第二屆活動現場,知名教授、國家級科技園區的負責人、優秀項目代表和大學生志願者紛紛圍繞“蓉城智碳讓科技與環保零距離”這一主題進行分享,從“産學研”一體化科技園到生物技術助力節能減排,再到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各項具體舉措,精彩紛呈。

“被科技照亮的世界,也可以是環保的、美好的。”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生科科長權淩分享道,此次帶來的《“SAY”:減碳官在行動!》項目,以科學為基礎,面向全體大學生舉辦環保idea創意征集大賽,持續探尋“科技 環保”的創新思路,打造了“科普微課堂”“科普舞台劇”等,在青年學生中已收獲了良好反響。

科技,在城市綠色發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用好各項創新研發資源,加速環保科技成果轉化。”“年輕人既要在身邊的細微之處踐行環保理念,也要在學習中用于創新,讓更多環保科技從‘紙面’落到‘地面’。”“10年間,雲橋濕地持續不斷地開展科學調查、自然設施制作、動物栖息地恢複、本土植被恢複等工作。”……談起科技助力生态環境保護與修複,現場嘉賓感受良多。

市生态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生态環境科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解決生态環境問題的利器。市生态環境局将繼續用好科技手段、培育科技人才,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點工作(百餘份參賽方案)3

去年6個優秀項目落地反響良好

累計舉辦各類志願活動50餘場

據了解,“蓉城智碳”第一屆活動于2021年舉辦,活動面向全市中小學、環保NGO社團,共收到參賽方案88個,最終評選出6個優秀項目并予以實施,項目包括低碳研學、生态科普講堂、舊物再造、環境測評、低碳科創、環境調查及研讨等方面。

依托去年的6個優秀項目,在為期四個月實踐時間内,“蓉城智碳”項目已累計舉辦各類志願活動50餘場,直接參與活動的志願者1500餘人。

其中,“發現公園城市的本土低碳生活——成都水源地綠色低碳科普公衆教育”項目圍繞“綠色 低碳 生活”的融合主題,以正在打造的第一個水源地綠色低碳社區科普教育基地為基礎,引導公衆從“全域成都視角 個人具體參與”的形式,學習并了解公園城市已長期落地的“綠色低碳生活”示範性成果。形成了《林盤與低碳——一份來自于本土的公衆科學家報告》1份、《安甯村小氣候分析報告》1份、《林盤低碳循環圖》2份,累計發布報道22篇,被閱覽數超2萬。

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态意識,倡導簡約适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蓉城智碳”項目還通過多種類活動,提倡環保理念。“我是低碳小衛士”項目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不同主題活動,通過具體活動的開展,将低碳理念深入孩子們心裡;“‘低碳科創 少年擔當’四部曲——清波社區生态環保科普社會教育服務”項目針對清波社區内家庭、學校,展開了生态環保科普社會教育等服務……

“推動生态文明建設和生态環境保護需要久久為功,每位市民既是良好生态環境的受益者,也是建設的參與者與保護的實踐者。”市生态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引導公民從意識向意願、行動轉變,以行動促進認識提升,促進全民參與生态環境建設,加快構建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蓉城。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菲菲 責任編輯 何齊鐵 實習編輯 盧娅芮 圖片 本報資料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