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企業應該加強自律,主動肅清僞概念,滋養真科學的土壤。
作者〡《未來迹》向婷婷
“外泌體護膚”是近年來醫美領域的新寵,從2019年開始成為很多美容護膚産品的宣傳概念。追捧者稱其為“抗衰新秀”“黑科技”。但在火爆的同時,關于其是“僞概念”“擦邊球”的質疑聲也一直沒斷過。
9月6日,中山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微信公衆号發布了一篇題為《消費警示 “外泌體化妝品”是僞概念》的文章,直接将“外泌體化妝品”打入了“死”冊。
上述文章指出,2021年國家藥監局修訂發布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中,未收錄名稱含有“外泌體”的化妝品原料,目前,國家藥監局也未注冊或者備案任何外泌體相關的化妝品原料。
文章還進一步指出,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部分生産企業或商家大肆編造、宣傳所謂的“外泌體化妝品”,涉嫌誤導、欺騙消費者和誇大宣傳、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等違規行為。基于此,近期監管部門将組織開展針對此類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消費者也應當理性對待,警惕商業噱頭,避免受到不法經營者的侵害。
這是官方首次正面批評“外泌體化妝品”,山東省化妝品行業協會以及多家行業媒體對該文章進行了轉載和報道。
但令人費解的是,9月7日下午中山市場監督管理局公衆号又将該文章删除了。《未來迹Future Beauty》多次聯系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科,但截止發稿對方未給出删稿的明确理由。9月7日下午廣東省藥監局官方微信公衆号又發布了同樣的内容,文章來源顯示為“廣東省藥監局行政許可處”。
被資本全球熱追
外泌體到底是什麼?
《未來迹Future Beauty》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的行業展會上,東星集團、科臣等多家企業就展出了外泌體相關護膚産品,引發了行業的讨論和關注。
事實上,“外泌體”概念早在兩年前就已風靡醫美行業,而今這股風潮刮到了化妝品領域,成為今年炒得很兇的一個成分。
那麼究竟什麼是外泌體?
據安徽醫科大學空軍臨床學院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科高超、劉璇、鄒東旭、蔡宏今年7月份發表在《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一篇題為“幹細胞外泌體在皮膚光老化作用中的研究進展”的文章介紹:
“研究表明,外泌體能被幾乎所有細胞分泌,并廣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等各種體液中。外泌體直徑約為 40~100 nm,密度 1.13~1.19 g/mL,透射電鏡下呈球形或杯狀”。
“外泌體中的生物活性蛋白分子能通過多種機制被靶細胞攝取,如與胞膜表面受體結合、胞吞、膜融合等,進而将供體細胞表達信息傳遞到受體細胞,使靶細胞重編程而發揮生物調節功能”。(以上内容摘取自上述論文原文)
“外泌體是細胞間相互溝通與影響的重要工具。”據第四軍醫大學首席科學家金岩介紹,外泌體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裝載多,可攜帶多種蛋白質、多糖、脂質以及RNA等物質;二是功能大,可直接進入細胞,影響細胞功能。
不僅動物細胞能分泌或胞吞外泌體,植物細胞也能分泌外泌體。
據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科研科王莉教授及李靜钰、徐銳、陳琳2020年8月發表在《國際藥學研究雜志》上,題為《植物外泌體的研究進展》的論文表述:植物外泌體的直徑約為40~150 nm,與動物外泌體形态結構相類似,具有磷脂雙分子層結構,是由大多數細胞分泌的納米級小囊泡,呈茶托狀或杯狀,由大量脂質、包 括微小 RNA(miRNA)和蛋白質組成,其形态可利用 透射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
關于外泌體的曆史,可追溯到1983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Rose M. Johnstone研究小組首次在體外培養的綿羊紅細胞上清液中,發現了一種有膜結構的小囊泡。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為Exosome(外泌體),但當時的外泌體被當作是細胞的廢棄物。
2011年,由胞外囊泡和外泌體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和科學家組成的專業社會團體,國際細胞外囊泡學會(ISEV)在瑞典正式成立,這是目前胞外囊泡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學會之一。這個學會的成立,将外泌體的研究迅速推到了全球前沿,并成為全球熱門。
這是因為外泌體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利用外泌體進行癌症等相關疾病的超早期檢測,以及研發更高效的“靶向抗癌藥物”上。如果有所突破,必定轟動全球。這也讓外泌體的相關研究,在全球成了資本追逐的熱門。
2013年,美國科學家James E. Rothman、Randy W. Schekman及德國科學家Thomas C. Südho三位科學家發現了“細胞囊泡的調節機制”,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據統計到2022年,全球累計發表外泌體相關英文論文14291篇,其中中國學者發表了3047篇,位居全球第二。
利益驅動下
被營銷催熟的“早産兒”
外泌體在美容行業的興起,根本動力源自抗衰老市場的高增長帶來的巨大生意機會。
