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94歲老教授爆紅

94歲老教授爆紅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11:02:20

最近,重慶退休教授劉曉生火了,一則他在桐梓縣海校街道水井村壩壩上給當地孩子上英語課的視頻,被衆多網友點贊。其實,2022年暑假,已經是劉曉生給山裡孩子輔導英語的第10個年頭。

94歲老教授爆紅(重慶退休教授火了)1

這10年裡,孩子們每年暑假都會期待“教授爺爺”的到來,劉曉生也會如期而至,村裡考出去的10個大學生,都曾聽過他的“壩壩英語”。

———

從1個到60個

“劉老師,你啥時候回重慶來?”

“還早哦,等重慶熱過了,也等村裡孩子們開學了,我再回來!”

94歲老教授爆紅(重慶退休教授火了)2

今年暑假,劉曉生的“壩壩英語”迎來了人數上的“巅峰”,足足有60個學生來上課。娃娃們每天準時來到壩壩,自覺地擺好桌椅闆凳,掏出書本筆記,一個個聽課聽得特别認真。

十裡八村遠近馳名的“壩壩英語”就起源于這個院子,也一直在這個院子裡。

回想2013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退休教授劉曉生和老伴一起來到桐梓縣水井村爛壩子組避暑的時候,恰好碰到隔壁鄰居家讀初中的孩子正在學英語,作為曾經的大學外語教學組組長,劉曉生來了興緻,想要看看山裡孩子英語學得怎麼樣。

孩子讀完後,劉曉生卻皺起了眉頭。“相當差勁……”劉曉生心裡這麼想,不過有着46年教齡的他嘴上卻說:“你重新讀一下,我給你講講。”就這樣,鄰居家的這個娃娃,成了他的第1個學生。如今,鄰居家這個娃娃已經研究生畢業。

一傳十,十傳百。“劉老師”年年來,學生一年比一年多,從最開始的1個變成了現在的60個。

———

村裡出的10個大學生都是他的“壩壩學生”

94歲老教授爆紅(重慶退休教授火了)3

最開始,劉曉生的“小課堂”在壩子上講、在家裡面講。後來學生多了,家裡擺不下,遇上刮風下雨壩子上又擺不了,學生家長就你10元我20元湊了400多元,湊出了一間教室。

具體來說,就是隔壁鄰居周婆婆把放打米機的房間騰出來,二兒子李開平把牆粉刷了,其他家長各有分工,你裝黑闆我釘桌子他擡闆凳,折騰出了一間教室。不過後來教室也坐不下,“壩壩英語”最終又回到了壩子上。

來自桐梓縣容光鎮的學生遠闖,讓劉曉生印象深刻。遠闖前幾年以優異的成績被桐梓某重點中學錄取,但英語卻隻考了58分。後來,當劉曉生聽到遠闖朗讀英語,才明白他的英語成績為何拖了後腿。

原來,遠闖因為發音有問題不敢讀,也記不住。

94歲老教授爆紅(重慶退休教授火了)4

找到根源後,劉曉生引導他誦讀和背讀,講解發音部位和要領,以初三年級課文為例,同時搭建起了孩子英語語法的整體框架。如今,遠闖已經大三。

“桐梓的這些孩子很棒。”劉曉生自信地介紹道,雖然每年面對面上課的時間不長,但是教給他們學英語的方法卻很受用。孩子們分成兩個班,小班初中以下,大班初中至高中。小班一天一節課,大班一天兩節課。10年裡,他教過的孩子裡出了10個大學生,其中有個孩子還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

———

堅持“不拿群衆一分一毫”

94歲老教授爆紅(重慶退休教授火了)5

來學“壩壩英語”有一個條件:學費分文不收。這是水井村公開的秘密。當地人尊重劉老師的意思,一同默守這份情意。

“飯不吃,水不喝。”“硬是丢禮物給他,他也要想辦法還回來。”村裡經濟條件好一些的家長,都想多少掏點學費表心意。可每次這事一提,劉曉生就要冒火。

劉曉生說,他是軍人家庭的孩子,他自己也是一名軍人,從小的理念就是“不拿群衆一分一毫。”

為拒絕村民們給他送東西,他還專程挑選了三戶村民,每戶支付100元,定時到他們的菜地裡采摘新鮮蔬菜。“又新鮮又方便,還能現摘現吃,特别安逸。”劉曉生說,這樣村民們有錢收,他和老伴也能吃到原生态的蔬菜,一舉兩得。

後來,遇到村民送來的菜實在退不回去時,劉曉生的老伴李婆婆就網購一些書、筆等送給孩子們。

“不拿群衆一分一毫。”劉曉生說,“雖然沒有物質收入,但我收獲了超越物質和虛名的滿足感”。

———

母校校長也為他點贊

重慶外國語學校校長唐剛把劉曉生的故事在開學典禮上講給孩子們聽,他對孩子們說:“一個人可以平凡,但絕不可以平庸;一個人未必光芒萬丈,但絕不能黯淡無光。”

劉曉生正是重慶外國語學校招收的第一屆學生。1963年,重慶外國語學校創立,成為全國僅有的7所外語學校之一。當年面向全市招生80名(40個英語,40個俄語)學生,劉曉生是其中之一。

後來,他上山下鄉,入伍,由部隊送往四川大學外文系學習……退休前是原第三軍醫大學(現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外語教研室教授,曾任該校碩士博士外語教學組組長。

前幾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也在學校官方多個渠道的賬号轉發了劉曉生的事迹,執教30多年的劉曉生,可以說桃李滿天下。在他的學生中,有中科院的院士,也有知名專家,還有學校裡的許許多多教授和講師。

劉曉生曾經講過,“教育的目的,不是去灌滿一瓶水,而是去點燃一盆火。”

他至今追求“一個好的教師可以塑造孩子的一生”這個理想。

“明年你還會來嗎?”面對這個問題,劉曉生笑着說:“借用一句話,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誰會先來,但如果沒有特别的事,我一定會再來這裡。”

上遊新聞記者 宋劍

來源: 重慶晨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