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對生死界限的突破
一場春夢,夢斷魂銷。昔日《還魂記》因其極緻浪漫的"愛情"而被統治者封為"禁書"。在那幾經荒廢的斷井殘垣,卻有着良辰美景,恁般景緻。"搖漾春如線"仿佛道盡了春的纏綿與留連。初讀時,本以為這是用來形容柳絲的袅袅多姿,乍看譯注才明白這是春日裡樹上小蟲吐出的絲線,紛紛擾擾,盡是多情。也隻有這姹紫嫣紅開遍的園林,才能使得杜麗娘心神搖漾吧,十幾年的深閨生活,怎能與這天然景色相比,她沉寂的心被喚醒了。于是,庭中一夢,讓她丢了心,失了魂。夢中初嘗愛滋味,低回婉轉間,她的羞,她的怯,被柳生盡收懷間。湖山石畔,二人"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杜麗娘眼中,昔日父親的管教,陳教授的約束早已抛諸腦後,直至花神落紅,春夢驚醒。自此,她眼中、心中,都隻記得一人、一事,那就是"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
夢醒,人空。自那日牡丹亭後,這二人,一人食無滋味,孤影消瘦,一人本是春卿,改名夢梅;一人春愁害病,時日無多,一人辭别老仆,外出遠遊。曾經的如花顔,觀音貌,終究沒抵住相思擾。"夢其人即病,病即迷連。"麗娘死後葬于梅樹下,湖石邊,腸斷魂歸,悶煞人心。
直至三年後,柳夢梅前來趕考,因病在梅花觀修養。又是一個明媚的春日,他無意中撿到了昔日杜小姐畫像,驚為天人。再次邂逅的二人,人鬼殊途,好在有花神的幫助,麗娘才得以出棺重生,二人終得姻緣。"前日為柳郎而死,今日為柳郎而生。"
早在樂府詩中,就有《華山幾》篇,講男女主人公生死相随,"君既為侬死,獨活為誰施?歡若見憐時,棺木為侬開。"這是梁祝最早的起源,用"死同穴"來彰顯對彼此的珍重。而《牡丹亭》對生死界限卻有了新的突破,杜麗娘新春生愁,相思成疾而亡,複又魂遇夢梅,再續前緣而生。他二人的愛情跨越了生死,也可以說是超越了生死,當然,這與二人性格中的反封建禮教是密不可分的。還記得《倩女離魂》中的王文舉嗎?隻因張母一句"這必是鬼魅",便對陪伴自己三年的倩女提劍相向,不得不說,與王文舉相比,柳夢梅是一個未被封建禮教侵損的讀書人。無論麗娘是人是鬼,他都傾心以待,雖也驚怕,可最終還是保留有一份對愛情的赤誠之心。
談到愛情,仿佛不得不提的便是《西廂記》,其結語中"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讓我們對"有情"有了直觀的見解,莺莺與張生"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的愛情過程,使無數才子佳人心向往之,而《牡丹亭》無疑是對"有情"的新突破,他們相愛的過程雖無點滴小事的充盈,卻經受住了這世上最大的——"生死"的考驗。"死三年矣,複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天下女子有情,甯有如杜麗娘者乎?"
二、"無愛而戀,無情而傷"——愛情達到的新高度
古今愛情劇,多是對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精雕細琢,有鴻雁飛書,紅娘鬧簡,也有心意相通,琴瑟相和 。可這部劇,卻是古代文學苑囿中的一朵奇葩。男女主人公在夢中邂逅,本是夢醒即散的二人,卻因夢而牽下一世因緣。我初讀是有一些困頓的,難道古代女子都不做夢嗎?為何将這一夢看得如此之重?後琢磨之,想來古人重誓,那海誓山盟的諾言即使在夢中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所以,那人,一旦認定了,即使是幻影,也要跟随一生,不遇則亡。若說"愛",可能是庭中二人初見的一瞬間,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一眼萬年。就像寶玉初見黛玉之時,"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相遇,即是宿命,亦是劫數。
作者湯顯祖此時已憤然辭離官場返鄉,我們在劇中仿佛還可以看到道家的影子,昔日莊周夢蝶,"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看來,在夢中迷失自己的,原不隻麗娘一人。
若說二人無情,是啊,初見是夢,再遇卻是人鬼殊途。兩個人真正相遇實是麗娘還魂之後了,他們的"情"也許就是彼此心靈真正意義上的契合,把愛情推上了一個新高度,也難怪當時,有女子會效仿麗娘,想用死亡來沖破那個被封建禮教所重重束縛的時代啊。
三、"懷春"新歎
千百年來古代少女懷春,哪個不是吟詠,卧榻,賞花,遊湖之類,而麗娘懷春,傷神過而緻早殇,一夢其人,終身負累,其大膽可謂一絕。
我們所能想到的,最早描述女子懷春是在《詩經.摽有梅》中: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就像梅子一樣,年輕人的愛情也同樣一開始是酸澀的,成熟後就會變甜。女孩子一邊拾取地上的梅子,一邊等着那個将要來迎娶自己的良人。她心中滿懷着熱情與期望。而在《牡丹亭》中,梅樹便是麗娘與柳生愛情開始的地方,初夢梅下相依,還魂梅下重遇。而在《詩經.召南.野有死麕》中也有"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志士誘之。"這是多麼生動的描寫啊,先秦的女孩子不曾受過封建禮教的毒害,他們大膽率真,清純而富有活力。
到了宋朝,一代才女李清照也有《點绛唇》一首來記錄自己與趙明誠初見的場景: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此時女子不勝嬌羞,柔媚多姿,躍然紙上。剛蕩完秋千的女孩子,看到有客人進入園中,像受驚的小鹿般,立刻驚惶逃走,卻又在門後停下,偷看來人。易安是有名的大家閨秀,她的容儀舉止卻也因初遇而略顯慌張。
到了明朝,正是女子被封建禮教牢牢束縛的時候,湯顯祖卻一反常态,塑造出杜麗娘這個大膽的女性形象,用以直擊那些統治階級所用來建構社會的禮教準繩,同時也反映出了作者本人對官場的極度厭惡與對個性自由的強烈追求。佳句賞析
最後附上《牡丹亭》原劇本中第五十五齣"原駕"的結語詩:
杜陵寒食草青青,羯鼓聲高衆樂停。
更恨香魂不相遇,春腸遙斷牡丹亭。
千愁萬恨過花時,人去人來酒一卮。
唱盡新詞歡不見,數聲啼鳥上花枝。
佳句賞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