據果集發布的《2022上半年抗衰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全球抗衰老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395億美元增長至2021年的2160億美元,增長了765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達11.1%。而僅僅在天貓渠道,2021年度的數據顯示,在化妝品類中,抗衰市場零售額已經達到870億元,同比增長11%,客單價為229元,客單價同比增長率為21%,其規模僅次于保濕,已經領先于修護、美白等市場規模。
抗衰老市場的巨大空間,加上外泌體目前在全球的熱度,讓不少企業看到了“外泌體”概念在美容行業的市場價值。“外泌體”在化妝品和整形美容界很快成了當紅“炸子雞”,并引起了不少品牌跟風“外泌體護膚”概念,強勢“收割”市場。
《未來迹Future Beauty》發現,“外泌體”在小紅書平台已有9000 篇筆記、70 件商品。這些筆記的主題幾乎都是宣稱“外泌體”能夠逆轉衰老、修複美容。充斥着“抗衰界的新寵”、“諾獎‘黑科技’”、“年輕細胞守護者”、“抗衰老的新風口”等充滿煽動性的表述。
在淘寶、拼多多、京東等電商平台上搜索“外泌體”這一關鍵詞,外泌體凍幹粉、外泌體修複精華原液、外泌體面膜、外泌體水光等相關産品接連出現,而且不少産品售價不菲。
《未來迹Future Beauty》通過天貓等電商平台的數據判斷,在化妝品領域目前“外泌體”相關産品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為SALIAI/賽萊拉、C.P.E、綻媄娅等。
從零售價來看,這些産品普遍價格不菲,30毫升的cpe臍帶外泌體精華液售價高達1309元,5毫升的ASCE外泌體細胞凍幹粉售價甚至達到了840元,平均克售價高于一線大牌。
但和化妝品領域的這些産品相比,醫美領域的産品定價則更高。據《醫美查》APP顯示,目前水光針類的外泌體産品定價基本在1萬元以上。但這些産品,隻有部分是二類醫療器械,大多數都是一類醫療器械甚至妝字号。但根據2021年1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标準管理中心對外發布的關于征求《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調整意見的通知,“水光針”将被列入“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監管。
醫美查APP截圖
盡管看起來,從醫美行業到日常使用的化妝品,“外泌體”相關的産品已經非常常見,但《未來迹Future Beauty》也發現,在美容領域可以稱得上嚴謹的學術研究和臨床實驗目前并不多,在知網關于“外泌體美容”的論文不超過20篇,在維普期刊網相關論文則更少。
根據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再生醫學中心主任葉青松等人2022年9月剛剛發表在《口腔疾病防治》雜志上,題為《細胞外泌體的分離提取标準化及臨床轉化進展》的文章統計,截止 2021年12月,世界範圍内隻有123項正在招募的臨床研究,其中亞洲27項研究,中國有20項研究。
而作為一個新事物,一般來說從在實驗室做研究,發表學術論文這類基礎研究開始,到最終形成産業,中間至少需要經過小試、中試、精益量産、精益研發和量産測試5個階段。
葉青松教授的這篇文章還進一步指出:“雖然外泌體的商業價值已得到廣泛的關注,但其臨床研究并不樂觀,主要原因在于:①目前尚未研發出外泌體大規模生産純化的技術;②目前國際上尚未制定出外泌體商品化臨床生産準則”。
這意味着在全球範圍内,外泌體的真正商業化運用并沒有大範圍開始。
如今,“外泌體”在美容領域的基礎研究都還不多的情況下,市面上就已經出現了各種商業化的産品,更像是一個被“催生”的早産兒。
襄陽楊四郎公司質量安全負責人柴振麗就直言,“外泌體”概念類似于曾經風靡一時的“幹細胞”,當前市場上的産品炒作的成分太大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成分的确是有一部分的科研成果,但是它還沒有達到完全的應用标準,才剛在實驗室裡研究幾年,就被商家拿出來炒作了。”
大量“外泌體化妝品”已被注銷
《未來迹Future Beauty》發現,其實早在廣東省藥監局發布前述文章之前,在國産普通化妝品備案系統中,産品名稱裡含有“外泌體”字眼的産品,包含凍幹粉、精華水、精華液、潔面乳、面膜等就已經開始被注銷了。
對此,國内某知名化妝品代工廠創始人表示:4月1日,公司收到了産品備案方面的風險提示,“外泌體”被列為了禁用詞。為了規避風險,就去主動把之前備案的所有産品名含“外泌體”三個字的産品全注銷了。
從廣東省藥監局發布的文章不難看出,“外泌體”之所以被産品備案系統列為“禁用詞”,核心依據是: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中未收錄“外泌體”相關化妝品原料,也未有“外泌體”相關化妝品新原料獲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準或者完成備案。
這意味着目前市面上的“外泌體化妝品”正在面臨“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的尴尬局面。
如果産品中真的添加了“外泌體”,則違反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關于“不得使用未經許可的化妝品新原料”的相關規定;如果産品中沒有添加“外泌體”,但卻宣稱自己是“外泌體化妝品”,又涉嫌虛假宣傳。
除此之外,菲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濤還告訴《未來迹Future Beauty》,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外泌體”護膚品,在宣稱方面也是不規範的,涉及到了很多和醫學相關的東西,這在化妝品監管上也是不允許的。明示或暗示醫療效果是在化妝品對外推廣中,被嚴禁的行為。
業内呼聲
企業抓緊自律,維護創新空間
既然問題多多,那麼“外泌體化妝品”會像EGF一樣被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和使用嗎?
