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古詩,千年傳唱,婦孺皆知。
對這句詩的理解也是多種多樣,可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裡我也提出自己的理解,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登鹳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欲窮千裡目,詩人想窮目力看什麼?看黃河是肯定的。
黃河萬裡,看不到盡頭,所以要“更上一層樓”,詩人才能看得更遠。
我常常自問“詩人更上一層樓,隻看黃河嗎?”“欲窮千裡目”與“白日依山盡”的邏輯聯系是什麼?
1、邏輯的問題
如果将“白日”理解為落日,一方面意味着王之渙已經看到了西方最遠的風景。
另一方面在落日依山盡之後,光線漸暗,不利于“窮千裡目”,詩人真想“欲窮千裡目”,完全可以在晴空萬裡、豔陽高照的時候登鹳雀樓。
2、空間的單調,或開闊
白日,理解為落日,空間感略顯單調。落日是西方遠景,黃河入海是東方遠景,沒有高天的空間。
氣壯山河的唐詩基本上都有“天”有“地”。
這裡舉幾個例子: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岑參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等等,這樣的唐詩還很多,稍微留心就會注意到,詩人心中有“天地”,讀起來豪氣幹雲的詩詞也是天地俱有。
并不是說所有唐詩都這樣,隻是這樣空間開闊,給人感覺很美。
因此考慮到邏輯問題、空間的開闊感,我将“白日依山盡”理解為詩人以白日反襯山高。這樣一來,山如此巍峨崇高,河如此源遠流長,江山如畫,詩人深感造化神奇,驚訝不已。
詩人想看山之美,更上一層樓,以窮目力極限,像杜甫看泰山一樣。
決眦入歸鳥,杜甫仰望泰山,飛鳥漸行漸遠漸高,直到變成了一個點兒,杜甫還想看,于是睜大了眼睛,直到最後睜得不能再大了,鳥還在飛,泰山之高便不言而喻了。
聯系《登鹳雀樓》,“白日依山盡”,高山本身是一種美,之外還有古木、奇峰、鳥、雲等風景。
雲與霧,是高山很美的風景。杜甫描寫“蕩胸生層雲”,也寫到了這份美。
還有很多古詩詞寫到高山之上雲之美,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這樣一來,“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與“白日依山盡”就有了邏輯聯系。
詩人站在低一層的樓上,看不到高山所有的風景,因為太高了。也看不到黃河入海的壯觀,因為太遠了。
但是詩人還是要“盡人事”,付出自己可以付出的努力,更上一層樓,看到山更多的風景、河更多的風景。
這和杜甫《望嶽》裡的“決眦入歸鳥”,是同樣的心理。盡管眼眶睜得更大一點兒,也不見得可以多看到多少風景,但是還是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更上一層樓,詩人既是為了看山,向上看,也是為了看河,向遠看。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是詩人看到山、河之美,為造化神秀所震撼、贊歎、吸引的自然反應,符合人之常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