《未來迹Future Beauty》采訪了多名業内人士,身份包括了研發工程師、品牌商和生産加工企業。大多數人認為,涉嫌明示和暗示醫療效果的違法行為需要打擊,但還不要急于将“外泌體”在化妝品中的應用“一刀切”。
“目前以我的了解,做成凍幹粉應該是可以實現外泌體的長期保存的。當然外泌體的具體護膚價值還有必要進一步地進行科學研究。所以我更傾向于不要一刀切,把一項新技術的潛力全部否定掉。”荃智美膚生物科技研究院張太軍說。
除此之外,關于“外泌體化妝品”到底是不是僞概念,業内人士的看法也不一緻。
原珀萊雅研發工程師蔣麗剛甚至給了《未來迹Future Beauty》一個極為燒腦的答案:“網上很火的‘外泌體護膚’不是僞概念,但‘外泌體化妝品’是僞概念。”
蔣麗剛對此的解釋是:外泌體隻是一種物質,“外泌體護膚”隻需要從科研的角度證明其有用就可以,是一個技術手段。但“外泌體化妝品”确實有問題,因為藥監局發布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裡并沒有“外泌體”這個物質,如果商家用了這個概念,是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
但另一種觀點認為“外泌體”到底是不是化妝品新原料,也還有讨論空間。
“這裡面要深究起來,就話長了。現在的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裡面,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究竟是什麼的‘XX提取物’,比如化妝品已使用原料裡有個‘牛奶提取物’(MILK EXTRACT)。現代科學發現,牛奶85%是水,剩下15%是各種活性物質。化妝品原料中這個牛奶提取物到底是這15%活性物質中的哪幾種,并無明确界定。這就導緻牛奶提取物,一開始是利用牛奶中的乳蛋白和乳脂肪起滋潤作用;後來美白市場火了,工程師們發現牛奶中的煙酸、抗壞血酸、乳清酸和維A這些物質能美白,牛奶提取物又當美白劑用了;現在抗衰老市場火,工程師們又發現牛奶中的各類酶、脂類和維生素能抗衰老,牛奶提取物又成了抗衰老成分。現在好了,外泌體火了,要我說,牛奶裡面外泌體的含量那就更多了。我要是說我用的牛奶提取物裡面的牛奶外泌體,又怎麼說?”某不願具名的研發工程師激動地說。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界定,包含于已使用類别原料中的具體原料不算新原料。如目錄中已收載了類别原料“膠原”,即膠原蛋白,表示為某一類别原料的總稱,該類别原料包含了不同工藝來源如動物組織提取、基因重組的膠原,也包含了不同分型如I型膠原、III型膠原等。此外,《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版)》中收錄的 “某某植物提取物”原料,例如“人參提取物”表示人參全株及其提取物均為已使用原料,若單獨申報“人參汁”或者人參某個具體部位為新原料,則不予受理。
《未來迹Future Beauty》發現,目前市面上很多宣稱含“外泌體”的護膚産品,其在藥監局備案的産品成分表中,并沒有“外泌體”。但這些産品很多都有一個共同的成分“(動物)臍帶提取物”,而在進行相關産品介紹時則會使用“臍帶外泌體”字樣。
某産品天貓詳情頁截圖
對此,荃智美膚生物科技研究院張太軍表示:“臍帶幹細胞可以培養出外泌體”并且“幾乎所有動植物,尤其動物細胞都有外泌體”。
但偉博海泰生物集團董事長、創始人、首席科學家李和偉博士也提醒道:外泌體是一類物質的總稱,在實際的運用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上的外泌體,通常指的是“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因為已經有幹細胞和EGF在化妝品中被禁用,理論上來說“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也是化妝品中禁止使用的。廣義上的外泌體,也就是更廣泛存在動物和植物體内的各種外泌體,是否允許在化妝品中使用,則是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讨論的。
另有不願具名的工程師也提醒企業:“即使監管部門現在不下手一刀切,默許了外泌體是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中某些提取物的一部分,比如‘牛奶外泌體’是已使用原料目錄中‘牛奶提取物’的一部分,從而變相允許化妝品中添加某些外泌體。但這些外泌體在化妝品中的起效原理是什麼?如何制備、儲存、保活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相關企業認真塌下身子做科研,拿出實實在在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迅速把一個概念炒爛。最後導緻所有人都沒得玩,哪怕哪天外泌體技術成熟了,化妝品行業也沒得玩了”。
随着科技的進步,尤其是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技術的進步,類似“外泌體”這樣的問題在化妝品行業肯定會越來越多。
相關企業一定要加強自律,現在外泌體化妝品已經到了懸崖邊緣。要從根本上立足,走得更遠,必須走正道,從原料端解決問題。任何對法律的試探,都是自取滅亡。
層出不窮的商業噱頭、一味的概念炒作,對整個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一定是起負面作用的。
創新本就不易,行業整體創新空間的維護,更是關系未來。不自律則不自由。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